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0 16:35 原文链接: 不容错过|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古生物学会3月10日在南京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

本次入选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地质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

十大进展的具体内容分别是:

1、解锁东亚长时间尺度下古人群动态演变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2、化石证据揭示苔藓动物门起源于寒武纪早期;

3、热河哺乳形动物的挖掘趋同演化与脊柱的演化发育意义;

4、内蒙古早白垩世新化石揭示被子植物起源之谜;

5、古生物脂类对不同古气候因子的重建和示踪;

6、晚古生代化石宝库“植物庞贝城”系统研究;

7、雪球地球冰期结束后全球古海洋环境的精细刻画;

8、古生代与中生代之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与陆地生态系统扰动;

9、中国发现晚更新世一个新人种:龙人及其独立第三演化支序;

10、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至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

相关文章

“李四光大讲堂”周忠和院士谈“为什么还要关注古生物学”

4月22日下午,“李四光大讲堂”首场报告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科学报告厅举行。报告由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应邀以“......

推动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践行二十大精神,瞄准基础研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依托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心,不断探索新技术,正在把古生物学这个“冷......

如何推动我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向国际最前沿?

作为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基础研究是科技大厦最重要的“地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先进技术和亚洲最大的化石标本馆藏中......

最新研究发现首例流线体型捕食性潜水恐龙新物种

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新种非鸟恐龙化石,其拥有类似于现代潜水鸟类(如企鹅和海雀)的流线体型。......

新研究揭秘“从鱼到人”的关键环节

这些新发现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欣欣向荣;到了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朱敏中国......

最新研究:最早的恐龙集中在盘古大陆南端温带区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气候带影响了早期恐龙分布。来自津巴布韦的一组新的三叠世恐龙化石显示,最早的恐龙集中在泛大陆(也称盘古大陆)这个古超级大陆南端的温带区。这项研究结......

20点直播|王原: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上)

直播时间:2022年8月5日(周五)20:00直播地址:科学网新浪微博直播间扫码进入科学网新浪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科学网微信视频号将同步直播科学网B站将同步直播科学网抖音将同步直播主讲人王原中国科学院古......

川渝两地将建首个古生物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5月17日,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和5·19中国旅游日”自贡市主会场活动,在自贡恐龙博物馆举行。会上,自贡恐龙博物馆、重庆云阳县普安恐龙化石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

不容错过|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古生物学会3月10日在南京发布“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本次入选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国东部第三纪海侵迹象

中国东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发育了大量内陆含盐油气盆地,如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苏油田和江汉油田等。自1979年在胜利油田发现海生枝管藻与龙介虫化石,中国东部是否发生过海侵成为石油学界争论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