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18 09:38 原文链接: 一项基因分析宣称找到“开膛手杰克”

  法医学家日前表示,他们终于查明了“开膛手杰克”的身份。一个多世纪前,这个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在英国伦敦街头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案件。上周公布的基因检测结果表明,23岁的波兰理发师Aaron Kosminski便是“开膛手杰克”,他同时也是当时警方的主要嫌疑人。但批评人士认为,这些证据并不足以宣布结案。

  新的调查结果来自于对一条披肩的法医检验。调查人员称,这条披肩是1888年在Catherine Eddowes被肢解的尸体旁发现的,后者是“开膛手杰克”的第四名受害者。披肩上的斑点据称是血迹和精液的混合物,而精液据信是由凶手留下的。伦敦另外4名女性也在3个月中相继被谋杀,而罪犯的身份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这并不是Kosminski第一次与犯罪联系在一起。但这是支持DNA证据的研究成果第一次被发表在一本同行评议期刊上。

  几年前,利物浦市约翰·摩尔斯大学生化学家Jari Louhelainen对披肩样品进行了第一次基因测试,但他说自己想等到争议平息后再提交该研究结果。

  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开膛手杰克》的书中,作者Russell Edwards曾利用尚未发表的基因测试结果确认Kosminski就是凶手。Edwards在2007年购买了这条披肩并将其赠与Louhelainen。

  然而遗传学家当时抱怨说,由于几乎没有关于披肩基因样本分析的任何技术细节,因此无法对这些说法进行评估。

  新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这一结论。Louhelainen及其同事、利兹大学生殖和精子专家David Miller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对‘开膛手杰克’谋杀案进行的最系统、最先进的基因分析”,他们描述了从披肩中提取和放大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过程。

  这些测试比较了从披肩中提取的线粒体DNA片段(从母亲那里遗传的一部分DNA)与从Eddowes和Kosminski的后代身上提取的DNA样本。研究人员在3月12日出版的《法医科学杂志》上总结说,这些DNA与Kosminski的一位在世亲属的DNA相匹配。

  新的分析还表明,凶手生有棕色头发和棕色眼睛,这与当时一位目击证人的证词相符。“这些特征肯定不是独一无二的。”作者在其论文中承认。但研究人员强调,在英国,蓝色眼睛比棕色眼睛更为常见。

  然而这些研究结果不太可能让批评者满意。关于特定遗传变异识别以及DNA样本之间比较的关键细节并没有包含在这篇论文中。相反,作者用一系列含有彩色框的图形来表示它们。科学家说,在框重叠的地方,披肩上的DNA序列和现代DNA序列便是匹配的。

  作者在这篇论文中表示,《数据保护法》(英国一项旨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禁止他们公布Eddowes和Kosminski在世亲属的基因序列。他们说,论文中的图表对非科学工作者来说更容易理解,尤其是“那些对真正的犯罪行为感兴趣的人”。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医科大学法律医学研究所法医学家Walther Parson说,线粒体DNA序列不会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作者应该把它们包括在论文中。“否则读者无法判断这一结果。我想知道,当我们开始避免展示结果,而只是用彩色的盒子加以替代时,科学和研究将走向何方。”

  同样在因斯布鲁克工作的线粒体DNA专家Hansi Weissensteiner也对这一线粒体DNA分析结果提出异议。他说,线粒体DNA分析只能可靠地证明人们或两个DNA样本之间没有关联。“根据线粒体DNA,我们只能排除一个嫌疑人。”换句话说,披肩上的线粒体DNA可能来自Kosminski,但也可能来自当时居住在伦敦的数千人。

  Kosminski理论的其他批评者则指出,没有证据表明这条披肩曾出现在犯罪现场。他们说,这些年来,它也可能受到了污染。

  新的测试并不是第一次尝试通过DNA的途径鉴别“开膛手杰克”的身份。几年前,美国犯罪小说作家Patricia Cornwell曾要求其他科学家分析从可能由连环杀手寄给警方的信件样本中提取的任何DNA。根据DNA分析和其他线索,Cornwell认为,凶手是画家Walter Sickert,不过许多专家认为这些信件是伪造的。对这些信件进行的另一项基因分析则表明,凶手可能是一名女性。

相关文章

质粒dna的转化结果分析原理介绍

转化活性是检测质粒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在基因克隆技术中,转化(transformation)是特指以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质粒DNA(包括人工染色体)导入细胞的过程,是一种常用的基本实验技术......

一文看全!史上59家测序仪公司的“争霸战”

要谈测序,首先要向华人生物学家、DNA测序技术的奠基人吴瑞先生致敬。大家大多都听过桑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吴瑞。其实吴瑞早在1968年就发表第一篇论文测定了DNA的碱基组成,1970年的新文章既测定DNA......

研究发现全新DNA单链磷硫酰化修饰系统

DNA单链磷硫酰化修饰-感应修饰限制系统的工作机理近日,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王连荣课题组在《自然·微生物学》在线发表了细菌DNA磷硫酰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一套全新的磷硫酰化限制-修饰系统——......

科研人员发现首个真菌多组分DNA病毒

真菌病毒是一类以真菌为宿主的病毒。4月3日,《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首个三组分环状单链DNA病毒FgGMTV1,这种病毒的寄主是小麦赤霉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禾谷镰刀菌。发现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

Decodeseq方法显著提高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的准确性

鉴定差异表达基因是许多生物医学研究项目的基础步骤,利用转录组进行差异表达(DifferentialExpression,DE)分析是目前最主流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两个常用于转录组DE分析的算......

研究解读DNA损伤领域新进展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研究报道,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DNA损伤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1】Nature:重大进展!揭示修复酒精引起的DNA损伤的新机制doi:10.1038/s41586-0......

沉默转基因的激活不依赖于拷贝数和DNA过甲基化的变化

转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在种苗商业化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基因沉默现象影响着这种稳定性的产生与维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区永祥团队长期致力于多基因定点叠加技术的研发以加快分子育种进程。要获得定点叠加的多基......

我国科研人员高耐久低成本DNA合成纠错系统研制成功

DNA的从头合成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基础平台之一。但是,由于大规模DNA合成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错误,DNA纠错环节的效率和经济性已经成为限制DNA合成质量、通量与成本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此瓶颈,中国科学......

研究团队开发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纠错系统

DNA的从头合成是合成生物技术的基础平台之一。但是,由于大规模DNA合成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产生错误,DNA纠错环节的效率和经济性已经成为限制DNA合成质量、通量与成本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中国科学......

研究人员揭示ALKBH1对非配对DNA6mA去甲基化的结构基础

DNA6mA(N6-甲基腺苷)作为DNA的第二种修饰形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组成。基因组6mA的水平在生物体内具有调节组织发育、性别比例、基因表达、X染色体失活等多种作用,阐明其调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