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4-25 12:57 原文链接: 专访中国行星探测总师:“祝融号”唤醒需两个条件

  从去年5月18日自主进入休眠以来,踏上火星表面的第一个中国航天器——“祝融号”火星车目前的状态如何呢?戳视频,看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

  “祝融号”仍在“冬眠” 自主唤醒需两个条件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祝融号”火星车大大超出既定的任务,它的工作非常出色。我们巡视探测了358个火星日,累计巡视1921米。

  “祝融号”设计寿命是90个火星日,如今它已经超期服役了。“祝融号”是一辆纯太阳能电动车,太阳光照的强弱对火星车的生存和工作至关重要。火星与地球类似,也有四季之分,在火星北半球进入冬季后,太阳光强度变弱,同时沙尘暴发生频次增多,去年5月18日,“祝融号”火星车自主进入休眠状态。等到光照和气象条件达到唤醒标准时,“祝融号”才会自己醒来。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舱内的温度要高于-15℃,太阳能发电要满足火星车当天最小的用电量,要达到140瓦。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时候,它会自动开机。

  “祝融号”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火星沙尘累积

  目前火星已经进入春天,但“祝融号”仍旧没有自主唤醒,具体原因又是什么?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我们分析最大可能就是不可预知的火星沙尘累积,导致了发电能力的降低,不足以使它苏醒。

  其实,在工程设计之初,考虑到火星车可能遇到的沙尘天气,针对“祝融号”的承受沙尘积累能力已经做了详细的量化设计。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如果超过我们原来设计尘积的20%,发电能力是不够的,如果沙尘累积超过了我们原来预想的30%,可能要到太阳光照最强的时候才具备这个发电能力。如果尘积的程度超出我们承受能力的40%,火星车永远唤不醒。实事求是讲,我们也是想作为一种尝试的项目,火星车现在没有醒过来,也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

  2025年前后发射“天问二号” 探测小行星

  科学家们都在期待“祝融号”自主唤醒的那一天,但无论结果如何,它获得的科学成果都为我们未来继续开展深空探测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在“天问一号”之后,后续的“天问二号”有什么样的计划?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天问二号”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发射日期都已经确定了。2025年5月前后,我们要实施“天问二号”的发射。

  按照规划,我国的“天问二号”任务将对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探测并采样返回。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我们这次选择的探测对象——近地小行星2016HO3,个头很小,40×100米,实现2016HO3小行星上面采样回来。我们在采样的时候,离地球大概4300~4500万公里,这将是我们中国人首次从行星际拿回样品,在完成主任务之后,我们还争取探测一个主带的小行星,叫主带彗星。

  小行星探测最大的难点是无重力,也就是不能像行星探测一样,通过探测器制动减速由行星引力作用进入环绕轨道,这就为开展小行星表面采样增大了难度。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我们去小行星不可能绕小行星飞的,它没有引力,只能是在茫茫宇宙当中,我们去追上它,跟着它一块飞,叫伴飞,然后择机去取样。

  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完成后续深空探测任务

  在专访中,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还介绍了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的计划和安排。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 张荣桥:“天问三号”是要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是要去木星及木星系开展探测,这两项任务实事求是讲难度很大,我们还有很多空白的技术没解决。所以我们通过两年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把这些关键技术解决了,我们再进入工程研制。“天问一号”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的目标已经圆满完成,成功都属于过去了。我们要往前看,“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行星探测发展的宏伟蓝图,把它实现好、完成好,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相关文章

专访中国行星探测总师:“祝融号”唤醒需两个条件

从去年5月18日自主进入休眠以来,踏上火星表面的第一个中国航天器——“祝融号”火星车目前的状态如何呢?戳视频,看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祝融号”仍在“冬眠”自主唤醒需两个......

专访中国行星探测总师:“祝融号”唤醒需两个条件

从去年5月18日自主进入休眠以来,踏上火星表面的第一个中国航天器——“祝融号”火星车目前的状态如何呢?戳视频,看总台央视记者专访中国行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祝融号”仍在“冬眠”自主唤醒需两个......

与“祝融号”同频火星车“驾驶员”的百日地球生活

“驾驶火星车除了技术难题,还有个特殊挑战,得和‘祝融号’一样按照火星日作息。国际同行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谈及在火星上“驾车”是何种体验,天问一号任务遥操作总体主任设计师张辉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

祝融号:好一辆漂亮的火星车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距离地球3.2亿千米之外,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新的征程……祝融号!一个新奇的名称举世瞩目。2020年7月2......

满足两个特定条件后祝融号预计12月自主唤醒

9月19日晚,科技部、国家航天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一场科普活动,邀请航天领域的多名专家为青少年分享航天知识。记者在活动中获悉,预计今年12月,“祝融号”火星车在满足两个特定条件后将会自主唤醒。航天领域的......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丰富科学成果

国家航天局9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

张荣桥:为人类认知宇宙贡献中国力量

中新网7月15日电张荣桥永远忘不掉一年前的那个清晨。2021年5月15日凌晨,在距地球3.2亿公里外的火星轨道,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按照预定的轨迹,进入火星大气层。着陆巡视器展开配平翼,......

这种新型材料让“祝融号”火星车经受住考验

国家航天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截至6月29日,“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正常飞行706天,获取了覆盖火星全球的中分辨率影像数据,各科学载荷均实现火星全球探测。其中,“祝融号”火星车在顺利完成90个火星日既定科......

“祝融”“冬眠”,期待下一个春暖花开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5月22日,其搭载的祝融号火星车开始探索火星。300多个日夜,基于天问一号和祝融号取得的科研数据,科学家们正在产出一系......

利用短波红外光谱仪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水活动迹象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洋团队利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在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