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1-04 16:47 原文链接: 教你怎样使用土壤电阻率测试仪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由主机、监控软件、测试线、辅助接地棒、通讯线等组成。专为现场测量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接地电压、交流电压而精心设计制造的,采用zui新数字及微处理技术,精密4线法、3线法和简易2线法测量接地电阻,导入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技术、AFC(自动频率控制)技术,自动识别干扰并选择测量频率,使干扰的影响zui小化,提供更加准确的接地电阻值。具有独特的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重复测试一致性好,确保长年测量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其广泛应用于电力、电信、气象、油田、建筑、防雷及工业电气设备等的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接地电压、交流电压测量。

测量原理

1对地电压测量采用平均值整流法。

2接地电阻测量采用额定电流变极法,即在测量对象E接地极C(H)电流极之间流动交流额定电流I,求取E接地极P(S)电压极的电位差V,并根据公式R=V/I计算接地电阻值R。为了保证测试的精度,设计了四线法,增加ES辅助地极,实际测试时ESE夹在接地体的同一点上。四线法测试能消除被测接地体、辅助接地棒、测试夹、仪表输入接口表面之间的接触电阻(通常有污垢或生锈)对测量的影响,能消除线阻对测量的影响,更精密。

        

3其工作误差(B)是额定工作条件内所得误差,由使用仪表存在的固有误差(A)和变动误差(Ei)计算得出。

       A: 固有误差                 E2:电源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3: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动       E4:干扰电压变化产生的变动

       E5:接触电极电阻产生的变动

4土壤电阻率(ρ)测量采用4极法(温纳法)E接地极C(H)电流极间流动交流电流I,求P(S)电压极ES辅助地极间的电位差V,电位差V除以交流电流I得到接地电阻值R,电极间隔距离为a(m),根据公式ρ=2πaR(Ωm)得出土壤电阻率的值,C(H)-P(S)的间距与P(S)-ES的间距相等时(都为a)即为温纳法。为了计算方便,请让电极间距a远大于埋设深度h,一般应满足a>20h,见下图。

使用方法 

1,二线简易测试接地电阻

二线测试:此方法是不使用辅助接地棒的简易测量法,利用现有的接地电阻值zui小的接地极作为辅助接地极,使用2条简易测试线连接(即C(H)-P(S)接口短接、E-ES接口短接)。可以利用金属水管、消防栓等金属埋设物、商用电力系统的共同接地或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极等来代替辅助接地棒C(H)P(S),测量时注意去除所选金属辅助接地体连接点的氧化层。接线如下图,仪表操作同四线测试。

选用商用电源系统接地作为辅助接地极测量时,必须先确认是商用电源系统的接地极,否则断路器可能启动,有危险。

采用简易二线法测量接地电阻,尽量选择re值小的接地体作为辅助接地极,这样仪表读数才更接近真实值。测量时请优先选择金属水管、金属消防栓做为辅助接地极。

 

二线简易法测量接地电阻,其仪表读数为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与商用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之和,即:

R=RX+re

其中:R——为仪表读数值;

RX——为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

re——为商用电力系统等共同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那么,被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为:RX=R-re

2,三线测

相关文章

稻田土壤甲烷微生物同化效应与机制研究获进展

由于长期淹水状态,稻田成为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事实上,稻田土壤产生的甲烷,大部分在排放到空气前已被好氧甲烷氧化菌所氧化。而好氧甲烷氧化菌可分为I型和II型两个类群。它们具有不同的生理生态特性和代......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公示涉23项固废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

近日,生态环境部征集并筛选了一批先进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编制形成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公示稿),并进行公示。《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中包括1......

研究揭示增温条件下旱区生物结皮调节土壤净碳交换的地理分布规律

生物结皮是干旱地区关键的生物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土壤CO2交换,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结皮可通过产生光合和呼吸作用直接影响土壤CO2交换,还可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栖居环境间接影响土壤碳释......

涉及气相、液相、原子荧光!环境部征求7项标准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7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涉及征求意见单位名单,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等,详......

土壤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研究获进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室在土壤铁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和Journ......

Nature发文土壤修复新工艺,XRF分析证明无损土壤品质

现有土壤修复处理时间长,污染物多样化,处理技术缺乏通用性。因此,来自休斯顿莱斯大学的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可快速修复土壤中多种污染物的高温电热工艺。通过脉冲直流电输入,使污染土壤在几秒钟内升至1000到3......

我国稻田和旱地土壤总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研究获进展

稻田是我国常见的农田类型,通常比相邻旱地具有更高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残体碳含量。然而,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微生物代谢特征尚不清楚。因此,解析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对设计适当的农田管理......

黄土高原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研究中获进展

在全球气候和土地利用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深层土壤有机碳在碳管理和碳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区域尺度上,深层土壤样品获取困难,导致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缺乏。中国科学......

生态环境部:征求镉汞砷等18种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已会同国家疾控局组织编制了《重点控制的土壤有毒有害物质名录(第一批)》,现联合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

研究揭示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与变化特征

近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研究团队对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估算进行了优化创新研究,揭示了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特征、历史变化和未来趋势。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