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8 14:27 原文链接: 徐旭委员:被动不如主动,探索未知病毒新思路

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暴发面前,人类对病原微生物认知上的滞后会造成防控上的被动局面。为改变这一局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旭东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建议,要建立一个能够将“主动应对未知疫病”功能作为目标的国家实验室。

徐旭东告诉《中国科学报》,过去 10 年间,国内外已有多家研究团队在新病原体挖掘、致病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成果,但当前我国关于潜在病原体和致病风险预警的研究还存在研究深度不够、缺乏体系化合作等问题。因此建议通过国家实验室机制予以改善。

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人类很被动

本世纪以来,以SARS、埃博拉出血热、新冠肺炎等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先后出现,不仅对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也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70%以上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徐旭东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养殖业的发展和环境变化,人类和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密切,这直接增加了动物携带的病原体发生溢出、给人类带来疾病的机会。

目前已发现的病原微生物只是冰山一角,自然界中的病原体种类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因此,徐旭东直言:“潜在的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将是未来我们持续面临的挑战之一。”

他提出,目前人类应对传染病的对策基本是被动的:疫情出现之后,首先须鉴定病原体,继而开展传播途径、动物宿主和传播媒介、诊断治疗、预防控制等研究。如此,在新发突发传染病暴发的初期,必然存在一个认知上的滞后期,造成社会动员和封闭措施无法决断,既可能超过应对需要造成经济损失,也可能因迟疑不决导致疫情扩散。

“这一问题已经在2020年初武汉暴发的新冠疫情得到显现。为此,需要改变潜在病原体引发新型传染病的应对策略,做到主动出击,提前布局,开展前瞻性研究和风险预警。”徐旭东说。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事实上,过去的10年间,国内外已有多家研究团队在新病原体挖掘、致病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发现多种过去认为不致病的微生物实际上可以引起人间疫情。有团队还通过统计机器学习模型整合病毒学、生态学、人口统计学等多维数据,预测全球哺乳动物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

但是,徐旭东指出,当前我国关于潜在病原体和致病风险预警的研究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是相关研究仅依靠单一研究团队对某一类特定的自然宿主动物或媒介动物的病原调查,缺少多部门、多学科领域的合作。

“若需从病原体传播的完整链条上发现、鉴定病原体,研究其传播风险,仅凭科研人员单方面的力量是不足够的,需要农林、兽医部门、医疗卫生部门等多方的协作。”徐旭东说,此外,传染病预测预警工作还需要生态学、流行病学、数学建模等多学科专业特长的有机结合。

二是研究深度不够,下游研究跟不上。徐旭东指出,成功分离到病原体的概率很低,且目前只有很小一部分病原体进行了体外或动物感染实验;此外,针对未来可能造成疾病暴发的新型病原体的诊断方法和疫苗、药物等防治技术的储备,进展也相对缓慢。

多方联动,防患于未然

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针对我国在潜在病原体和致病风险预警的研究中“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的问题,徐旭东建议,要通过国家实验室机制,整合病毒学、微生物学、公共卫生学、兽医学、生态学、数学等多学科团队,形成相对稳定的潜在病原体和新发传染病研究队伍,并给以长期支持。

同时,徐旭东表示,还要建立科研院所、卫生健康、农业林业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以便捷实现相关研究在样品采集、病原体特征鉴定、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储存与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形成潜在传染病的预警与防控体系。

非洲、东南亚是一些新发传染病的“热区”。徐旭东认为,我们要与非洲、东南亚等的热点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拓展潜在病原体研究范围,进而加强对未知疫病预警和检测。


相关文章

人类将病毒传给动物多于动物传给人类

人们害怕老鼠等动物将病毒传给自己。但结果显示,在传播病毒方面,其他动物更有理由害怕人类。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家对病毒基因组开展的一项最新分析表明,当病毒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之间传播时,病毒更多地是从人类跳......

张锋最新论文:这种人体天然蛋白可形成病毒样衣壳,可被改造为mRNA递送载体

基于RNA的治疗方法(包括mRNA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广泛疾病的巨大潜力。为了实现这一潜力,我们需要一套有效的递送载体,将治疗性RNA货物有效包装并安全地递送到特定的组织中。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递送方......

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成立走好脊灰消灭“最后一公里”

2月21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成立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成立国家脊灰病毒封存监管机构,统筹推......

世卫组织多次警告的“X疾病”,是种什么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消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公开警告,称下一次大流行病暴发“并非是否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呼吁为应对“X疾病”做好准备。“X......

艾滋病毒治疗:问题的规模令人畏惧

针对HIV-1感染的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可降低血浆病毒水平,从而使病毒血症的临床检测结果呈阴性。由于剂量反应关系和药物协同作用中意想不到的协同作用,ART完全抑制新的感染事件,阻止病毒进化和......

世卫组织呼吁关注小型供水设施水质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布一项旨在改善小型供水设施水质、确保安全可靠供水、防治介水传染病的饮用水指南,呼吁各国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时充分考虑这类供水的安全。根据这份指南,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的饮用水来自小型供......

中国疾控中心:四项措施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风险

国家卫生健康委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和健康提示有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室主任彭质斌在会上表示,春运即将开始,人员流动将大幅增加,加上春节临近,聚餐聚会活动也会......

超2千万黑龙江一地级市疾控中心21套检测仪器采购结果公布

近日,黑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河市中心实验室突发急性传染病病原体快速检测能力建设项目结果公告公布。本次采购金额超2000万元,共21套检测仪器设备,包括微生物飞行质谱鉴定仪、流式细胞仪、原子荧光分光光......

主推核酸检测!11种法定传染病最新诊疗方案发布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鼠疫等传染病诊疗方案2023版的通知,制(修)订了鼠疫、霍乱、炭疽、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布鲁氏菌病、黑热病、水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传染病诊疗方案,......

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国重实验室:青年学术交流会

2023年12月23日,传染病溯源预警与智能决策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青年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青年学术交流会自原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每年举办一次,是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研究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