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20 11:28 原文链接: 人类TH17CD4+T细胞的体外分化

实验概要

人体的CD4 TH-17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在数个炎性病变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作用。转录因子RORγT被认为可促使TH-17细胞的分化。TH-17细胞的一个标志是表达IL-17A。我们用RORγT的过表达来研究TH-17的分化因子。我们观察到TGF -β是诱导RORγT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血清中也存在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未知因素。因此,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CD4 T细胞以产生TH-17细胞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发现,在无血清条件下TGF-β、IL-1β、IL-6、IL-21或IL-23 的组合能够诱导TH-17细胞的分化。本方法可以用从成人或脐血中分离的CD4 T细胞产生人TH-17细胞。

主要试剂

人CD4微珠(Miltenyi)

荧光标记的抗CD3、抗CD4、抗CD45RA、抗CD25,抗HLA-DR和抗IL-17的抗体

重组人IL-1β、IL-23、IL-2和TGF -β

无血清培养基(Lonza XVIVO-20)

抗CD3/CD28活化珠

(12-)十四酸佛波酯(-13-)乙酸盐(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

离子霉素

GolgiStop(BD公司)

Perm/Fix和Perm/Wash细胞内染色缓冲液(BD公司)

主要设备

磁性细胞分离机

细胞分选仪

流式细胞仪

实验步骤

第1天:

1. 从成人或脐带血中用FicollPAQUE梯度分离单核细胞;

2. 用人CD4 磁珠和使用程序来分离CD4 T细胞;

3. 用Cell storing来分离CD4 T细胞。人类的CD4 T细胞通常定义为CD3 CD4 CD45RA CD25- HLA-DR,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分类方案;

4. 细胞计数后,用新鲜无血清培养基重悬,并使细胞浓度为每毫升25万至50万个;

5. 加入10U /mL的 IL-2,10ng/mL的IL-1β,10ng/ml的IL-23,1µg/ml 的抗IL-4抗体,1µg/mL的抗IFN-γ抗体和抗CD3/CD28抗体来激活磁珠,比例为1珠/细胞;

6. 在96孔U底板中每孔等量加入200μL;

7. 在4个孔中添加TGF-β并依次增加浓度,分别为0,0.1,1和10ng/ml。(TGF-β是一个高度疏水蛋白,它的活性不定,因此在每一个实验中都要确定TGF-β的量);

第3天(在第3天,细胞自发地聚集到每个孔的中心,且肉眼可见):

8. 旋转培养板,更换新的含有所有的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培养基;

第5天:

9. 将每孔均分;

10. 旋转培养板,更换新的含有所有的细胞因子和抗体的培养基;

第6天:

11. 用50 ng/ml的PMA、500 ng/ml的离子霉素和1X的GolgiStop处理5小时以激活细胞;

12. 用BD Perm/Fix修复细胞,并在BD Perm/Wash缓冲液中进行IL-17A和IFN-γ的细胞内染色;

13.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存在TGF-β时,IL-17A 细胞通常占1%至15%)。


相关文章

岛津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三维形貌观察工具,不仅具备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体环境下工作,是一种理想的生命科学/医学观测设备。除了形貌观察外,原子力显微镜还可以对多种表面属性进行定量观测。例如,......

2024年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奥浦迈(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实业(600195),双鹭实业(002038),通化东宝(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国健(688336),洁......

西北大学团队“topdown”质谱法|单日分析上千个单细胞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电荷检测质谱技术的自顶向下(top-down)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该方法在本月发表于BioRxiv预印本上,科学家们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检测1000多个单细胞中的完整蛋白......

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联合青海省西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顺利出生。这是国内首次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对现存藏羊群体中的优良个体进行种质复原保存,并用于良种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阻碍胶质母细胞瘤化疗反应的新障碍被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原发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一种。手术切除肿瘤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疗和化疗药物替莫唑胺(TMZ)治疗。尽管患者最初对该药物反应良好,......

稀有脂肪分子帮助细胞死亡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罕见的脂质是铁死亡(一种细胞死亡形式)的关键驱动因素。这些发现提供了关于细胞在铁死亡过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细节,并可以提高人们对如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有害发生铁死亡......

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仇吉川、刘宏与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发展了一种用于改善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适性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成像......

《细胞》编辑团队发布创刊50周年祝词

1月11日,《细胞》(Cell)编辑团队向《中国科学报》发来创刊50周年祝词,回顾创刊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以下为相关内容:1984年,《细胞》创刊。自创刊伊始,《细胞》的目标便是发表“令人兴奋的......

生物反应器国重实验室新进展!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叶邦策教授课题组在DNA传感装置的设计及生物纳米杂合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赋予了天然细胞非传统信号分子的感知、分析......

2023获批数创新高,明年这9款疗法可能获批|细胞和基因疗法年度盘点

美国FDA曾在几年前预计,到2025年,每年将批准10-20款细胞和基因疗法。随着这一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今年批准的细胞和基因疗法再创新高,不仅朝着这一目标大步迈进,也为全球病患带来了更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