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创新团队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细胞机制及其抗病毒药物发现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土贝母苷这一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丝状病毒复制,发挥抗病毒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均为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分属冠状病毒科和丝状病毒科成员。迄今已有抗冠状病毒和丝状病毒的药物推向应用,但主要作用于病毒感染的中后期阶段,而土贝母苷在病毒侵入细胞的膜融合阶段发挥阻断作用,在抗病毒早期发挥作用。研发靶向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阶段的抗病毒药物,可显著提高抗病毒效应,同时降低耐药突变导致药物脱靶的几率。

  科研团队历经2年研究发现,冠状病毒和丝状病毒均可利用细胞晚期内体中的尼曼匹克C1前体蛋白(NPC1)作为膜融合受体完成细胞入侵,而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提取物土贝母苷可特异性地结合到该分子上,阻碍新冠病毒、丝状病毒囊膜糖蛋白与NPC1的膜融合发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丝状病毒复制,进而阻断病毒的细胞入侵,发挥抗病毒作用。研究表明土贝母苷具有靶向新冠病毒和泛丝状病毒复制早期阶段抗病毒药物的开发潜力。

  该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4504-4


相关文章

​Nat.Commun|土贝母苷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复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重要人兽共患病与烈性外来病创新团队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细胞机制及其抗病毒药物发现取得重要进展,发现土贝母苷这一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丝状病毒复制,......

研究人员发现内质网分子伴侣调控埃博拉病毒复制新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与国外高校合作,阐明了内质网分子伴侣通过内质网膜上的E3泛素连接酶RNF185调控埃博拉病毒囊膜糖蛋白合成的新机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

兰州大学与12国合作降低埃博拉病死率

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博士高亚、教授田金徽和青年研究员葛龙牵头,与来自12个国家的30名研究人员共同合作,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埃博拉病毒病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循证研究。研究成果《特定药物治......

微生物所揭示埃博拉病毒聚合酶的分子机制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致命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聚合酶负责病毒基因组复制过程,且具有较高保守性,是研发广谱性药物的重要靶标。由于分子量大、不稳定、易降解等原因,埃博拉病毒聚合酶三维结构的解析是世界......

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与埃博拉病毒无法结合

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矢量”中心叶卡捷琳堡病毒感染研究所所长、生物学博士亚历山大·谢苗诺夫表示,由于基因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无法与埃博拉病毒结合,但人类却可以同时感染这两种病毒,这种结果......

新发现!埃博拉或是对抗脑瘤的坚实盟友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顽固的、难以治疗的、致命的脑瘤。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个最不可能的盟友--埃博拉病毒的一部分--来治疗这种癌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之一可能对治疗最致......

强生近期大动作!用埃博拉平台开发新冠病毒解决方案

美国强生公司是第一批宣布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企业之一,并且曾经成功研发并量产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如今,它正与众多机构扩大合作加速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的研发。据悉,近日强生公司已与美国......

埃博拉姊妹病毒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果蝠!

摘要:近日,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论文,首次证实马尔堡病毒的自然宿主为埃及果蝠,马尔堡病毒为埃博拉病毒的近亲,病死率可高达90%。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

2种抗体疗法显著降低埃博拉感染死亡率!

RidgebackBiotherapeutics是一家专注于罕见病和传染病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评估单抗药物mAb114治疗埃博拉(Ebola)感染的临床研究PamojaTulindeMai......

最新利器!车载实验室或可应对埃博拉疫情

由于西非缺乏基础设施,埃博拉疫情暴发时,医生显得“束手无策”,一间车载实验室由此诞生了。图片来源:M.ENSERINK_SCIENCE对身处埃博拉疫区的医生来说,一间带轮子的实验室意味着什么?近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