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5 00:00 原文链接: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原“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础上,于2005年经复查评审后更名而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承建的部级专业性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机构。中心于1995年12月份首次通过部级双认证评审,并分别在2001年、2005年先后两次通过部级双认证复查评审;2007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指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定点监测机构。同时,“中心”也是中国和北京市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中心下设业务办公室和检测室,现有人员19人,其中9人具高级职称,博士4名、硕士10名,涵盖了微生物、食用菌、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近500 m2,拥有多功能显微镜、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菌落自动计数仪、培养基自动罐装机、多参数桌式发酵罐、原子吸收光度计、原子分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凯氏自动定氮仪、凝胶分析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低温冰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PCR仪、高速离心机、珠式细胞破碎仪等仪器设备,具备了微生物肥料(菌剂)、食用菌菌种及产品3大类38种产品、61个参数检验的能力。

  中心自从1996年通过“双认证”评审以来,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廉洁和服务”的宗旨,贯彻“面向社会、服务行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指导思想,在农业部质量办公室、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家认监委、中国农科院及承建单位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心的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业务范围也由微生物肥料拓宽到食用菌菌种及产品,研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进展,中心的各项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心在推动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发展、新技术研发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及质量监测,以及食用菌菌种认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详见中心大事记),得到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现将主要工作归纳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求真务实把好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关,为国家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依据与建议。 中心始终把履行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监督和检测任务放在首位,坚持原则把好产品的市场准入关。自1996年始至今,先后完成10次全国性的微生物肥料产品的抽查和普查工作,共抽查企业400多家,检测样品近2000批次,检测项目逾1万项次。由此撰写了10份20多万字的总结报告,为国家摸清微生物行业的整体现状,制定发展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十多年来共接受仲裁检验和委托检验样品2000多批次,为社会、用户及时提供了公证、准确的检测数据。同时,中心受农业部的委托,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做好微生物肥料产品市场准入登记的受理和质量检测等工作,13年来受理登记的企业约900家次、1000多个产品,检测样品总数达5000多批次,报批产品临时登记证近900个,其中500多个产品转为正式登记证;共接待了社会各界咨询8000人次以上。在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和肥效验证评价过程中,中心严格按照农业部制定的规章和程序要求进行其登记受理工作,敢于坚持真理、维护科学的尊严,受到科技界和行业各方面的好评。所做工作为净化微生物肥料市场,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开展食用菌遗传特异性鉴定等检测工作,为食用菌菌种认定提供技术支撑。中心从2005年起先后参与农业部组织的有关食用菌菌种认定、管理办法等法规、技术文件的起草工作,为开展食用菌菌种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和技术保障。2006年以来农业部陆续出台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办法(试行)》、《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章程(试行)》等法规和技术文件,并委托中心开展食用菌品种认定技术工作,从申请认定资料审核、品种特异性鉴定等质量检验、区试布点安排等环节按要求严格把关。截止目前累计进行了香菇、黑木耳等5大类381份品种的认定技术工作,保证了我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对育种者权益保护和菌种质量安全,以及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标准制定跨上新台阶,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食用菌菌种标准制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微生物肥料(农用微生物产品)行业的标准建设一直是本中心重点工作之一。本中心根据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近年快速的发展、产品品种较多、使用菌种不断拓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的特点,而与之相应的标准却不适应,总体上处于滞后的局面,中心于2002年8月份在专家和管理部门的支持下,规划出由通用标准、使用菌种安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技术规程5个层面构成,具体拟定的24个标准名录组成的微生物肥料标准体系。有关专家对此的评价是,该体系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发展,可达到促进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和新品种的研发应用,以及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农业部行业标准项目的持续支持下,中心已主持制定了目前我国颁布实施的21个微生物肥料和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另有2个标准正在制定之中,标准体系构架基本形成。微生物肥料标准制订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体现在从单一的产品标准发展到多层面的标准、从农业行业标准升至国家标准、标准内涵从数量评价为主到质量数量兼顾的转变三个方面。鉴于本中心在标准研究与制定的出色成绩,该项目获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中心于2005年通过扩项评审以来,积极争取食用菌菌种及检测方法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几年来先后出台了《食用菌品种描述技术规范》(NY/T 1097-2006)、《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5333-2006)、《食用菌术语》 (GB 12728-2006)、《食用菌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GB/T 21125-2007)、《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ISSR法》(NY/T 1730-2009)、《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 1731-2009)、《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 1742-2009)、《食用菌菌种真实性鉴定 RAPD法》(NY/T 1743-2009)等,这些标准的出台为食用菌菌种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另,中心承担的《白灵菇等级规格》标准已于2009年5月份通过了专家评审,目前承担的标准还有《食用菌菌种检验技术规程》、《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食用菌区别性鉴定 拮抗法》等,正按项目任务书的要求抓紧落实。

  4、坚持检测与科研并重,科研促进检测。中心充分利用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在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应用、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微生物质检新技术和新方法、食用菌产业体系建设、食用菌菌种鉴定和遗传育种、食用菌品种检测技术、食用菌功能成份研究和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以更好推动和促进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菌种产业的健康发展。13年中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项目有:欧盟合作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子专题、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科技部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科技平台项目、科技部基础性技术工作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农业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技术项目(“948”项目)、农业部行业标准制(修)订、北京市科技项目及天津市科技项目等30余项,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撰写发表研究论文近100篇。同时,还积极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已培养6名博士、30多名硕士。课题研究的开展对树立中心的科技地位和提高人员的技术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更增强了中心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5、发挥技术优势,努力做好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面向全国开展技术培训。10年来中心先后举办了15期微生物肥料标准和技术培训班,共培训全国各地方同类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和企业的质检技术人员400多人次。通过培训达到了统一操作方法,熟悉和掌握标准,了解检验登记程序,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组织编写和翻译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约100万字,并先后正式出版《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应用及其发展》、《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基础》和《微生物肥料生产及其产业化》3本微生物肥料方面的专著。中心主编的《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简报》(已出21期)和《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服务简报》(已出19期),为农业部各级领导、管理部门、企业、社会各界了解本行业各方面的发展、信息、问题情况,起到了很好作用。同时还积极为企业介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申报要点、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以及为企业改进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提供了咨询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微生物肥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2005中心将食用菌菌种纳入业务范围以来,积极开展有关的技术培训。特别是2006年农业部颁布了《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该办法,中心受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委托,于2006年5月22日至5月26日举办了“食用菌菌种法规标准与检测技术培训班”,主要面向全国省级食用菌业务主管部分,邀请有关专家对食用菌品种保护与认定、食用菌菌种生产市场准入、食用菌菌种生产质量保证体系、食用菌菌种标准、食用菌菌种企业标准制定、食用菌品种鉴定检测技术、食用菌菌种检测技术和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讲解。2007、2008年又陆续举办了5期面向菌种生产企业和有关部门的食用菌菌种管理、标准及质检技术方面的培训班,共培训200多家单位/企业的300多人次。通过培训,达到了交流食用菌菌种管理经验,明确食用菌品种认定程序与技术要求,规范检测技术操作,理解掌握相关标准和国家行业管理要求的目的。这对于规范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和流通,提高菌种质量,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6、加强中心硬件建设,提高检测能力,拓宽业务范围,服务行业。中心一直把检测条件、仪器设备和检测能力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上,在农业部、农科院和土肥所的关心支持下,十多年来争取建设经费300多万元,购置了质检所需的先进仪器设备,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检测条件在国内属领先水平,中心的质检水平和检测精度得到了提高,也增强了检测微生物肥料产品种类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为企业和科研单位服务的范围,可更好地引导行业的发展。2004年12月,根据农业部的精神要求,本着充分利用资源,建设“大而强”质检中心的目的,经讨论决定并报农业部批准,在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础上,并入“农业部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设内容,共同组建一个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综合质检中心,并更名为“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同时,农业部和农科院在仪器购置方面也给予了支持,先后投入经费130万元,购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和凯氏定氮仪等5件大型仪器设备,基本具备了食用菌菌种及产品的检测条件,中心的业务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可以更好地为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菌种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测试中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承建的部级专业性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检机构。中心于1995年12月份首次通过部级双认证评审,并分别在2001年、2005年先后两次通过部级双认证复查评审;2007年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指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定点监测机构。同时,“中心”也是中国和北京市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

  中心下设业务办公室和检测室,现有人员19人,其中9人具高级职称,博士4名、硕士10名,涵盖了微生物、食用菌、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近500 m2,拥有多功能显微镜、BIOLOG细菌自动鉴定仪、菌落自动计数仪、培养基自动罐装机、多参数桌式发酵罐、原子吸收光度计、原子分光光度计、高压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凯氏自动定氮仪、凝胶分析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超低温冰箱、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PCR仪、高速离心机、珠式细胞破碎仪等仪器设备,具备了微生物肥料(菌剂)、食用菌菌种及产品3大类38种产品、61个参数检验的能力。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地 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 编:100081

  电 话:010-82108702;82106208

  传 真:82108702;82106208

  E-mail:wswzx@caas.ac.cn

  网址:http://sfi.caas.ac.cn/biotestlab/

相关文章

凛冬将至:能源危机令北欧进入“战时状态”

本轮欧洲能源危机源于多重因素,虽然近期欧盟成员国天然气库存率已近安全目标,但当地分析人士称,在天然气发电需求得到有效替代之前,欧洲国家将继续面临能源紧张困局。如果俄罗斯未来限制天然气供应,今年冬季欧洲......

刚刚!CBIFS2022第十五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将延期举办

关于CBIFS2022第十五届食品安全技术论坛延期至11月7-8日举办的通知尊敬的各位专家、参展商和参会代表:近期国内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配合政府疫情防控......

国家卫健委发布“十四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规划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国卫食品发〔2022〕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委机关各司局,疾控中心、食品评估中心、健康教育中心、统计信......

食品为什么要检测微生物指标呢?检验检测专家解疑

微生物质量检验是我国目前衡量食品卫生生产质量的重要检验指标之一,也常常是人们判定被检出的细菌是否适合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食品微生物指标反映了食品生产加工厂的环境以及食品生产卫生质量情况,能对加工过程中......

共创食安科普 智享美好生活

9月15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承办的2022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此次活动主题为“共创食安科普 智享美好生活”。本次活动回顾了《食品安全......

林东昕:DNA甲基化是癌症早筛指标“潜力股”

“新冠疫情早期,我们就研发出了核酸检测试剂,可以确定谁被感染、谁需要隔离和治疗。但遗憾的是,人类有很多种严重疾病,例如癌症,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像新冠核酸检测这样简单的方法,甄别谁容易得或者要得癌症。”......

欧盟计划引入新“能源标签”:制造商需标注电池寿命等

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近日,欧盟公布了一项新草案,计划在所有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引入一个新的“能源标签”,即强制要求手机制造商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电池寿命,设备防水、防尘性能等信息。据了解,欧盟希望......

研究发现近半癌症死亡可以预防,只需做到这三点!

一项对癌症负担与风险因素之间关系的最大规模研究显示,全球近50%的癌症死亡是由可预防的风险因素造成的,如吸烟和饮酒。通过对200多个国家的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的估计,研究人员发现,可避免的风险因素导......

开学季!四部门联合部署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公安部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有关部门全面做好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全力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这是记者31日从市场监管......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29日在京举办,国务委员、国务院食安委副主任王勇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