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5-03 08:19 原文链接: 专家呼吁:创新发展急需跨学科联合攻关

  “这次高层论坛开启了我们对科学与社会发展问题的共同探讨。”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在日前于清华大学举行的“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此次论坛由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举办。  

  在4月19日的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曾共同表示,面对协同创新的历史使命,中科院学部和清华大学将构建高水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研究视角出发,开展对社会问题的综合研究。  

  而今,借助于这一高层论坛,跨学科联合攻关的构想正式启动。 

  协同创新面对社会转型

  2011年4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强调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这一情景仍在谢维和脑中萦绕。 

  谢维和表示,如何顺应知识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破解我国转型过程中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实现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他认为,有必要将科学和社会的协同创新纳入到“当代中国:转型、创新与发展”的大背景和框架中去思考。 

  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秘书长曹效业则指出,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转型发展既是后发国家经济起飞到特定阶段的普遍现象,也是我国现代化思考和传统文化冲突使然,同时还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时代的要求,三者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转型发展的复杂性。“这对中国的科学界、知识界提出了重大挑战,也提供了优良的研究空间。”  

  曹效业认为,如何破解社会转型期复杂的社会矛盾,促进科学技术跨越发展,有效支撑我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走出“技术创新”的束缚 

  相对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是一项更为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 

  而通过跨学科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谋求科学与社会的协同互动,或可产生“1+1>2”的非线性效用。 

  国家外国专家局原局长、创新理论研究专家马俊如在报告中指出,讨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走出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技术创新”的束缚,从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一个国家的创新活动。 

  “创新活动的过程已不单纯是科学技术问题本身,同时也必须包括人文关怀;科技和人文有必要区隔,但更需要互动和相互影响。”马俊如认为,现代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的观念,创新竞争的精髓在于“竞争中要有合作”,而“冤家可以共同分享成就”。 

  谢维和认为,把对重大问题的探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更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跨学科研究超越表层争论  

  论坛上,中科院院士陆大道作了题为《我国交通发展的成就及近年来出现的问题》的报告,剖析了我国转型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例如,交通运输规划和建设中出现的规模过度扩张、重复建设、能力浪费、不合理竞争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协调等。  

  “这些问题能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化,该怎样看待这样的转型过程,应如何走好转型之路。”中科院学部—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表示。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李强则在报告中介绍了基于实证研究发现的中国“倒丁字型的社会结构”,即在我国的社会结构中,以农民为主体的64.7%的人处在分值非常低的位置上,城市中的各个阶层则像一个立柱,群体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界限。  

  李强表示,这一结构可用来解释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处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实现创新发展必须重视历史传承、意识传承和外来影响三个问题。”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指出,当前有必要转变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思路,代之以问题导向,探讨我们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刘孝廷则指出,当前亟须超越表层争论,进入对中国发展的深入思考和设计。

相关文章

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启动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动。该挑战赛旨在以场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

陕西: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

“自去年3月以来,陕西省在75家高校院所开展‘三项改革’试点,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全新体系,不断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陕西省委科技工委委员、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军15日表示。当日,陕西省人民政......

《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支持头部企业打造对标ChatGPT的大模型。”2月1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环节中提到。当天,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经......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云南以新机制优化科创氛围

彩云之南的云南,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和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解决方案的关键期。如何进一步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于担当的良好氛围,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近......

湖南衡阳以科技创新赢得市场“蓝海”

海外订单排产到年底、亿元大单频频出现……新春伊始,湖南省衡阳市各制造企业纷纷迎来订单爆发式增长。这些喜迎新春“开门红”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征——以科技创新抢占市场高地,“创”出市场“蓝海”。2月7日上午......

科学家们奋力攻关,引领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过去一年,在科技强国一线,涌现出很多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他们用专注和专业突破一道道世界难题,在奋力攻关中,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创......

更大限度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潜力

“文件对推动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可谓恰逢其时、直击要害,将更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释放创新主体发展潜力,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支撑能力。”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研究员范云涛所说的文件,是近期中办......

强化科技战略咨询需要科技智库全面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科技战略咨询”。2016年组建以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作为中国科学院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综合集成平台,始终致力于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提......

腐蚀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广州成立

12月17日,由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发起,中山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31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的腐蚀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广州成立。中国......

推动科研仪器进一步开放共享(创新谈)

科研仪器是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期望有关单位站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高质量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打造科研设施与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升级版前不久,科技部公布的2022年中央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