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细菌耐药性(AMR)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最复杂的威胁!”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抗菌药物的发现为保证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畜牧业、水产养殖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应用,甚至误用滥用情况,致使多重耐药菌甚至超级耐药菌出现,从而威胁公众健康。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不仅体现在人和动物生病时的药物治疗应用上,还体现在食品、动物以及空气等环境载体中致病菌的耐药性上。”陈君石说。

  细菌耐药性不容忽视

  何为细菌耐药性?陈君石解释,细菌耐药性是指在用抗菌药治疗人和动物疾病时,致病微生物产生抵抗力,导致抗菌药物的效果变差甚至无效。目前我国在临床上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细菌耐药性情况比较严重。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不良影响不容忽视。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因细菌耐药性死亡;到2050年后,细菌耐药性每年将导致全世界1万亿~3.4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将无药可用”。

  陈君石指出,细菌耐药性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药物治疗中,若脑膜炎、尿路感染、食物中毒等常见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医生就不得不选用更贵、药效更强的药物,而患者极有可能陷入支付困难或无药可用的窘境。而且,一旦预防感染类药物因耐药性而起不到既定作用,则会直接影响常规外科手术及癌症化疗安全,进而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在畜牧及食品领域,耐药性不但增加了畜禽疾病的治疗难度及成本,而且畜牧工作者会因过于密切接触携带耐药菌的动物,也可能感染耐药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的耐药率较高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近年来进行的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通过检测食品(畜肉、禽肉、水产)中分离出的致病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发现其常用抗菌药耐药性的检出率约为10%~30%,甚至有个别检出率高达100%。“食品中致病菌的高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必须引起足够警惕,因为这可能是人体产生多重耐药性的一种重要途径。”陈君石说。

  除食品外,动物、环境等因素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畜禽、水产品的养殖中,如果存在饲料中滥用抗菌药的情况,则会造成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问题,而我国的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另外,有研究证实,大气中的气溶胶不但含有致病性细菌和耐药基因,而且还有可能造成致病菌和耐药基因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陈君石说。

  遏制AMR须全球共同行动

  据陈君石介绍,目前,国际上已达成应对细菌耐药性的共识,就是采取“One Health”策略,即统一步调保护人、动物、植物、食物和环境(空气、水)的健康。遵循“One Health”策略的重要行动之一,就是建立了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共同应对细菌耐药性的“三驾马车”联动机制。

  2015年,WHO发布了全球控制AMR的行动计划;2016年,成立了AMR特殊工作组,由韩国牵头,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进行修改和制定。2017年3月,联合国成立了机构间协调工作组(IACG),旨在指导和推动全球应对AMR行动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约90个国家及地区发布了行动计划,我国也于2016年8月发布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些举措充分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对AMR问题的严重关注和高度重视。”陈君石说。

  陈君石指出,我国已经意识到滥用抗菌药所造成的耐药性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例如,在政策制定方面,相关部门出台了相应规章以限制和减少抗菌药滥用现象,其中农业部门已禁止某些抗菌药作为畜禽、水产养殖的生长促进剂;在监测体系方面,食品安全、农业及医疗等领域均已建设完成相应的细菌耐药性监测体系,并已初步掌握我国食品、畜禽、水产中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在科研领域,科研人员针对食品、畜禽、人体、空气中耐药基因的鉴定和传播进行了大量研究。

  “特别是最近开展的中英细菌耐药性合作研究项目,有力地调动了我国科学家的积极性,有望在传播途径及机制、新药研制、遏制措施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陈君石表示。不过,他同时指出,在对细菌耐药性的认知、科研水平提升、监测覆盖面拓展等方面,我国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相关文章

得了支原体肺炎需要输液、“洗肺”吗?专家解答来啦!

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广受关注。患儿什么时候具有传染性?是否需要输液、“洗肺”?担心医院人多能否自行用药?记者在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到来之际,采访了相关医学专家。“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在开始发烧前有几天......

揭开致病细菌穿越人体血脑屏障之谜

记者10月24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王磊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引起细菌性脑膜炎的3种主要细菌如何利用同一机制穿越血脑屏障的分子机理,这对细菌性脑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

新进展:基因组监测技术助力发现并减缓“超级细菌”传播

澳大利亚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基因组监测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并减缓“超级细菌”的传播,从而改善全球健康状况。“超级细菌”是指那些对常规抗生素和抗菌药物产生抗性的细菌,使感染更难治疗,并增加了疾病传......

Nature:转座子编码的核酸酶利用向导RNA促进转座子自身的传播

基因组工程可能是医学的未来,但它依赖于数十亿年前在原始细菌中取得的进化进步,而原始细菌是最初的基因编辑大师。科学家们对这些古老的基因编辑系统进行改造,推动它们完成更加复杂的基因编辑任务。然而,要发现新......

JACS:挑战常规!化脓性链球菌心磷脂SpCL1可在人体引起免疫反应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是一种导致链球菌性咽喉炎和其他感染的细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化脓性链球菌制造的一种分子可能有助于解释几个长期......

病毒入侵时,生命体如何自我保护?

在生命体内存在在这样的一种英雄主义:细菌在杀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壮烈牺牲”,与其“同归于尽”,以完成保护生命体的重任。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就通过间接的手段检测到了一种同归于尽的自我保护行为,......

突破细菌防御新策略取得进展

广西大学何正国团队(李肖辉为第一作者)在CellHost&Microbe在线发表题为“MycobacterialphageTM4requiresaeukaryotic-likeSer/Thrp......

“训练有素”的工程细菌可发现体内癌症

据10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团队设计出了可检测活生物体中肿瘤DNA存在的细菌。这种细菌作为生物传感器,可部署在肠道内,检测结直肠肿瘤释放的DNA。实验中,它检测到了小鼠结肠中的......

藻际微生物研究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杜宗军团队解析了不同海洋大藻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发现了其强大的多糖降解潜力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并对藻际微生物区系和周围环境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

果蝇免疫系统产生抗菌肽来防御食物和环境中常见细菌

以前的理论认为抗菌肽(antimicrobialpeptide)---一类天然抗生素---在杀死一系列细菌方面具有普遍作用。然而,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