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25 16:23 原文链接: 新研究揭示3亿年前,“妈妈”把“孩子”圈起来了

  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加拿大和英国团队报告了一种此前未知的下孔类物种的化石,下孔类与现代巨蜥类相似。该化石样本约有3.09亿年的历史,包括一个成体及其子代幼体,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亲代抚育样本,这也表明亲代抚育出现的时间,比此前认为的早4000万年。

  亲代抚育普遍存在于现今的许多脊椎动物中,包括鸟类、爬行类、哺乳类、鱼类和两栖类,但是未见于其他类群。过去的研究显示,最早的亲代抚育证据来自于南非蜥代龙科的一个二叠纪化石(2.98亿—2.51亿年前)。但是,追溯亲代抚育行为的源头和演化颇具挑战性,因为很少能找到亲代与子代保存在一起的化石证据。

  此次,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希拉里·马丁等科学家,描述了名为“D. unamakiensis”的蜥代龙科成体和幼体的关节相连的部分骨骼——幼体位于成体后肢后面,被成体尾巴圈起来。它们来自于石炭纪,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的一个树桩里面被发现。研究团队表示,树桩里面的隐秘区域可能是它们的窝,亲代和子代长期待在一起,为子代提供保护。

  像“D. unamakiensis”之类的蜥代龙科,究竟位于动物演化树上的什么位置,目前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这一类群在传统上被划分为下孔类——哺乳动物的祖先。在《自然·生态与演化》发表的另一篇论文里面,英国牛津大学戴维·福德和罗杰·本森认为,蜥代龙科与哺乳动物无亲缘关系,而是无孔类爬行动物的一部分,无孔类最终形成了鳄鱼、蜥蜴、蛇类、龟类和鸟类。


相关文章

科学家解密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染色体

近日,中外科学家合作,首次成功构建出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现生哺乳动物共同祖先的基因组图谱,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这项成果是以该研究团队获得的鸭嘴兽、针鼹等哺乳动物的高质量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在比较了人、有......

Science:日本研究人员发现决定性别的蛋白质SryT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日本大阪大学分子生物学教员宫胁慎吾研究团队10月1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的研究成果称其发现了决定老鼠性别的蛋白质,该团队认为“有望弄清决定哺乳动物性别的机制,今后还将以人......

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存在热带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及其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式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显示,粟黍农业人群在距今5200年前就已从黄土高原向西扩散到青藏高原东北部,在新石器晚期大规模定居于海拔2500米以下......

人类为啥比小鼠发育更慢?2篇《科学》找到意想不到的原因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遵循着类似的胚胎发育过程:它们会以同样的顺序,经历同样的胚胎发育事件,连使用的基因和分子信号都几乎如出一辙。可是,不同的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却快慢有别。人类要“十月怀胎”,小鼠却只要......

老鼠是如何感知和区别气味的?

科学家已经进一步解码了哺乳动物大脑如何感知气味,以及如何从数千种气味中区分一种气味。在老鼠的实验中,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创造了一种被大脑嗅觉处理中心嗅球感知为气味的电子信号,尽管这种气......

一百多年后,达尔文进化论中的假设获证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8日报道,查尔斯·达尔文逝世约140年后,其进化论的一个理论终获证实!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在18日出版的《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卷》上撰文称,哺乳动物亚种在进化中发挥的作用比此前认为的更重......

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神经机制获突破

昼夜节律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对调节人们一天之中的运动、睡眠、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如果这个生物钟紊乱会导致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那么,它在神经系统中是如何产生、维持以及......

解码生物钟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神经机制获突破

昼夜节律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对调节人们一天之中的运动、睡眠、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社会中,如果这个生物钟紊乱会导致包括睡眠障碍在内的各种疾病,那么,它在神经系统中是如何产生、维持以及......

新研究揭示3亿年前,“妈妈”把“孩子”圈起来了

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加拿大和英国团队报告了一种此前未知的下孔类物种的化石,下孔类与现代巨蜥类相似。该化石样本约有3.09亿年的历史,包括一个成体及其子代幼体,是迄今已知最......

新研究揭示3亿年前,“妈妈”把“孩子”圈起来了

据英国《自然·生态与演化》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加拿大和英国团队报告了一种此前未知的下孔类物种的化石,下孔类与现代巨蜥类相似。该化石样本约有3.09亿年的历史,包括一个成体及其子代幼体,是迄今已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