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4 12:00 原文链接: 水汽分子可致雾霾频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铁学熙团队通过观测与模式结合研究,首次阐明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和细颗粒物同样受到近地边界层的压抑,从而限制了水汽分子和细颗粒物的垂直扩散,造成近地面的水汽分子和大气中细颗粒物迅速增长。

  同时,迅速增长的水汽分子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上,形成了颗粒物水汽表面层,进而对霾污染的增长起到了2个重要的作用过程:第一,增加颗粒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加强对近地边界层的压抑作用;第二,提供2次性颗粒物的反应界面,加强颗粒物形成的过程。

  研究认为,水汽的放大器作用是一种快速循环与反馈过程,对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有严重影响,是秋冬季节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深化了我国区域性霾污染成因的研究,解释了水汽对区域霾污染的定量影响,为我国在高湿度背景下霾污染的治理提供了警示。

相关文章

水汽分子可致雾霾频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

水汽分子可致雾霾频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

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铁学熙团队通过观测与模式结合研......

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铁学熙团队近期研究指出,大气中的水汽分子对中国东部严重的霾污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污染的爆发性增长。地球环境所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进雾霾频发铁学熙团队通过观测与模式结合研......

治理雾霾:源头做起提前预警

近日来,华北地区雾霾现象卷土重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日前以《我国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举办的未来论坛上围绕雾霾的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专家研讨京津冀雾霾成因及对策

“2014年2月强霾污染事件与2013年1月的强霾污染事件相比,PM2.5浓度下降了10%,气态污染物浓度总体下降20—30%,但公众直观感觉霾污染严重程度没什么不同”。26日,“区域环境质量协同创新......

研究表明:燃煤与机动车是北京雾霾两大“元凶”

刚刚过去的2月,如何治霾无疑成为包括整个科学界在内的全体国人关注的第一话题。3月3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北京霾污染主要形成于周边区域的工业燃煤污染输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