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四天的激动人心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逾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科学的创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发展的共同理念。

本届大会以“健康环境、宜居地球”为主题,紧密围绕“双碳”目标、环境与健康,以及水、土、气、固废等环境领域的相关议题,设立了94个分会场,涵盖环境分析、界面过程、生态毒理效应与健康风险、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环境政策等多个领域。大会规模空前,投稿摘要数量创下历届之最,分会议题设置最为全面,学术活动内容极为丰富。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污染防控、绿色低碳的深度融合,为健康中国战略、生态文明健康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买利主持闭幕式

image.png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分析和环境健康首席科学家乐晓春(X. Chris Le)主持大会报告环节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沈洪兵

报告题目:《基于人群队列的环境与健康多学科交叉研究》

沈洪兵院士指出,中国人口众多,但在医疗卫生领域存在数据共享机制不足的问题。然而,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面临重要机遇,包括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发展、人群队列研究数据积累、高通量组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临床研究方法的进展。他特别提到了国际上成功的例子,如英国的UK Biobank。在中国,类似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也取得进展,如CKB项目。然而,他同时指出我国在医疗大健康数据来源、共享机制、数据真实性等方面面临挑战,如数据孤岛、系统偏倚、组学技术待完善、生物信息学方法需提升、法律和伦理规制亟待解决。他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建设管理共享平台、基于人群队列建设高质量大数据、多组学研究和转化应用、关注临床真实世界研究,以及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将引领医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任洪强

报告题目:《双碳背景下水处理技术创新的思考》

任洪强院士在报告中主要探讨了双碳背景下对水处理行业和科技创新的影响。首先,他强调了全球生态系统的阈值效应和人类对生态风险的防控,提出通过设计9个边界来确定地球的危险边缘,为水处理行业在双碳时代提供了新的需求。在国内双碳战略视角下,任洪强强调了水处理体系需要实现降碳、低碳、零碳和负碳等多种类型碳的工艺创新,同时强调科技创新在资源化、节能降耗、无碳能力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报告从降碳、低碳、零碳和负碳的角度讨论了水处理工艺的创新,包括有机物的固碳和转化、能源和电源的消耗问题、碳计量方法的界定以及复碳工艺的研究。任洪强还关注了水质要求的提升和生态环境领域碳排放的问题,呼吁水处理行业在双碳驱动下解决减污降炭、协同增效和水质提升的标准体系问题。最后,他关注了水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强调在未来需要更系统深入地研究新污染物,重新梳理整个环境标准体系,以确保达标和人体健康的综合效应。

 image.png

大气污染防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贺泓

报告题目:《环境催化与环境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泓的报告主题为《环境催化与环境效应》。他强调在双碳背景下,催化在废物处理等方面的重要性,讨论了环境催化与工业催化的差异,以及环境催化的设计需巧妙。以汽车尾气净化为例,介绍了三线催化的应用,提高汽车尾气净化效率。他深入探讨了环境中催化剂的设计和工业选择性催化的挑战。后续内容涵盖了商业催化剂应用、环境治理前沿问题、大气污染物去除、新材料和治理策略研究、光电催化、城市催化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贺泓院士强调商业催化剂在环境治理中的广泛应用,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报告全面介绍了环境催化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突出了在环境治理中设计高效催化剂的重要性。

 image.png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 庄乾坤主持环境化学领域前沿发展报告

image.png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 潘丙才

报告题目:《双碳背景下的水污染控制化学》

潘丙才教授在报告中谈到了在双碳背景下的水污染控制化学。他强调了场景认知、控制方法和控制标准三个方面的研究,并指出目前在场景认知和流程标准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潘丙才提到了一些具体的研究方向,包括高选择性的材料设计、环境总污染物的控制、控制标准的制定等。他还建议加强数理化技术学科的研究,与相关学科进行合作,并强调了材料的创新和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整体而言,报告关注水污染控制的化学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向和建议。

image.png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助理、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能环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 王殳凹

报告题目:《福岛核污染水: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殳凹主任的报告涵盖福岛核事故后核污染水处理的问题。报告讨论了处理核废物的挑战,指出排放标准存在争议,提及了日本采用的Alps设备处理核污染水的局限性。此外,报告介绍了新型处理方法的探索,包括选择性吸附的新材料和塔式处理设备的新技术。最后,报告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强调了加强独立权益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image.png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 研究员 阴永光

报告题目:《污染物环境界面过程与分子转化》

阴永光教授介绍了污染物环境界面过程与分子转化的前沿领域。他首先引用了物理化学家汤力的观点,强调了表面和界面的复杂性,以及分子在这些区域的独特行为和物理性质。阐述了水、土壤、气体、生物等多介质的不可分割性。阴永光教授提到了大气气溶胶的形成机制,特别强调了羟基自由基在气溶胶生成中的关键作用。他还谈到了了城市建筑表面的吸附现象、潮湿环境中的微液滴界面、海洋大气界面等多个方面。报告中探讨了不同界面对于羟基自由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影响,并指出了这些界面过程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纳米材料和微生物界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冷冻过程对环境转化的影响。他强调了界面电场和电子传递在这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报告中提到了新技术的发展,如三维远距离显白镜、光热电、化学离显微镜等,有望揭示更多界面现象的分子机制。

 image.png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山西能源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  桑楠

报告题目:《新污染物毒理与健康》

桑楠教授介绍了新污染物的全球生产和使用情况,以及它们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报告涵盖了新污染物导致的全球死亡人数上升,尤其是在美国,以及在人群中暴露的研究。桑楠教授还介绍了新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她提到超级颗粒物能够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和尿液样本检测到多种微塑料。此外,新污染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被研究发现,包括破坏输出血脑屏障通透性、扰动睡眠、影响神经发育等。她指出新污染物通过破坏皮肤和粘膜,影响体内中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最后桑楠教授总结了新污染物的毒理学效应和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强调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

 image.png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大气污染控制教研所教授   李俊华

报告题目:《大气污染物协同碳减排技术进展与挑战》

李俊华教授报告内容涵盖了国内在环境公共材料发展方面的支持和发展目标,介绍了催化材料在减排技术中的应用。李教授讨论了催化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特别是在协同处理氮氧化物和氧化碳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提到了一些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应用,并强调了在减排技术中采用氢化方法的优势。报告中还涉及了对催化解析思路的讨论,包括超限算法材料和复制赛生化材料的应用。最后,李俊华教授总结了当前的技术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解决大气污染和碳减排问题的重要性。

 image.png

颁奖环节

 image.png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亚韡主持研究生优秀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颁奖典礼

image.png

image.png

研究生优秀报告奖及优秀墙报奖颁奖典礼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院长 史建波致闭幕词

史建波院感谢了支持参与本届大会的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的精彩报告,对各方单位、大会组织者以及厂商的辛勤工作和鼎力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本届大会展示了环境化学领域的新成果,并特别设置了环境化学特别贡献奖,表彰在该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并强调了青年环境化学家的担当和希望。本届大会是一届精彩纷呈的盛会。

imag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江桂斌致闭幕词

江桂斌院士代表组委会向所有参与本次盛会的嘉宾、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以及各位辛勤工作的工作人员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本届大会各位专家学者的报告涵盖了国家重大需求,展现了环境科学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本届大会规模空前,参会人数超过万人,创下了历届之最。这充分证明了在环境领域合作交流的广泛需求和热切期盼。在过去的几天里,环境领域的学者们共同探讨了科技创新与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之路,为健康中国战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展望未来,期待下一届的环境化学大会更加辉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动环境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通过本次大会的深入交流,各方专家共同认识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将在未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力量。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环境科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万人齐聚共襄盛举,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经过为期四天的激动人心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逾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科学的创新之路,深......

万人齐聚共襄盛举,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经过为期四天的激动人心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逾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科学的创新之路,深......

历史性一刻!史上最大规模环境大会武汉开幕!

2023年11月18日,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武汉盛大开幕,吸引了逾万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科学的创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发展的共同......

环境部发布征求意见稿!分析方法标准命名新规来临

近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规范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的命名,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了《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命名规则第1部分:分析方法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

江桂斌院士:化学品认知冰山一角,新污染物防治需长期耕耘

“说起污染物、污染我们都清楚,但新污染物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化学品,近代工业催生了化学品的快速增加,有相当部分会进入到我们的环境,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11月13日,在由中华环保联......

索赔100亿!买下17块地14块“有毒”!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

11月8日,“陆家嘴起诉苏钢集团索赔100亿”引发广泛关注。事情起源于近日陆家嘴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称此前收购的苏钢集团出让公司旗下的17块地,有14块地存在污染,且污染面积和污染程度远超苏钢集团挂牌......

涉及气相、液相、原子荧光!环境部征求7项标准意见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征求7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意见,涉及征求意见单位名单,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水质17种杂环类农药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等,详......

实朴检测:聘任周慧清为公司财务负责人

实朴检测(SZ301228)10月26日晚间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财务负责人韦柳女士的辞职报告。韦柳女士因个人原因,决定辞去公司财务负责人职务,辞职后,韦柳女士继续在公司担任财务顾问职务。韦......

叒成立一家!亿元生态环境集团将成各省标配?

10月13日,浙江生态环境集团总部项目签约仪式举行,集团总部项目正式落户余杭区。这也标志着浙江省级生态环境集团正式亮相。企查查显示,浙江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刚刚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

通报!7起虚假检测报告案,工厂安全,电缆安全堪忧!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省生态环境厅整理了第六批14起涉及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未按照规定贮存危险废物、在线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非法处置危险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