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7 10:36 原文链接: 如何评上一名院士?内部人员有话说

  一般来说,只有院士才能推荐院士,评院士的评 委都是科研圈最顶级的人,水平、资源、眼界和心气都是最高的,甚至有的人只为了青史留名。

  院士评选不是评博士国奖或者青千杰青之类的,候选人的导师在业界有名不意味着评委就要给足面子睁只眼闭只眼,“你要评院士就是到跟我同样的最高层次了,我当然要仔细考察了”。水平成果到了,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因素没上;但是没有水平和成果,想凭借某些小心思过关还是非常困难的。大家不要迷信跑关系多重要,投票是完全匿名的,某些大佬表面说要支持你也不代表投 票真的投你,而且绝大多数行政领导是管不了院士的。

  两院院士的评选机制有一定差距,但流程和大致要求是一致的。评科学院院士,论文甚至连次要因素都算不上,最核心的一个是工作体系;另一个是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这背后对应的就是你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工作体系

  院士评选关键环节有两轮(科协还有第0轮),而第一轮过不过关的核心,便是工作体系。候选人要对着一个录像机做一个关于工作的报告,包括文章、成果、奖项和学生培养等,然后录像带再放给评委观看,进行打分。工程院要求至少三分之二支持作为硬性指标,科学院不强制要求但基本也在这个范围附近。

  这就意味着,院士和杰青评选不一样。杰青只需要有许多人不反对你就行,院士必须是许多人都支持你。这种情况下,你做报告时论文的重要性 反而是最没含金量的,因为你不可能讲这篇nature子刊多么多么牛、另一篇高被引论文广受 好评什么的,这种报告杰青都通过不了。

  因此,工作体系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20年前我发现了什么什么问题,我想了什么方法去解决;15年前我又在这个基础上改进了什么,发了什么文章;12年前又和别人一起改进了一部分,再把我这个体系用到了另外一个领域并投产,或者解决了某一个科学问题,把基础科研推进了多少多少。

  这种连续的、有问题导向的、自己是该领域的开辟者或者集大成者的体系,评院士才有意义。文章真的没广大群众想的分量那么重,只能是一个形容体系的意义的佐证。有的候选人在提交材料的时候为了更好体现工作体系,把中文期刊放在首要,国外top期刊舍弃了没讲,就是为了体现自己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过程。

  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

  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一一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 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三个奖项本身没有高下和优劣之分,但有一等、二等和特等奖之分。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数量上是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所以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发明奖和进步奖一般对应的是 工程院和科学院技术学部,自然奖和进步奖对应科学院。

  对于三大奖最简单的理解,可以对应高考分数。这是一个硬指标,没有三大奖第一完成人(特等奖前三都可以)去评院士,基本上不可能(工程 院硬性规定,科学院现在95%以上有)。一般来说,一项自然奖二等奖就是院士的有力冲击者了,一项进步奖二等奖和发明奖二等奖就差一 点;自然一等奖非院士基本拿不到(中国基础科学水平确实有限,常年也没有自一奖),发明一等奖和进步奖一等奖稳上院士只是时间问题。

  国家三大奖有国家背书,虽然曾经也暴露出“透明计算”这类问题,但它基本上是最核心的、最有含金量的砝码了。

  灰色话题

  再说几个大家关心的灰色话题:

  1.人脉

  这个大家都爱提,但在院士评选中作用很有限,你就算是校长也管不动院士(平级或者低一级)。院士基本上是科研圈的顶峰,你想和比你高一级的人有交情是不是太不现实了?人家不会 给你这个面子的。

  但这并不是说人脉没用,最起码你导师是院士你至少就有他和他身边院士的几票。而且像上面说的,人脉虽然在院士评选中作用不大,但在国家 三大奖、杰青优青和发文章等时都是很有用的,这些都是大加分项。所以说,至少硕士、博士或 博士后阶段有一个大腿是很重要的。

  2.官员身份

  首先,现在公务员不让评院士;其次,不是说你是学校领导这个学校的院士就会投你,你管不住人家。官员身份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调动大量资源,另一方面稍有不慎你很可能这辈子都过不了关。铁道部张sg,就是因为官员身份被熟知,工程院大佬放话不可能评上,于是转头走科学院 的路子,后也因为工程院的人去说坏话差两票没有上

  3.国家三大奖评选

  三大奖是工程院院士评选必须有的,科学院 2009年以来绝大部分也都有。

  要评国家级三大奖首先要有省部级的科技奖,然后省部或者同级别的科协会把你推荐上去再评。 其中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主要看产品和收益,自然奖看成果和体系。省部级奖项中教育部的含金量最高,一般教育部拿奖的评国家奖更容易,但即使是教育部一般也只有三成的奖项能晋级为国家奖。

  国家三大奖如果评院士用,必须是第一完成人 +第一单位(特等奖除外),这个是必须的,其 他的非第一完成人的也是有价值的。三大奖的流程很多,核心是初评。但是在此之前要过审核阶段(简单来说就是处理举报信阶段,一般三个月),这也是为了避免灰色操作的核心步骤。由于三大奖是院士敲门砖(还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评比等,这个是很硬核的一个东西),所以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还不少,比如伪造财务数 据虚报利润、凑文章数目及刷引用等等。

  简而言之,先获得省部级的,再拿到国家,再通过两关(初评和审核),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

  4.暗箱操作

  然后就是最关注的一点:暗箱操作的问题。

  先声明一点,现在学科划分的那么细,许多时候同学部的专家也不一定知道你在做什么,所以评奖的时候最关键的还是看你怎么说,因此很少出现贿选去搞定评委的的情况。

  暗箱操作的问题更多的在于伪造数据上,比如说上面提及的伪造财务报表和数据,再比如说把同事的相关文章都挂在自己项目里。因此,最容易拿奖的不是什么官员或者学阀,而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因为名义上全实验室的产出都可以挂在自己名下,且很难被举报。

相关文章

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活动在梅州举行

4月29日至30日,以“践行‘两翼论’助力‘百千万’”为主题的2024院士专家入百企进百校(梅州行)活动在广东梅州举行。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江海波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展示了一款特殊的包包。它的外形和一般的手提包无异,但手机一放进去就开始充电,半小时后,手机电量就已经增加了20%。这款特殊的“可充电包”由一种特......

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

4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散文集《黄昏的神仙湖》新书首发暨分享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举行。这是继前作《摆渡人》出版6年之后徐扬生的又一全新作品集。记者获悉,《黄......

“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首讲关注医学

4月19日,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三局联合举办的“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在首都医科大学正式开讲。“首都院士专家讲堂”开讲仪式。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供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神经系统疾......

这位新晋院士受聘兰州大学

4月16日下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方小敏院士聘任仪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出席仪式。马小洁对方小敏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感......

一位建筑学院士的“隐藏身份”

马国馨篆刻图章。82岁的马国馨在展板前摆出40岁在丹下事务所研修时的同一拍照姿势。马国馨部分著作封面。1977年,马国馨在毛主席纪念堂前。马国馨的毛主席纪念堂试做方案图。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

潘垣:“90后”院士矢志造“太阳”

如果要问,世界上最难的科学研究是什么?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潘垣眼中,毫无疑问是磁约束核聚变,也就是“人造太阳”。如何将这一“科幻”照进现实?他探索了很多年。潘恒院士。湖北省科技厅供图追逐......

四大院士坐镇!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会议终版日程抢先看

为了共同探讨光谱仪器的新技术、新发展和新应用,加强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推动我国光谱仪器事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学术研讨会将于2024年4月11日-14日在福建厦门召开,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

无机化学家计亮年院士逝世,享年90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无机化学家,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计亮年,因病于2024年4月2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获得的又一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