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科学家已经观测到宇宙大爆炸的辐射——所谓的宇宙微波背景(CMB)——中的漩涡模式。由于研究人员已经了解这些特殊的漩涡或者说“B-模式”起源于传统天体物理学,因此该观测结果本身并不惊人。不过,研究表明,科学家正在接近一个更大的发现:在婴儿期贯穿整个宇宙的引力波产生了B-模式。该观测将会使科学家更加直观地了解在宇宙大爆炸后不到一秒钟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还可能阐明所有这一切是如何开始的。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宇宙学家Charles Bennett如是说,他并没有参与观测。“这是我们可以了解引力波信号的一个充满希望的迹象。”

  自1965年被发现起,CMB就为宇宙学家证明了大量信息。1992年,美国宇航局(NASA)宇宙背景探测器(COBE)测量了辐射光谱,并发现它具有科学家所期待的特点。COBE还探测到CMB温度的10万种变化中的一部分,揭示了很多宇宙信息。2003年,NASA的威金森微波非等向性探测器(WMAP)和其他实验对这些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其与一个模型相吻合。在该模型中,宇宙包含5%的普通物质、24%的暗物质,以及71%的暗能量。今年早些时候,欧洲航天局(ESA)的普朗克太空探测器有力地证实了该标准宇宙模型。

  科学家怀疑,CMB可能还隐藏着更多的信息。根据标准物理学,温度变化反映了新生宇宙的微小量子波动。宇宙在最初的比光速还要快的膨胀中,反复加倍增长至原大小的60倍,这些量子波动也扩大至巨大的规模。暗物质和普通物质在受到引力作用后,也进入到波动中,成为星系的雏形。宇宙膨胀也可能在CMD中留下了印记。

  CMB中的微波可以像湖面反射光一样发生偏振。在一片天空中,随机的偏振模式可以被分为两个有所重叠的部分:B-模式——偏振形成右旋或者左旋,以及不能形成左旋或右旋的E- 模式。早期宇宙中物质聚合只能形成E-模式,而宇宙膨胀期间的引力波可以产生B-模式。那些“最初的”B-模式强度可以揭示宇宙在膨胀期间的能量强度,并解释宇宙膨胀是如何发生的。

  不过,科学家必须首先探测到B-模式的任何形式。这正是使用10米南极望远镜(SPT)的研究团队所做的事。该团队的领导者、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Duncan Hanson在论文中描述,B-模式可能来自太阳系的“前景”辐射,或者是当由巨大的物质网络填充的宇宙的引力扭曲了CMB中的E-模式图像时产生的。7 月22日,该论文发表在arXiv预印本文献库上。

  开始时,Hanson和同事使用了ESA的赫歇尔太空望远镜的宇宙红外辐射数据估算宇宙的质量分布。然后,他们计算了该质量分布对SPT观测到的E-模式图像的影响,以此预测伸展小于1度的B-模式。通过使用该模板,研究人员可以从数据本身中梳理出B-模式。Hanson称,仅使用CMB数据来观测B-模式是可能的,但是“我们试图在首次探测中尽量保守,所以我们选择了对设备影响最不敏感的分析”。普林斯顿大学的宇宙学家David Spergel表示,观测本身可能很有用。对CMB中遥远星系或温度变化的图像观测已经提供了宇宙中物质分布的信息。不过,对CMB偏振的观测应该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分布信息。

  Bennett称,普朗克太空探测器并不是专为寻找B-模式所设计的,所以要想完成该发现还需要漫长的观测。他还表示,理论并不能预测最初的B-模式的信号强度。“我们真的不清楚膨胀信号有多么弱,所以我们也许不能由此取得进展。”不过,他说,信号应该比想象中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在几个月之后,普朗克太空探测器获得更多数据时,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相关文章

重磅!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月29日上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人工智能、量子、天文、化学能源等科学领域。分别为:人工智能大模型为精准天气预报带来新突破揭示人类......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多所新大学今年启动招生,专业以新能源等工科为主

各地教育部门近日陆续发布了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大湾区大学等多所新大学获批设立,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等高校今年启动招生。这些大学设立的专业中,新能源、工程技术等工科专业占绝大多数。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

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年报表和年度发展报告开始填报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组织填报2023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火炬统计年报表和年度发展报告的通知。原文如下:各有关单位: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数据与情报科学学报(英文)》:致力加深社会对科研生态的理解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科学是人类最伟大的集体事业。公众、科学家和政府都是科学事业的直接或间接参与者。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共同影响着科学能否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例如,在流行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等社......

新宇宙地图表明暗物质塑造了宇宙

据《自然》报道,天文学家通过追踪遥远星系团的X射线,重建了近90亿年的宇宙演化历程。该分析支持了宇宙学标准模型。根据该模型,神秘的暗物质的引力作用是宇宙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偏离宇宙学......

科学仪器行业趋势之历史深处的忧虑

前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大国的更替。科学仪器行业是大国复兴必经之路。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发展,习惯了行业高速发展的我们,第一次面对行业整体下滑。躺赢的时代过去了,在这行业大变革的时机,历史可以让我们在凛冬已......

缅怀王绶琯院士:为有志于科学的孩子创造机遇

1998年,75岁的王绶琯还是忙得脚不沾地。接不完的电话、外出开会、看材料、改稿子……“我记得那时候每逢周六日,家里总会来很多人,有老师也有中学生。”彼时,工作繁忙的王荧完全不知道父亲到底在忙什么。实......

真还是假?2023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揭晓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晓。具体包括,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为20.3亿年;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因为太空中不能戴眼镜;电水......

《科学》发布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涉及医学、材料、人工智能等

2005年,《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地球科学、能源、宇宙领域,并涉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政治与经济、能源、环境和人口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