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1 11:52 原文链接: 中华工商时报:祸害海洋生态该当何罪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不久就建设海洋强国研究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让海洋经济成为新增长点。要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陆地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资源日趋紧张,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依赖程度日益提高,海洋经济也成为世界各国培植的新增长点。早在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文件就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明确了海洋发展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海洋有着丰富的生物、矿产等宝贵资源,正在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在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人类的经济活动应当和海洋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形成海洋生态循环经济系统。如果不尊重海洋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甚至破坏性开发海洋资源,必将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海洋生物的生存发展构成伤害。

  尽管,海洋给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估计是全球农产品产量的一千倍、海水淡化是可持续开发淡化资源的重要保障、海洋能总用量在30亿千瓦以上,还有大量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但是,人类长期以来各种大肆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行为,特别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面积的填海围堰工程,工业化工污染物、城市污水大量流入,如此毁灭性的破坏,已经让浩瀚无际的海洋难以承受。

  有人认为,人类的过度捕捞行为,是海洋生物日益减少,甚至枯竭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过度捕捞只能使海洋生物相对变少,质量降低,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毁灭性打击。填海围堰和工业污染才是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两大致命杀手。

  填海围堰表面上看没有直接排放有害物质,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大面积的填海围堰,占据了大量浅滩湿地,甚至浅海,毁掉了浅海生物繁衍生息的产床和微小海洋生物生存的空间。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虾米吃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吃绿藻。生物链的严重破坏,引发了整个海洋生物系统的生存危机。

  工业化工污染物、城市污水大量流向海洋,无异于不断地把毒药撒入大海,将品种繁多、数量丰富的海洋生物渐渐杀死或品种变异。掠夺了人们鲜美的餐食,蚕食着人们健康的身体。这是一种为了一己私利极端的害人害己行为。这些破坏海洋生态、扼杀海洋生物的违法行为是人类文明的耻辱。

  因此,发展海洋经济,首先要制止和惩治各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并最大限度地修复以往被破坏的海洋生态。依法治理、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的愿景。

相关文章

基因组内简单重复序列在对虾适应性进化中的作用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李富花课题组主导完成的科研论文Simplesequencerepeatsdrivegenomeplasticityandpromoteadaptiveevolutionin......

合作研究团队在海洋次表层动力过程反演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薛惠洁研究团队与日本国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科学家合作,探究基于高分辨率海表卫星观测资料对次表层垂直速度进行反演的......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月21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黄河之肾”植被覆盖度逾98%阻止草场沙化

  甘肃甘南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保护建设科负责人安小伟16日接受采访时说,自2017年至今,甘南州玛曲县累计争取到沙化退化草原巩固治理和系统修复资金13.4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

5G+卫星将助力海联网建设,保障海洋效益

  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12月4-5日在海南博鳌举行。福州达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华智能科技”)董事长陈融圣出席了4日召开的“创新合作5G赋能产业高峰论坛”平行......

揭示水分影响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势调节及干旱脆弱性特征

喀斯特地区土层浅薄且极不连续,下伏的表层岩溶带裂隙管道发育,这不仅使得喀斯特生态水文过程和植物水分环境明显区别于绝大多数非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亦更为脆弱。西南喀斯特地区系全球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

南海海洋所等揭示北太平洋流涡区中尺度涡旋生态影响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修鹏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柴扉合作,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浮标(BGC-Argo)数据揭示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区(NPSG)中尺度涡旋对......

浙大:国内首台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初次海试

2020年9月,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宁波研究院光电分院刘东教授、刘崇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台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与自主研制的海洋弹性激光雷达系统一起参加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组织......

研究揭示台风影响海洋中尺度及大尺度的动力机制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尚晓东团队与复旦大学教授王桂华合作,在台风影响海洋中尺度及大尺度环流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尽管存在海洋对台风的地转响应,但人们相信其强度、尺......

气候变暖让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变暖导致洋流方向改变,蓝贻贝幼虫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响,该物种的生存范围已大大缩小。(图片来源:SCIENCESOURCE)全球变暖让许多生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但对海蜗牛、海肠和贝类等底栖生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