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蛋白在神经元内的异常堆积相关,如我们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病,但靶向这些异常蛋白的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很少获得成功[1]。

  这样的事实使得我们有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异常堆积的蛋白是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原因吗?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ichael Rapé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重磅研究[4],提出了导致神经元死亡的新假说,即异常堆积蛋白斑块并非是导致细胞死亡的直接原因,细胞无法及时终止应激反应可能才是“罪魁祸首”。

  具体来说,Rapé团队新发现了一种泛素依赖的调控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反应的机制,这个调控机制的关键是一种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研究人员称之为综合应激反应沉默因子(SIFI),SIFI可介导靶蛋白泛素化而被降解[5]。

  在发生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时,本该转运到线粒体的蛋白在细胞质内积聚,而SIFI可识别这些蛋白上的线粒体定位序列从而降解掉它们。当细胞质内积聚的蛋白被清除时,SIFI就通过识别相似的序列开始与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感受器DELE1和HRI结合并将其降解,从而终止应激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SIFI功能缺陷的细胞中,使用小分子化合ISRIB(其衍生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终止应激反应后,即使没有清除积聚的蛋白,细胞也并不会死亡。联系到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如共济失调与早发性痴呆)中存在SIFI突变[6],导致SIFI无法终止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这可能是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并可能成为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新的治疗策略。

  故事起始于Michael Rapé团队在前期发现的一种E3泛素连接酶UBR4,其具有降解新生多肽的功能[7],且UBR4的突变可导致共济失调和早发性痴呆的发生[6],提示UBR4在细胞内稳态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UBR4在细胞应激调控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在UBR4基因敲除的ΔUBR4细胞中进行了全基因组CRISPR-Cas9合成致死性筛选,以寻找与UBR4互作的功能主体。

  研究结果显示,当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时,UBR4最为重要,UBR4的大多数交互作用蛋白控制线粒体蛋白的输入[8],且这些蛋白的突变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并表现出与UBR4突变患者相似的症状[9]。这一结果提示UBR4在线粒体蛋白输入障碍应激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紧接着,通过亲和纯化与免疫共沉淀,研究人员证实了在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时,UBR4与KCMF1和钙调蛋白组成了大型的E3连接酶复合体来维持细胞存活,Michael Rapé团队将其命名为SIFI。

  那SIFI在调控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首先,研究人员排除了SIFI复合物对线粒体蛋白输入的直接作用,UBR4敲除并不直接影响蛋白被转运至线粒体。接下来研究人员对SIFI复合物的底物进行探究,发现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感受器DELE1和参与综合应激反应的一种激酶HRI是SIFI的直接作用底物。

  当细胞遭受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时,本该被转运到线粒体内的DELE1被细胞质内的OMA1切割成片段(cDELE1),cDELE1可激活HRI,使翻译起始因子eIF2α磷酸化,抑制多种蛋白的合成,促进积聚蛋白的降解,使得细胞能“腾出手来”解决那些积聚在细胞质内的蛋白,介导细胞对于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的响应[10]。

  而当SIFI与cDELE1和HRI结合时,SIFI可促进cDELE1和HRI的泛素化而降解,从而终止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仅当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发生后,这一终止途径才会被激活。

  研究人员接着研究了SIFI与cDELE1和HRI结合时的识别靶点,发现SIFI与这两个蛋白相互作用时存在相似的识别结构域,且这一序列与线粒体定位序列非常相似。

  根据这一结果,不难推测出SIFI可与那些具有线粒体定位序列、却未及时进入线粒体的蛋白相结合,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具有线粒体定位序列的聚积蛋白可呈剂量依赖性与cDELE1或HRI竞争性结合SIFI,从而在线粒体输入蛋白应激结束前避免SIFI过早终止应激反应。

  就像Michael Rapé所比喻的那样“当在夜间打扫房间时,需要开着灯,但是在睡觉前不关灯得话就会影响睡眠,而如果在打扫房间之前就把灯关掉,又会被绊倒,因此关灯的时机非常重要”。

  在发生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时,具有线粒体定位序列的蛋白与SIFI结合而被降解;当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结束时,SIFI与线粒体输入蛋白应激感受器cDELE1和活化的HRI结合,终止应激反应

  更为有意义的是,在ΔUBR4细胞中(模拟共济失调和早发性痴呆的情况[11]),使用HRI的抑制剂ISRIB终止应激反应后,即使无法清除积聚在细胞内的蛋白,细胞在受到应激后仍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提示在这类患者中应激反应终止疗法具有很大潜力。

  总的来说,本研究发现了细胞调控应激反应平衡的新机制,E3泛素连接酶复合体SIFI在调节线粒体蛋白输入应激时起到重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无法清除异常积聚的蛋白,及时终止应激反应能很大程度避免细胞死亡,这一发现为治疗SIFI突变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策略。


相关文章

《自然》:刷新认知!科学家发现,杀死神经细胞的或不是“毒蛋白”斑块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蛋白在神经元内的异常堆积相关,如我们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病,但靶向这些异常蛋白的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很少获得成功[1]。这样的事实使得我们有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异常堆积的蛋......

《自然》:刷新认知!科学家发现,杀死神经细胞的或不是“毒蛋白”斑块

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被认为与蛋白在神经元内的异常堆积相关,如我们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病,但靶向这些异常蛋白的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很少获得成功[1]。这样的事实使得我们有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异常堆积的蛋......

Alnylam发布临床数据,快速持久减少毒蛋白产生

近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上,Alnylam公司报告了其RNAi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1期临床试验的早期数据,结果显示,该RNAi疗法(ALN-APP)迅速且持久减少了患者大脑中......

阿尔兹海默症发展进程研究的新突破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已有研究表明,这一神经退行性疾病与两种在大脑中异常累积的蛋白有关: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多年来,研究者针对两种毒蛋白的......

新研究提供调控大脑疾病中有毒蛋白质的分子机制

众所周知,细胞会自然衰老和死亡,但细胞蛋白质的适当调节对我们衰老时保持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蛋白质聚集体(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团块碎片)扩散到邻近的细胞,但对这些有毒物质是如何转移的科学......

健康所发现乳腺癌起始细胞调控新机制

1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NatureCancer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胡国宏研究组题为MTSS1suppressesmammarytumor-initiatingcellsbyenh......

袋獾为何易患传染“癌症”

癌症从一种动物转移到另一种动物十分罕见,但濒危的袋獾被传染癌症的几率却很高: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两种能影响它们的传染性癌症。4月9日发表在《癌症细胞》杂志上的对这两种癌症的比较研究表明,它......

二次冷冻的雪糕含有可溶性毒蛋白不能吃?谣言!

近日,一篇名为《99%的人不知道:融化变形再冻住的雪糕或含可溶性毒蛋白!》帖子在朋友圈流传。网帖称,如果雪糕或冰淇淋达不到要求的储存温度,就会引起一些结构的变化。有些雪糕经过融化以后再重新冻住,就会产......

狂蛇风险堪忧:抗蛇毒血清短缺问题难解决

午夜刚过,AbdulsalamNasidi的电话就响了,打电话的正是尼日利亚卫生部部长。Nasidi曾在尼日利亚卫生部工作,电话那头希望他能赶紧去贝努埃河谷,为许多奄奄一息的患者进行诊治。那里忽然出现......

雪糕二次冷冻产生可溶性毒蛋白?

吃“变形”雪糕不会危害身体普遍情况下,常常会发现冰柜中的“变形”雪糕。一位正在超市内购买雪糕的市民告诉记者,平时选购雪糕时,会尽量避免购买变形的雪糕,但自己也不太清楚雪糕融化后再冷却,是否会产生对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