发布时间:2015-02-11 15:14 原文链接: 董梦秋、贺思敏NatureMethods发表重要成果

  蛋白交联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后修饰,在所有生命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包括建立细胞外基质、调控蛋白在细胞内外的功能或半衰期等。内源蛋白质交联有很多种形式,从相当普遍的二硫键或异肽键,到胶原和弹力蛋白中的特殊连接。

  二硫键是许多分泌蛋白必不可少的部分,比如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表面受体。但分析二硫键一直是个难题。为了精确鉴定通过二硫键相连的多肽,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高通量的质谱方法pLink-SS。这一成果发表在二月九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董梦秋(Meng-Qiu Dong)研究员和贺思敏(Si-Min He)研究员。

  研究人员以质谱(MS)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在单个或复杂蛋白质样本中获得二硫键图谱的新方法,包括自动化数据分析和错误发现率(FDR)控制。

  现在的医药产业亟需一种新工具来分析单克隆抗体中的天然二硫键。研究人员用自己的方法对一个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分析,在可变区鉴定了两种未知二硫键(一个在重链一个在轻链)。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还将十种标准蛋白混合起来分析。他们通过多重蛋白酶消化,成功获得了所有74个二硫键的图谱。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蛋白质组水平上的二硫键图谱分析,在大肠杆菌中鉴定了199个二硫键,在人类内皮细胞分泌的蛋白中鉴定了568个二硫键。研究显示,二硫键不仅是一种结构元件,还有着催化和调控功能。许多二硫键涉及了金属结合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这样的二硫键会去除金属离子,改变蛋白质的构象。

  作者简介:

  董梦秋 博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经历:2001年 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系博士;1995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1992年 四川大学生物系学士

  工作经历:2007年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2003-2007年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博士后;2001-2003年 美国加洲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博士后

  贺思敏 研究员

  1986年9月-1991年7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毕业; 1991年9月-1997年7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 1997年8月-2002年6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中心-摩托罗拉联合实验室,北京算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2年7月-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方向: 应用算法学,生物信息学,信息检索。

相关文章

科幻教育沙龙首场活动在京举办

5月1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承办的科幻教育沙龙首场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举办。科幻教育沙龙活动从科幻教育视角出发,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其好奇心与想象力,增进科学兴趣,......

诺奖得主论文因数据问题面临审查

由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科学家ThomasSüdhof合著的几篇论文正在接受审查,因为线上评论者对数据重复、图像差异和其他问题提出了质疑。ThomasSüdhof 图片来源:JORGEGUERR......

中国空间站第六批实验样品交付科学家

实验样品。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供图近日,中国空间站第六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船顺利返回。此次下行返回的科学实验样品涉及23个科学实验项目,包括人成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盛大启幕:汇聚百余位院士专家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第一轮通知)为了推动我国分析科学与仪器领域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学研用联合协作,促进分析科学基础研究和仪器研发,提升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水平,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决定于2......

学者发现采油蜂与石斛属兰花的多维互惠传粉系统

近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双全团队及合作者的成果,他们在石斛属等41种兰科植物中,发现33种兰花的唇瓣上腺毛分泌油脂,这些新发现的油花均由一类栉距蜂雄虫传粉。角栉距......

上海药物所揭示E6AP活性动态调控分子机制

4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余学奎、罗成团队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了HECT型泛素连接酶家族E6AP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癌蛋白E6结合E6AP不同构象复合物的结构,并结......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降解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许永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靶向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蛋白CBP/腺病毒EA1结合蛋白p300(CBP/p300)的蛋白降解靶向嵌......

新研究让7万亿害虫难逃“天眼”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胡高团队与河南农科院研究员封洪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国东部地区夜间迁飞昆虫空中数量规模以及迁飞行为模式。据介绍,每年......

中国科学家发现低糖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新机制

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教授李新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探针,为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调控低糖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化学科学》。葡萄......

科学家发明增强工程化T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型元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发明增强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免疫治疗的新型元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