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美国生物合成领域专家弗洛伊德•罗穆斯伯格(Floyd Romesberg)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新成果。他首次用合成的X-Y碱基对和相应的氨基酸,在实验室内创造出了含ATGCXY六种碱基的全新生命体。这一成果打破了自然界的碱基束缚,创造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全新生命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开启了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打造生命体的全新时代?对此,专家有不同看法。

  “突破第一关”

  “整个研究很有深度和广度,这个研究团队在这个方面作了20多年的研究,很系统。” 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生物所计算定量生物系独立课题组组长叶世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在基因中加入两个碱基,相当于将遗传密码子得到了扩充。也就是说,过去自然系统中的64个密码子,“在理论上,被扩充到了216个”。

  密码子通过编码形成氨基酸,研究已经发现自然系统中的64个密码子,形成20种氨基酸,并最终为地球生命的形成提供所需的蛋白质。

  64个密码子和20种氨基酸的组合形成了地球上这么多生命,如果216种密码子与其可能形成的氨基酸进行组合,理论上说,相当于“让细菌利用更多氨基酸来制作蛋白质”。

  一位基因研究专家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能够拓展遗传密码本身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人工氨基酸改造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技术瓶颈和应用推广等问题一直较“小众”。而这一成果则让科学家感觉“看来是突破第一关了”。

  基因治疗新手段?

  新的合成基因密码的出现让人们对基因治疗的未来有了新的期待。然而,合成的新基因密码是否会成为新的基因工具,从而为基因治疗提供全新手段?对此,科学家认为目前并不乐观。

  “从完全合成的基因到将其用于疾病治疗有很大距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研究员谷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然界已有的天然工具用于基因治疗时,目前都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转化,如从细菌到人体转化的实现就非常困难。

  谷峰介绍,基因剪刀从细菌移植到哺乳动物细胞,常常存在效率不高、靶向性不够强甚至脱靶的问题。因而,让完全合成的基因发挥天然系统内的基因工具都难以完成的任务,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

  “外来密码子效率有多高”“如何达到生产的标准”“如何解决靶向性问题”,这些都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

  “这一系统能否移植到动物上,如果动物能够实现就很有意思。”谷峰称,“从大肠杆菌到动物是一个飞跃。”但它需要对这一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才有可能把外来的基因放到希望的地方去,达到“指哪儿打哪儿”的效果。

  效率是最大瓶颈

  谷峰所担心的效率问题,也是叶世欣关注的焦点。

  “问题是,现在的效率会很低,毕竟不是天然的密码子,所以虽然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在实施方面会有更多困难。”叶世欣所说的效率,是与自然系统中识别天然碱基的效率相对而言。

  以非常容易生产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为例,应用人工合成的这种全新基因密码生产GFP蛋白质,其效率是内源密码编辑蛋白质效率的10%,甚至更低。

  正因为这样,科学家才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冷静,因为它仍是“十分基础的研究”。但这并不能否认该成果对于其他相关研究所具有的建设性意义。

  在叶世欣看来,一方面,研究对合成生物学是一个巨大推动,有望让细菌体合成有更多化学性质的蛋白质;另一方面,在基础研究中,这一探索也将帮助科学家了解遗传密码的起源。

  “遗传密码最早是从很简单的碱基、氨基酸开始,扩充过程中会吸收新的元素,通过倒推这样的研究就会帮助我们探讨遗传密码的起源问题。”她说。

  有媒体报道称,通过这样的技术,或许科幻电影中的“金刚狼”等生命体未来会成为现实中存在的生命。

  不过,专家表示,当前该研究是在细菌系统内进行,并不存在人们所担忧的会影响人类遗传密码等伦理问题。“将来如果把这种想法放入哺乳细胞中,其伦理问题就是可以探讨的话题了。”叶世欣说。


相关文章

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CRISPR/Cas优势明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凯赛生物(688065.SH)、华熙生物(688363.SH)、华恒生物(688639.SH)、川宁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数据:ZFNs技术;......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与DNA损伤相关的145个基因“现形”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通过对近1000只转基因小鼠开展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研究为开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个性化疗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