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8-31 10:15 原文链接: 染色质,解锁癌症表观遗传学的钥匙

  表观遗传学指基因序列不变化的前提下,基因表达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包括DNA甲基化、染色质改型、基因沉默、RNA编辑、组蛋白修饰(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等。其中,染色质改型调控基因表达的过程,涉及多种导致DNA和组蛋白组成变化、染色质构象变化的蛋白质。

  众多研究已经证明,染色体畸变和染色质异常修饰,常常导致正常细胞癌变。这些修饰缺陷将可能影响数百个下游基因的表达模式,导致多个信号通路的紊乱。关于染色质改型的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一表观遗传学表现与众多目标蛋白相关联。癌症试验胚胎学建立在表观遗传学基础上,正在迅速发展为一个新的研究学科。

  针对染色质异常修饰,为治疗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怀着这一美好前景展望,小编总结了以下5个具有抗癌潜能、与染色质异常相关的关键性因子:

  组蛋白修饰改变染色质

  组蛋白修饰能够以两种方式改变染色质:直接改变蛋白质与染色质的联系,间接改变染色质构象。组蛋白-组蛋白或者组蛋白-DNA的互作都有可能影响染色质构象。

  其中,一个常见的修饰是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的乙酰化,这个修饰过程会中和正电荷,直接破坏染色质与其他蛋白的静电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包括染色质重塑,影响其与特定的修饰组蛋白互作,招募他们至染色质的功能。

  爱荷华大学生物化学、卡佛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CatherineA.Musselman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对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过程进行研究。甲基化作为最多样化的组蛋白修饰,具有多种功能,例如H3K4me3(H:histone;K:Lsy;me:trimethylation)是促进转录激活基因表达;相反,H3K27me3抑制基因表达。

  PHF1参与DNA损伤修复

  Musselman博士的研究侧重于一类锌指蛋白——植物同源结构域锌指蛋白(PHF)的研究。其中,PHF1蛋白是核蛋白复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DNA损伤修复酶Ku70/Ku80复合体。

  PHF1调控H3K27me3S水平,从而导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它对于DNA修复路径也至关重要,有研究报道其与p53调控途径相关联。这些都表明着,PHF1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到调控作用。

  SETD2协同RNA聚合酶Ⅱ,修复DNA损伤

  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BrianStrahl教授一直致力于不同染色质结构建成和维护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于酵母转录因子Set2和人体重同源因子SETD2。Set2/SETD2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启动基因表达。酵母细胞中,Set2甲基化会关闭转录功能。

  尽管Set2在酵母中被广泛研究,但是人的SETD2功能尚不明确。类似于Set2,SETD2可能与RNA聚合酶Ⅱ一起调控H3K36me3的转录。H3K36me3的转录存在于DNA双链断开(DSBs)过程中,DSBs过程被干扰,会导致膀胱、乳腺癌、神经胶质瘤和肾脏细胞癌变等恶性后果。

  已有研究证明:STED2突变,会抑制H3K36me3表达,最终导致急性白血病。但是,癌症发生过程中,RNA聚合酶II如何响应DNA损伤一直未知。一种假设是:RNA聚合酶II暂停DSBs过程,并修复DNA损伤。Strahl实验室将为证明这一假设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去甲基化酶JmjC“擦除”甲基化,防止癌变

  组蛋白赖氨酸和精氨酸残基的甲基化,尤其是三甲基化,一直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一组去甲基化酶能够“擦除”组蛋白甲基化的印记,在表观遗传调控基因转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哥本哈根大学生物技术研究与创新中心主任和教授KristianHelin博士,主要研究去甲基化酶:Jumonji(JmjC)蛋白。该类蛋白能够扭转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它们不属于转录调控因子。相反,这些蛋白质负责稳定由转录因子和参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其他蛋白构成的转录复合物。

  JmjC家族成员之一:UTX,是H3K27me3/me2修饰因子专属的去甲基化酶。体内,UTX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4互作,MLL4是转录激活复合体的构成部分。编码UTX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多种癌症,包括肾细胞癌、白血病和其他造血障碍疾病。

  Helin博士研究团队未来的研究将通过遗传学手段改造实验小鼠,作为模型用来评估癌症中特异组蛋白修饰酶的功能。研究目标是揭示修饰酶如何调控细胞正常的扩散和分裂,又是如何“失职”从而导致癌症发生。

  JIB-04:JmjC酶活性抑制剂,抗癌明星小分子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药理学助理教授ElisabethD.Martinez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JmjC去甲基化酶。Martinez博士认为,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表达在癌细胞出现异常,高浓度的去甲基化酶会导致基因表达异常,细胞正常生长过程从而出现缺陷。

  Martinez博士主要研究对象是JIB-04,一个具有治疗癌症价值的小分子候选药物。在生化分析中JIB-04能够抑制癌细胞中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阻止肿瘤的扩大。通过影响JmjC去甲基化酶活性,进而重组肿瘤细胞的转录过程延长患者生命。

  对其他类型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抑制剂的研究,包括alpha-酮戊二酸衍生物,也同时在进行。然而,与这些化合物相比,JIB-04具有细胞渗透性,在小鼠试验中具有显著效用。迄今为止的数据证明,它比alpha-酮戊二酸衍生物更具有特异性、抑制能力强。

  临床试验:CPI-1205抑制甲基化转移酶活性

  几家公司都专注于组蛋白修饰路径,以此为平台努力开创新型癌症治疗药物市场。其中,坐落于剑桥的ConstellationPharmaceuticals公司近期宣布启动新药物CPI-1205的Ⅰ期临床试验。

  甲基化转移酶E2Z2是多亚基复合体PRC2的催化组成部分。这个复合体具有维持基因沉默的功能,这个功能的实现离不开E2Z2对H3K27甲基化修饰。

  E2Z2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其下游特异底物的改变,从而可能导致不同亚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CPI-1205抑制EZH2甲基转移酶活性,从而抑制EZH2调控淋巴瘤抑制基因表达。

  ConstellationPharmaceuticals对其他抑制剂也进行了评估,包括作用于bromodomain和extra-Cterminaldomain(BET)家族的小分子抑制剂。bromodomain和extra-Cterminaldomain蛋白家族在转录循环的后期阶段,负责连接转录辅活化因子与乙酰化组蛋白,特别是转录激活酶Ⅱ的转录。

  BET基因表达紊乱是罕见癌症NUT中线癌(NUTmidlinecarcinoma)的致病因素。许多其他的癌症例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都利用BET蛋白调控癌原性基因表达,例如MYC、MYB、BCL-2。

相关文章

上海药物所揭示E6AP活性动态调控分子机制

4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余学奎、罗成团队合作,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分别解析了HECT型泛素连接酶家族E6AP蛋白、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癌蛋白E6结合E6AP不同构象复合物的结构,并结......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降解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许永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靶向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结合蛋白CBP/腺病毒EA1结合蛋白p300(CBP/p300)的蛋白降解靶向嵌......

中国科学家发现低糖诱导神经元凋亡的新机制

4月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李佳课题组和浙江大学教授李新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新型探针,为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调控低糖诱导的神经元凋亡提供了新见解。相关研究发表于《化学科学》。葡萄......

保护性种植促进喀斯特食物网结构维持与能量流动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成效显著,但是该区人口压力较大,经过几十年保育恢复的生态系统仍面临被再次开垦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风险。土地利用变化会对土壤微食物网产生强烈影响,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时空替......

最新研究:实验室培养“迷你结肠”可用于癌症研究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医学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培养出一个能真实再现结直肠癌发生的类器官模型。这一被形象称为“迷你结肠”的细胞培养物,或能用于研究......

液晶智能窗来了!降温供暖按需切换

4月19日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的一项成果,在辐射冷却液晶智能窗构筑领域取得新研究成果。湘潭大学化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邓媛为论文第一作者,湘潭大学教授谢鹤楼、北京大学教......

新研究:雄性小鼠饮食结构或影响后代健康

·“我们的研究表明,受孕前父亲的饮食类型可以影响下一代的具体特征,不仅是饮食总量的多少,还包括饮食的结构。这使我们向研究的最终目标又迈进了一步,即通过为父亲制定饮食指南,以降低下一代患代谢疾病和情绪障......

翼龙头骨如何演化?最新研究揭秘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记者孙自法)作为亿万年前曾称霸蓝天的古脊椎动物,翼龙自200多年前发现以来,其神秘的起源与灭绝、同恐龙和鸟类的关系,以及复杂头骨的演化等一直备受关注,也持续存在争议并充满挑战。......

蛋白冠调控纳米酶活性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陈春英院士、吴晓春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黎明研究员团队合作,在蛋白冠调控纳米酶活性研究领域获新进展,相关研究已在《美国化学会志》发表。纳米酶表面吸附蛋白的形状影响催化......

研究揭示胆固醇代谢调控巨噬细胞抗肿瘤新机制

中新网4月23日电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红艳研究组联合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免疫》(Immunit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25-Hydr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