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

  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汞(水银)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仪器仪表、电池、照明、医疗器械等领域。但汞释放到环境后将长期存在,能够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经生物累积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和妥善解决全球汞污染问题,2013年10月,国际社会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公约》达成一致,中国成为首批签约国。2016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汞公约》。2017年8月16日,公约在中国等缔约方正式生效。

  根据环保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2032年8月16日起,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

  一系列致力于减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将同步实施,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新建的乙醛、氯乙烯单体、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禁止新建的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氯碱(特指烧碱);禁止生产含汞开关和继电器;禁止生产汞制剂(高毒农药产品),含汞电池等。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

  赵英民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汞生产、使用大国,履约任务艰巨。环保部将继续协同各相关部委,积极推动无汞低汞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汞污染减排及用汞产品替代;继续开展化学物质环境和健康风险评估,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

相关文章

改性生物炭可大幅降低汞污染治理成本

9月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制备出一种改性生物炭,大幅降低了废水中汞污染的治理成本。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工程技术领域期刊《燃料》上。汞作为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可引......

绿僵菌“出马”参与汞污染治理

方卫国教授和研究生们在实验室。(摄影:朱原之)汞是三大毒性金属元素之一,十大致癌物之一,是环境毒素与健康杀手。日前,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卫国教授从一种常见的真菌——绿僵菌身上挖掘到两个基因,它们联手......

揭开汞污染修复的奥秘

汞污染和温室气体一样,能在全球范围产生影响。作为一种重金属污染物,它在自然界(包括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圈)中普遍存在。尽管2017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28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签订了控制汞污染的《水俣公......

研究表明量化贸易传输控制汞污染

3月,安徽省破获一起跨省污染环境案,900吨含汞等重金属物质的污泥被倾倒进当地采煤沉陷区,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污泥均源自沿海地区。为何会出现跨区域排放污染物?如何有效控制汞污染?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

《水俣条约》正式生效检测仪器品牌市场征战打响

8月16日,《水俣条约》占据环保、机械、仪器仪表等各大行业媒体头条,一份由联合国主导下多国签署的环保条约《关于汞的水俣条约》正式生效。同时意味着《水俣条约》在我国正式实施,我国将实施多项措施、标准、方......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16日生效中国将多举措减少汞污染

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汞(水银)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仪器仪表、电池、照明、医疗器械等......

浅析雾霾中的汞污染

近几年,我国的雾霾情况日渐严重,而且不仅仅只影响着中国,甚至也漂洋过海影响着周边的其他国家。在国内,以杭州为例,在2013年中有超过200天的雾霾天气;在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2月2日,美国环保局......

我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大气汞同位素分馏特征获进展

大气是汞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最主要的储库及运移场所。理解大气汞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探明大气汞的排放源组成可以提高人们对于区域大气汞污染的认识,结合区域能源及产业结构等信息得到的分析结果对于汞减排具有指......

中国科大等通过南海珊瑚骨骼研究揭示近代战争汞污染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空学院副教授刘羿与加拿大特伦特大学孙若愚合作,测量并记录了不同年份我国南海珊瑚骨骼中汞的含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

原子荧光法测汞含量过程中汞污染预防措施

汞是一种极毒的蓄积性重金属污染物,在自然界中以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的形式存在。目前国标法中,总汞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法、冷原子吸收法、二硫腙比色法等,其中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测定微、痕量汞方面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