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16 16:49 原文链接: 华大基因坎坷上市路

  “过去4年内,超过50家投资人(含中途退出者)通过关联、非关联的方式,为入股华大旗下的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共计投资高达72.15亿元,其中包含红杉、软银、云锋基金、光大控股、深创投等知名机构”。

  在一篇广为流传的文章里,作者详细的梳理了过去4年里所有积极参与华大基因投资的金主,这其中囊括了大量主流投资机构。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华大基因掌门人汪建对于资本极端严苛的态度,这些机构在投资过程中费尽了周折。然而贴身肉搏之后,终于获得了购买华大基因股份的机会的投资机构,却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顺利进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基因行业在政策上始终没有获得一个清晰、稳定的环境。屡屡出现的叫停事件,虽然并未伤及行业根本,但也不免给潜在的用户带来心理冲击,从华大基因自身的情况看来,不仅上市之路充满艰辛,也并未爆发出预期中的持续性快速增长。

  一个全新行业,一个建立在科研与人体生命数据累积基础之上的“黑科技”产业,仍处于市场培育期,距离真正的爆发式增长状态,仍需要时间。但躁动的资本显然希望这一切能够快一些,再快一些。

  A股借壳、港股上市、创业板IPO,上市中止,关于华大基因上市的种种传闻与事实纷繁复杂,扑朔迷离。在资本与监管的裹挟之下,华大基因像极了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充满希望而又步履蹒跚,神秘虚幻,却又必须跌落凡尘。

  利润暴跌 监管苦果

  这些在华大基因中进进出出的资本,将有机会在IPO中盈利退出通道,却有不少熬不到这一天。

  2015年12月,华大基因向深交所递交了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根据方案,华大基因准备发行新增股份4000万股,募集资金17.32亿元,这一数字占到了华大基因截止到2015年6月30日净资产比例的58.20%。

  根据规划, 此次上市融资将进一步完善华大基因的各个业务环节,建设更加完善的基因测序产业链。在当时A股IPO开闸、渠道的畅通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之后,华大基因的重磅登台,一度被认为将造就一家千亿市值的全新创业板龙头。

  蛰伏多年的第一批投资者、刚刚入股不久的Per-IPO参与者,都将有机会在上市之后迎来退出良机。但屡屡出现的坏消息,却让这一切横生枝节。几年来,资本一直都被迫与华大公司一起,面对基因行业、资本市场环境、企业盈利等各种问题,退出时间不断向后拖延。

  2014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出了通知,要求在相关的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通知下发后仍继续开展的,属地卫生行政部门要依法依规予以查处。

  这样严苛的禁令对于这种新兴行业来说,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实际上,在2013年9月份,华大基因就已经受到特别“关照”,其商用检测项目被叫停,被指其“产前优生优育筛查服务”违背现行法律。

  虽然一段时间之后禁令就悄然解除,但华大基因的业绩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根据2015年华大所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公司在2013年取得了1.73亿元的净利润,但在2014年,这一数据下降至5852.98万元,不及前一年的零头。

  监管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对于华大基因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在2014年,市场上一直传闻华大基因将在这一年赴港上市,但最终却不了了之。

  同时,由于政策的限制,医疗检测相关企业不允许有外资持股,因此华大基因无法选择美股等海外市场上市,A股成为了其上市融资所必须拿下的唯一渠道。

  上市中止 虚惊一场?

  今年11月3日,又有一条消息让所有与华大基因有关系的人紧张不已。

  有消息爆出,华大基因的IPO申请被中止审查。根据证监会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0月27日,深圳华大基因IPO审核状态显示为中止审查。中止情形显示为:申请文件不齐备等导致审核程序无法继续。

  很快,媒体、投资者、相关网民就开始议论纷纷,怀疑华大基因的上市历程再一次遭遇重大挫折,并有行业内的人士向华大基因现任CEO尹烨询问。而尹烨与华大基因官方的回复口径是一致的,即因为部分中介机构签字人产生了变动,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更换签字人员,就必须要履行中止审查程序。

  “目前,签字人员已更换完毕,公司已收到恢复审查通知,各项上市工作正常进行。预计近期会公告更新后审核状况”,华大基因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中止”与“终止”显然不是同一回事,华大基因的上市历程也可以继续下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止”,原本基本能够在2017年年初上市的华大基因,将不得不再度向后拖延。

  对于研发、布局需要不断花钱,市场却仍在培育阶段的基因行业来说,这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华大基因的资金链也将会备受考验。

  而与此同时,华大基因的竞争对手们,却丝毫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宏灏基因、达安基因、碳云科技乃至中源协和等等,或通过并购登录资本市场,找到上市公司作“靠山”,实现了或多或少的融资。

  小型创业企业方面,仅从2016年5月至今,就有海普洛斯、天昊基因、和壹基因、鹍远基因、爱基因等相继获得大额融资。总的来看,这个行业已经变得越发拥挤起来。

  其中被华大基因视为最重要竞争对手的贝瑞和康,已经宣布要在A股借壳天兴仪表(000710.SZ)上市。这家一向低调、不事宣传的企业,一直是华大基因最忌惮的对手之一,已经在无创产前检测市场(NIPT)市场,与华大基因几乎两分天下。

  这实际上也是一家从华大“裂变“而来的企业,其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自然人高扬、董事蔡大庆、 股东和检测报告审核人任媛媛,之前分别担任华大基因的健康事业部总经理、CFO、常规测序部门经理。

  贝瑞和康高管甚至曾经向一位记者表示,公司在NIPT检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不论数据是否准确,但率先获得A股资本运作平台的贝瑞和康,确实将会携带资本的力量,给不顺心的华大带来强劲的挑战。

  道路曲折 前景光明

  根据相关资料的显示,由于国内相关政策限制等诸多原因,与美国能做的近3000项基因检测技术相比,国内被批准及能开展的基因检测技术仅有20多个。

  即便是这样一个在政策监管之下“先天残疾”的行业中,中国仍然爆发出了相当数量的创业公司,以及华大基因这样的世界级巨头,其中是有很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市场原因。

  首先,中国虽然已经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几乎所有的城市固定居民都参加了医保,但在大型、恶性疾病、新生儿先天疾病面前,人们仍然难以抵抗。动辄数十万的治疗费用,是每个家庭都难以承受的负担。

  因此,在生育期间,对新生事物有所了解的年轻父母,会非常愿意去尝试做基因检查,如果发现新生儿有严重先天疾病的可能,可以立即采取终止妊娠等措施。相比之下,检查费用就具有了相当可观的性价比。

  另外,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这种面向终端客户的检测产品,相比人口数量少的欧美国家,具有庞大的市场,虽然目前来说,监管、市场两方面能够接受的检测种类还很少,但仍然会因此形成一个更大的蛋糕。

  产前检测、宫颈癌筛查等健康服务,是华大基因非常看重的目标市场。掌门人汪建曾经在两年期提出了目标,“科技服务要做到一百亿营收,但医学服务能做一千亿营收,人人服务一万亿营收”。

  在汪建看来,一个成熟的基因测序行业,可以极大的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让90%以上的先天性疾病消失,“人人都能活到100岁、管理癌症甚至攻克癌症”等等,都是他曾经描绘的壮美蓝图。

  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华大基因显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不仅在监管层面需要获得更多认可,也需要有在资本方面获得来自市场更多的支持,因此上市对于华大基因来说,已经变得非常关键。

  在医院渠道建设完善之后,华大基因将进一步完善一体化的服务能力,通过对云服务生态系统的建设、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的升级、精准医学服务平台的升级,大幅度提升基因检测产品的用户体验,不仅让检测的结果更准确、效率更高,还将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

  在目前的基因行业中,能够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实现这种从研究到检测再到治疗全产业链的企业,恐怕只有华大基因可以做到。这也是其面对市场上涌现出的各类竞争者,最强大的竞争优势。

  尾声:一切都是值得的

  截止目前,A股市场上基因检测类、精准医疗类的上市公司,虽然股价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回落,但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市盈率;而华大基因的美国同行Illumina,也有着超千亿人民币的市值水平,资本对于这个行业仍是充满期待。

  华大基因想要将行业龙头的地位坐实,在相对有利的资本环境下上市融资,并获得便利的再融资平台,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将为其后续发展彻底打开空间,因此虽然遭遇了诸多困难,但对于华大来说,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华大的上市之路充满坎坷,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整个行业在中国蹒跚起步的状态。作为消费者、投资者、监管者来说,都需要给这种新生事物一些期待,一些包容,只有更深刻的了解了自身,人类才能获得更健康、更有质量的生活。

相关文章

医药上游卖水人多宁生物IPO一年营收暴增200%药明贡献20%

2022年9月29日,多宁生物公开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士丹利,MerrillLynch及华泰为联席保荐人。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扎根于生命科学行业,为主要专注于提供......

新芝生物将于北交所上市发行价15元/股估值如何定位?

9月15日,新芝生物(430685.NQ)发布了北交所上市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是一家专业为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化领域用户提供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核心围绕生物样品处理、分子生......

又一POCT企业今日敲钟上市!市值超45亿!董事长为85后!

公司此前15年不温不火,直到新冠疫情的快速蔓延,英诺特异军突起,营收倍增,成为新冠检测试剂的王牌之一。今日,以胶体金快速诊断平台为主业的IVD企业——北京英诺特正式敲钟上市。股票简称为英诺特,股票代码......

饶毅质疑华大CEO尹烨科普伪科学!原话:“100%瞎编!”

24日,华大基因尹烨在个人公众号“尹哥聊基因”发文配图“谢谢指教”。这是对23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发表一篇文章的回应。【以下是原文】:25日,饶毅在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了文章......

西北大学(首届)华大基因创新班诠释校企合作

2022年毕业季,2018级(首届)华大基因创新班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全班29名同学中,有24人保研或考研成功。其中20人分别保研至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

奥迪威成功上市成北交所传感器第一股

6月14日,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2491,以下简称:奥迪威)正式登陆北交所,成为北交所第97家上市企业。此次上市,标志着奥迪威的发展翻开新篇章。下游应用领域拓展驱动业绩持续增......

北交所上市委紧盯三大要点7家公司首发被暂缓审议

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委员会(下称“上市委”)已累计举办24场审议会议,31家企业上会,25家过会。3月份以来,北交所新股审核节奏有所加快,“一周一审”变为“一周二审”。与此同时,“暂缓审议”的案例也开......

重振旗鼓,蚂蚁集团能否东山再起

前言电子支付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电子支付两大巨头之一,几乎垄断了我们日常支付。而作为两大巨头中的支付宝,它推动了我国二维码支付,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支付宝团队正在想尽办法上市。之前就有......

首个国产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申报上市

我国首个国产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百奥泰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托珠单抗注射液(tocilizumab)由ChugaiPharmaceutical(罗氏公司)开发,是一种采用哺乳动物细胞(......

香港“火眼”实验室将重启

近日,在香港马鞍山体育馆,多个气膜棚顶正在搭建中,现场还可见许多印有“华大”字样的仪器设备。据悉,为应对近来的新冠疫情,香港“火眼”实验室正在重启中。搭建完成后,全香港单日核酸测量可增加至3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