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2 11:26 原文链接: 盖尔陨石坑附近存在甲烷得到确认

  据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1日发表的最新报告,欧洲空间局发布了对争议多年的火星甲烷探测结果的一次独立验证,“火星快车”号(Mars Express)证实了之前“好奇”号的测量结果,这为下一步调查火星甲烷起源指明了方向。

  十几年前,科学家便在火星大气层中发现了甲烷——一般认为其是由微生物作用产生或非生物的地球化学反应产生。但多年来,火星甲烷的潜在生成机制以及原有探测结果的可靠度一直饱受争议。

  尽管如今火星的表面并不宜居,但在遥远的过去,火星气候曾使液态水在地表聚集。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好奇”号火星车所采集的数据显示,数十亿年前,盖尔环形山(盖尔陨石坑)内的湖泊拥有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成分,包括化学成分和能量源。

  此次,意大利国家天文物理研究所天文学家马可·吉尔兰纳及同事,经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后报告,欧空局“火星快车”号搭载的分光仪在盖尔坑附近的火星大气层中侦测到了甲烷。“火星快车”号是2013年6月16日在火星盖尔陨石坑附近检测到的甲烷,这是对颇具争议的“好奇”号测量结果的一次独立验证,“好奇”号的探测则正好发生在此次测量的前一天。

  团队通过数值建模和地质分析方式对甲烷的潜在来源进行调查后发现,可能是盖尔坑附近的一处断层区域所发生的短暂性事件,使甲烷被释放进入火星大气层,之后才被探测到。而今确定这一位置,可以为未来调查火星上的甲烷起源指明方向。


相关文章

造山带橄榄岩蛇纹石化和相关甲烷合成研究获进展

蛇纹石化可以产生氢气,并进一步通过费托类反应合成甲烷。这些氢气和甲烷可以被化能合成微生物所利用,以此支持非光合作用体系下生物群落的生存。因此,蛇纹石化及其相关的甲烷合成对于地球和类地天体生命的起源和演......

大连化物所实现甲烷低温高效直接催化转化制甲酸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邓德会和副研究员于良团队在甲烷低温转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进展,发现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

我所实现甲烷低温高效直接催化转化制甲酸

近日,我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和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在甲烷低温转化制含氧化合物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发现ZSM-5孔道晶格限域的配位不饱和Fe......

科研人员找到甲烷影响环境中砷迁移的新转化途径

  近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应用地球科学中心,率先揭示了甲烷厌氧氧化耦合砷还原现象,提出了可能的代谢机理,并进一步阐明了该途......

武汉科研人员设计出电磁强化的沼气生产系统

我国是农业发达的国家,玉米种植面积较大,每年生产约800吨的玉米秸秆。然而,玉米秸秆使用效率较低,如现场燃烧或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并浪费这一资源。厌氧发酵技术可以将玉米秸秆转化为甲烷的有效技术。中国科......

德国应用化学:大连化物所开发高水热稳定性Pd基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研究员李为臻、乔波涛和中科院院士张涛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合作,在高稳定Pd基甲烷燃烧催化剂制备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以镁铝尖晶石(MgAl2O4)为......

刘翠艳团队在北极地区甲烷净排放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地外海洋系统研究室研究员刘翠艳作为共同作者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期刊NatureClimateChange上发表了题为Reducednetmethaneemission......

北极甲烷释放最新消息!人类将再次面临考验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甲烷、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和水汽等,它们在高空的聚集把更多的能量反射回地球,这是给地球升温的过程。温室气体越多含量越高,造成的温室效应越明显。目前使地球升温的温室气体主要是......

我国学者揭示有机电子受体是水稻AOM重要驱动力

甲烷在厌氧条件下被氧化的现象(AnaerobicOxidationofMethane,AOM)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其甲烷的消耗量为20-300TgCH4yr-1,占全球大气甲烷通量的60-8......

最新研究:新“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变为甲烷

一种新的催化剂增加了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甲烷的希望,甲烷是用于取暖和发电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图片来源:MEHMETCAN/SHUTTERSTOCK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模拟光合作用,利用太阳的能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