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08 08:21 原文链接: 中国展开旋风式“气候外交”促坎昆大会获取进展

6日的“中国日”活动现场吸引了许多人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

  解振华称“中国不会犯发达国家过去无节制排放的错误”

  当地时间6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先后出席了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和“基础四国”部长级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代表团“旋风式”参加各种会议磋商的情况。他表示,中国不会犯发达国家过去无节制排放的错误。

  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经验,不会犯发达国家过去无节制排放的错误。

  ――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

  两天赶了18场会

  从本周第1天开始,坎昆会议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大会与会各方将进入部长级谈判回合。

  连日来,中国代表团多次与多国代表举行会谈,在资金支持、技术转让、适应气候变化、森林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等基本问题上达成一定共识,力图在坎昆大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提到:“今天(6日)的会议将很多,其中,国与国还有国与集团之间的闭门会议非常多,从早8时到晚8时,最多1个小时中同要进行3~4场的会谈,而中国代表团分别是在大概早上9时和下午2时和‘77国集团’有一些闭门的会谈。”

  解振华还称,他两天共参加了18场部长级磋商,“昨天是8场,今天是10场活动”。解振华认为,坎昆大会与哥本哈根大会相比,大家的期望值是有些差别的――哥本哈根会议的气氛很热烈,坎昆会议到现在为止气氛还是较平和。

  中国发布会现场爆满

  当地时间6日下午3时~4时30分,连续两场的中国新闻发布会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在会议现场记者发现,由于发布会现场座无虚席,很多赴会代表与媒体记者都只能站在门口观看视频直播。

  3时召开的发布会持续到4时才结束。而发布会结束后,解振华被媒体记者“一窝蜂”式再度围拢,被“半道”拦了回来。因为4时召开的“基础四国”部长发布会即将要开始了,在随后到来的其他“基础四国”部长就座后,解振华才最终摆脱“重围”,重新坐在了主席台上,而会场中依然是座无虚席。

  “基础四国”部长集体亮相

  当地时间6日下午4时,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基础四国”部长们在新闻发布会上集体亮相。这是“基础四国”继哥本哈根大会之后首次在坎昆大会上正式亮相。

  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主持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南非水资源和环境事务部部长桑杰卡和巴西环境部长特谢拉出席了发布会。

  拉梅什强调,“基础四国”在谈判中坚持的三点共同原则立场:一是坎昆会议必须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以及非议定书附件一中国家的可比性承诺达成协议;二是在多边监督机制下,以全新和额外资源为形式的快速启动资金应被立即发放;三是技术转让的框架很重要。

  解振华在随后发言时表示,“基础四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是77国集团的一部分,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和77国集团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广东介绍“低碳”实践经验

  作为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边会之一,6日举行的“中国日”活动吸引了300多人参加,现场出现了寻求中国“低碳”商家的中外企业家与咨询公司的身影,以此获悉中国“低碳发展”的信息。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巡视员赵建华、资源节约与环境气候处处长林耀军介绍了广东与广东河源的“低碳”实践经验。林耀军认为,广东的经济发展降低能耗潜力巨大,这为国际社会与国外企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盈利空间。

  来自美国的张女士表示,她参与“中国日”活动,主要是为打开中美企业之间在低碳领域合作的“通道”,美国的节能减排技术在中国将有广泛的市场。

  中国主张和措施

  中国减排四大看点

  在连续两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详解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和措施。

  看点1:

  围绕“双轨”制与均衡减排

  他认为,气候变化谈判应沿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双轨谈判机制,均衡地实现减排问题。

  大家应该按照各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实际能力以及应负的责任采取措施,美国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所以不可能作出第二承诺期的承诺,但应该在公约下作出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

  发展中国家可以自愿利用本国资源作出自主减排承诺,这种承诺应该在公约下作出。中国过去五年为了达成自订的降低能耗目标,投资了2000多亿元人民币,有望于年底达标。中国这次提出减排目标,是希望鼓励发达国家继续遵从《京都议定书》的承诺。

  看点2:

  《京都议定书》必须坚持

  对于日本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解振华表示,作为20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有关气候的法律约束性文件,《京都议定书》必须坚持。

  他称,现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态度都比较一致,大家表示要坚决维护《京都议定书》,要尽快完成《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只要各方本着“同舟共济、共同努力”的精神、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并相互作出妥协,整个谈判会继续往前推进。

  看点3:

  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法》

  解振华表示,中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以及一系列标准,将继续加强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在适当时候,将推出一部《应对气候变化法》。

  上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公开表示,人大常委会于去年通过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根据这个决议的要求,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法,修改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律、法规。

  看点4:

  “十二五”出台激励性政策

  解振华表示,“十二五”规划中,降低碳强度等成为约束性指标,在“十二五”期间,会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实现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还将建立一些激励性政策,比如税收和价格,现在已经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探索开展碳交易。

  昨日有国内媒体报道,环境税征收方案已获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环境保护部三部门的一致通过,目前已上报至国务院。相关政策方案最快明年出台。此次上报的环境税征收方案将首先对二氧化硫和废水两个税目进行征收,采取对污染物从量计征的办法,税负水平与当前的排污费相当。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气候变化下全球植被变绿的水文效应及机理

20世界80年代以来,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植被盖度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这一现象被称为“全球变绿”。鉴于植被与径流之间的紧密关系,全球变绿如何影响径流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统一结论。中国科学院遗......

Nature预测:2021年,这些科学事件最值得关注!

12月22日,《自然》继对影响2020年的科学事件进行盘点后,又预测了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其中,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仍是绕不开的话题。应对气候变化进入新阶段2021年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一......

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公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良云团队发布2020年全球30米地表覆盖精细分类产品。目前该数据集已在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数据网站免费共享。地表覆盖分布是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评估及地理国情监......

提高海岸带响应气候变化的韧性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原本冬季南归的很多鸟类或将变为“北漂族”。该研究指出,作为濒危物种代表之一的丹顶鹤,在过去30年内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失去了92%的越冬范围。可见,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到我......

全球气候变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

 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在内的多个机构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气候变化未因新冠疫情而止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在继续上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历疫情初期封锁措施和经济放缓带来的暂时下降后,正逐步回升到......

每亩节肥40元以上?这项轮作高效施肥技术获专利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区高效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5年的科学研究,已按期超额完成并通过验收,该课题成果可使每亩农田......

百年生态学模型:气候变化或致种群破坏骤然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8日发表的一项生态学模型研究显示,气候变化造成的物种种群破坏,最早或在这个10年内发生,并且会是“骤然”发生。但大规模、快速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则有可能降低生态组合遭遇突然性破坏的几率......

最新研究显示土壤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巨大潜能

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清洁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气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将土壤在全球森林、湿地、农业和草原上的碳减排潜力汇总在一起,计算出全球土壤在......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

气候变化改变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季节动态

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贺金生教授课题组牵头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对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格局的影响机制。贺金生介绍,近50年来,青藏高原经历着两倍于全球平均的升温过程以及显著的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