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29 16:41 原文链接: Nature发布大规模癌症表观基因组研究成果

  科学家们鉴别出了有可能生成第4亚型髓母细胞瘤的细胞。新研究发现为这种最常见的脑肿瘤亚型开发出更有效的靶向疗法清除了一个障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1月2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发育神经生物学系的Paul Northcott,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的Stefan Pfister博士,和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James Bradner博士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近年这三位研究人员均在癌症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极为重要的研究成果。

  2012年,Pfister和同事们对125组髓母细胞瘤样本的基因组进行了深度测序分析,揭示出不同患者的髓母细胞瘤基因组具有很大的差异,也鉴别出了一些典型的频繁基因组变异,并首次发现了髓母细胞瘤中的融合基因。这项重要的研究发布在Nature杂志上。

  2014年6月,Northcott博士和合作者们深入地研究了137例更具侵袭性的第3亚型和第4亚型髓母细胞瘤病例。他们发现了此前在脑癌中从未观察到的一种现象。在许多的肿瘤基因组中,有些大片的DNA区域或是被删除或是发生了复制,或是改变了它们的定向。尽管各不相同,这些结构改变在调查的所有肿瘤中均导致了完全相同的后果:两个在健康脑组织中失活的癌基因GFI1和GFI1B在这些肿瘤发生了转录,由此促成了癌症形成。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 Nature杂志上。

  2015年,Bradner领导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化学技术,不仅能使肿瘤细胞中的恶意蛋白质失去作用,而且还能像当前所用的药物那样摧毁它们。他们的论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髓母细胞瘤多发生于婴儿、儿童和成人,它是最常见的儿童脑肿瘤。这一疾病包括生物学和临床特征不同的4种亚型,第4亚型最常见。在儿童中,大约一半的髓母细胞瘤患者都是第4亚型。

  来自新研究的数据表明,第4亚型的肿瘤源于发育小脑上菱唇(upper rhomic lip)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小脑是帮助协调运动的脑结构,也是髓母细胞瘤发生之所。

  研究人员是通过检测表观基因组(epigenome)来获得这一研究发现,以及其他有关推动肿瘤生长的遗传错误的研究结果的。他们采用了分析工具ChiP-seq基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的活性来鉴别及追踪了髓母细胞瘤亚型的差异。这些调控因子包括已知作为主要调控转录因子的蛋白。它们与称作为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的DNA序列结合。主要调控转录因子和超级增强子协同作用,调控了一些重要基因的表达,例如负责细胞身份的基因。

  这些以及其他的工具帮助研究人员在28个髓母细胞瘤中鉴别出了3000多个超级增强子,并证实超级增强子的活性随亚型而异。这些超级增强子开启了一些已知的癌基因表达,包括与髓母细胞瘤有关的ALK、MYC、SMO 和OTX2基因。

  了解了这类亚型超级增强子使得研究人员鉴别出了调控它们活性的一些转录因子。利用计算方法,研究人员应用这些信息重建出了负责髓母细胞瘤亚型多样性和特性的转录因子网络,提供了不同髓母细胞瘤亚型调控环境和转录输出的一些前所未知的信息。

  这种方法帮助发现并确定了Lmx1A是第4亚型肿瘤的一个主要调控转录因子,促使鉴别出了第4亚型肿瘤的起源细胞。Lmx1A已知在上菱唇和小脑细胞正常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在有无Lmx1A的小鼠中完成的其他研究支持了上菱唇细胞是第4亚型肿瘤可能的来源。

  Northcott 说:“通过研究表观基因组,我们还鉴别出了在以往的基因表达和突变研究中未看到的新信号通路和分子依赖性。这些研究结果为患者结局较差的第3和第4亚型开启了新的治疗途径。”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调控TGF-β信号通路的增强子活性增高。这一研究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信号通路有可能驱动了当前预后最差的第3亚型的髓母细胞瘤。TGF-β信号通路调控了细胞生长、死亡和其他的功能,其在癌症中常常发生混乱,但目前对于它在髓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却知之甚少。

  研究人员分析了代表4个亚型的28个髓母细胞瘤样本,他们认为这是对单一癌症类型而言最大规模的表观遗传研究,并第一次利用了一大群患者原发肿瘤样本,而非培育在实验室中的细胞系。以往的研究表明,细胞系只能有限地用于研究肿瘤表观基因组。这项研究中采用的三种第3亚型髓母细胞瘤细胞系强化了这一观点,凸显出了髓母细胞瘤细胞系与肿瘤样本之间起作用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关文章

科学家分析禽流感在21世纪的流行

10月18日发表在《自然》的一项研究报道了高致病性H5禽流感病毒在生态与演化上的主要变化,包括全球分布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病毒的暴发中心已经扩展到亚洲以外,传播到了非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2021......

Science:全基因组遗传筛选揭示了人类色素沉着的决定因素

斯坦福大学JoannaWysocka团队在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Agenome-widegeneticscreenuncoversdeterminantsofhumanpigmentation”......

研究发现广谱抗黑条矮缩病毒新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发现了一个玉米抗粗缩病新基因ZmGLK36,并深入揭示了该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调控玉米抗粗缩病的分子机制,为抗粗缩病玉米育种等作物抗病改......

昆明植物所完成勐腊毛麝香高质量基因组的组装和萜类物质合成相关基因鉴定

近年来,热带传染病登革热盛行,对热带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然而,目前用于大面积喷洒以趋避和杀灭蚊虫的化工合成药品对人体和环境均存在二次伤害的风险,因而亟需发展能够有效驱避埃及伊蚊的天然绿色驱蚊产......

无缺口组装!水稻完整参考基因组发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海南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扬州大学等多个单位发布完整的水稻参考基因组,实现了全基因组所有染色体端粒到端粒无缺口组装,为水稻......

破解埃博拉病毒基因组从头起始复制的分子机制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施一、齐建勋、高福院士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mechanismofdenovoreplicationbytheEbolavi......

遗传年龄或可评估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组织衰老速度!

自闭症(ASD)和精神分裂症(SCZ)是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在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病理学等方面存在相当多的重叠特征,提示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发病机制。衰老与表观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我国科研团队发布水稻完整参考基因组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基因组组装对水稻育种意义重大。23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联合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扬州大学等多个单位发布完整的......

研究新进展!牡丹花器官数量变异遗传调控网络

花器官作为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系统,是物种形成与多样化的关键。在人类对植物驯化栽培和育种过程中,花器官数量决定其产量、品质及育种成败。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属于芍药科芍药属植物,......

转移性肿瘤与原发性肿瘤之间的基因组差异是什么?

肿瘤转移性扩散涉及肿瘤细胞从原发性肿瘤中分离、迁移、二次组织定植和生长的多步骤过程。分析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之间的基因组差异,并量化它们对治疗耐药性的影响有助于研究和利用治疗干预措施,建立更有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