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2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第六次携手于北京友谊宾馆举办的“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目前已确认出席大会的国内外知名食品安全专家已达50余位,他们将在培训班、大会报告、专题等环节,以自身经验与同业分享食品安全的最新研究。

   食品安全作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已成为食品科技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据2011—2014年四年的舆情显示:2011年关注方便食品与非法添加。2012年 关注标准与过程控制。2013年关注原料污染与恶意造假。2014年关注微生物污染、原料安全与食品掺假。食品安全及日益提升的环保问题,已成为决定中国食品工业企业的两大命门。而由此延伸的全产业链安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构建成为2014—2015年食品安全的三大热点。

   2015年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来自全球的食品安全权威专家与企业家将共同围绕“构建安全与健康的食品产业链”的主题,直面 “三大热点”,为探讨有效推动食品产业发展凝心聚力。

   风险前移

   关注全产业链安全

   “着力加强源头治理,强化过程监管,切实保障‘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助力保障全产业链安全的有效工具——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将无疑成为2015年舆论关注的热点。

   本次大会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培训班以及专题研讨,邀请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欧洲食品安全局前主席帕特里克·沃尔教授、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明尼苏达大学泰德教授、欧洲可追溯研究所米奥德·拉格教授、全球食品可追溯中心主任威廉·费舍尔博士、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院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孔洪亮主任、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魏益民研究员等专家将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透彻解读。澳大利亚海洋科学咨询公司主管弗里西亚·高博士在分析澳大利亚如何提高公众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信心时认为,自2003年发布《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后,已经有580例食品召回的案例,这也对食品产业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考验。

   与此同时,2014年,作为非工业食品的餐饮业也首次被推上了食品安全的风口浪尖,全年多次受到中外媒体的舆论关注,反映出食品安全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产业链安全与过程控制。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对于整个食品产业链的安全控制,远比终产品的检验更加重要。在“食品产业链安全与管理”专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所所长储晓刚、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国际食品科技联盟的相关专家等国内外权威专家以国际化视野来探讨全球食品产业链的安全保障。

   风险交流

   加大公众科普

   关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陈君石院士曾说:“风险交流仍然是中国食品安全的一块短板。新媒体利用所谓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炒作,严重误导消费者,政府往往受到很大压力。如何正确引导舆情,开展科普宣教,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难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致使消费者对我国食品企业的信心大打折扣,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缺失。

   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经济学家弗雷德和食品安全经济学家桑德拉指出,食品安全问题通常发生在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社会中,如21世纪的中国。美国以及英国在19世纪也曾面临过食品掺假、销售死禽肉制品以及受到污染的牛奶等食品问题。所以,通过对美国食品产业、政府、司法制度,以及新闻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案例分析,使中国可能借鉴美国的经验,达到食品安全助推产业发展的目的。

   此外,加大公众科普,填补科学家与消费者的认知差距,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读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豁然开朗”,亦是当前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重要内容,本次国际食品安全大会设立“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案例分析”专题会议,与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家、媒体人以及企业代表一起分享风险交流的成功经验。大会拟邀请国家食药监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相关专家、前美国国务卿科技顾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尼娜·费多罗夫女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食品局前副局长大卫·艾奇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海事学院高级研究员弗里西亚·高教授等权威专家会同部分企业代表共同就国外内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部分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风险前移

   关注全产业链安全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是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法治化建设的重要环节。2014年,全国卫生系统完成22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和68项新标准的制定公布,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要求,卫计委在今年食品安全的重点工作部署中,将2015年完成标准整合工作任务,以基本建成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排在了首位。

   由此,自2008年起开始的清理工作,将在2015年完成答卷,也被业界期许为盼望已久的“标准年”。以确保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并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借鉴国际科学管理经验,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原则基础上,形成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将可基本解决标准的交叉、重复、矛盾问题。有专家指出,这也是七年来最具科技内涵的基础工程的成果。

   配合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自国际食品安全大会筹建之初,主办方既关注食品安全标准这一热点,不仅多次召开相关主题的培训班、每届大会也均聚焦此专题。为跟踪食品安全标准进展和宣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受到与会代表好评。

   2015年大会期间,食品标准清理专家技术组组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研究员将对2015年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建设进行解读。同时,在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安全标准技术分会承办的“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专题上,国内外专家将围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应用、食品包装材料系列标准进展等与业者进行交流。同时,来自知名企业和监管一线的专家也将就食品安全法规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检测新技术等进行研讨。同时,为配合标准清理,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牵头承担的食品工业用植物蛋白、冲调谷物制品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工作组,也将于会间召开会议,讨论标准关键技术指标等内容。

相关文章

2021年国自基金委食品方向项目申请正式开启

2021国自然项目指南已经发布,代表2021年国自然申请正式起航!葡萄研究特别整理了食品方向指南,一起来先睹为快吧~食品科学领域代码C20食品科学C2001食品原料学C2002食品生物化学C2003食......

中国化工学会推选两院院士候选人

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21〕第002号各单位会员、专业委员会和省级化工学会: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中国化工学会推选两院院士候选人

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化会字〔2021〕第002号各单位会员、专业委员会和省级化工学会: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进口冷链问题频发!首个食品包装新冠采样检测标准出炉

2020年12月30日,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提出,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归口发布的《食品及食品包装表面中新型冠状病毒采样与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

新版《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有哪些变化?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的公告,批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该标准自2021年4月1日起实施。根据《环......

南京微测:为粮油饲料质量安全守住第一道防线

——南京微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肖理文总经理/董事长专访分析测试百科网讯在粮油及饲料污染物快速检测领域主要有两大技术,酶联免疫和胶体金,前者定量更准,后者使用更简单。检验人员呼唤兼具两者优点的技术出现。近......

借助标准和规范,我们能使AI系统变得易懂和安全

“借助标准和规范,我们能使AI系统变得易懂和安全。”,这句话是由BMWi数字化代表托马斯•贾尔松别克(ThomasJarzombek)所说。技术标准如何确保无人操控机器(例如由AI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

ph标准缓冲液特性一览

标准缓冲溶液是一种溶液。标准缓冲溶液性质稳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和抗稀释能力,常用于校正pH计。常用的标准缓冲溶液有: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钠混合盐溶液,硼砂溶液,KHC8H4O4等。......

快速了解led衰减率标准

行业bai内部标准为:du1000小时光衰zhi为dao0;3000小时光衰为1%;10000小时光衰为3%;5万小4102时光衰不大于30%就可以。1653光衰(colorattenuation):......

疫情下,食品检测样本增加还是减少?快来分享赢好礼

您从事食品检测行业吗?您实验室使用哪些仪器?在您心中,液质三重四极杆哪家第一?您更关注仪器的哪些方面?新冠疫情下,您的检测样本是增加还是减少了?……快来参加食品行业有奖调研,分享您的经验。填写问卷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