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26 11:32 原文链接: 中国全球首绘“微波月亮”

  中国科学家测算出月球氦3资源量更为靠近100万吨

  寻找核能发电的原料——氦3,是人类探月的一项重要目标。但月球上究竟有多少氦3至今众说纷纭。根据阿波罗号带回的样品,美国科学家分析认为,月球上氦3资源量在100万吨~500万吨之间,评估跨度很大,究竟是靠近100万吨还是500万吨?

  近日,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姜景山在2009探月与地学科学研讨会上向《科学时报》记者透露,根据搭载在嫦娥一号卫星上的微波探测仪传回的数据,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绘制出全球第一幅“微波月亮”图,并利用实际探测数据反演出月球土壤层的平均厚度为5~6米,而氦3资源量更靠近100万吨,而非500万吨。

  氦3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1年的能源需求。但氦3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很少,目前人类已知的容易取用的氦3仅有500千克左右。而月球地壳浅层内蕴含的上百万吨氦3足够地球人使用上万年。

  据悉,在嫦娥一号卫星微波探测仪绕月之前,国际上还没有从月球轨道对全月球进行微波探测的活动。一些诸如月壤厚度、氦3资源量分布的研究多是依靠美国“阿波罗号”和苏联“月球号”探测器在落月点取样的实测数据为依据,加上其他手段分析延伸而来,因此结果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偏差。而由中科院空间中心姜景山院士提出的这一探测计划从月球轨道上利用微波探测仪实际测量了全月的土壤厚度分布,在国际上首次获取了全月微波亮温分布数据,创建了“微波月亮”。

  月球的微波亮温数据是反映月表温度、成分等因素的综合指标,反映了月球表面的物理特性、内部过程和月球外部各种因素对月球的影响。姜景山说,月球没有大气层,是一颗完全暴露在太空中的天体,几十亿年以来,其自身内部能量、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其地质时钟几乎停留在几十亿年前;而宇宙线、太阳风等外部影响也在月球上留下了很多痕迹。这些内、外作用与变化很多都可以在亮温异常中反映出来。因此,“微波月亮”的提出有助于了解月球起源及演变、宇宙起源的相关问题。姜景山透露,他的研究小组正在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特征撞击坑的微波特征。

  据了解,在中国的“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前,在利用电磁波进行月球探测中,可见光和红外技术是主要手段,国际上已建立了“可见月亮”(Visible Moon)和“红外月亮”(Infrared Moon)的数据资源,唯独缺少“微波月亮”。而红外、可见光主要针对表面探测,微波由于波长较长,可以深入厚度,进行次表层探测、厚度探测、撞击坑结构探测等研究。

  据介绍,仪器发射升空之后由于时间较长,仪器本身的参量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在在轨定标中,亮温基准的选取对获取高精度微波亮温进而测量月壤厚度等很关键。由于这是国际上第一次从月球轨道上进行的全月微波探测,该项研究在在轨定标中首次关注了定标天线指向不同背景对结果的影响。姜景山指出,以往从地球轨道进行的探测在定标过程中固定地把2.7K作为宇宙背景的标准。但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当定标天线在绕月过程中指向不同星座、太阳、地球、月球本身时,其天线输入温度差异很大,如果简单把冷空温度定为一个固定值将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研究组首次在冷空定标中,对定标天线指向的影响作了很细致的分析,从而获取了较为精确的月球亮温数据,构造出了更接近于自然真实的“微波月亮”。

  据悉,姜景山研究小组据此还对国际上以往的有些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月球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科学时报》 (2009-6-26 A1 要闻)

 

  更多阅读

  中国正式发布“嫦娥一号”拍摄的月球全图

相关文章

最新研究结果揭示月球微尺度热辐射特性

记者22日从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月20日21时10分和14时06分完成第26月昼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设置,进入月夜休眠。截至目前,嫦娥四号着......

嫦娥回家:新样品·新机遇·新突破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样品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这是中国探月工程(CLEP)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圆满实现了第一阶段“绕”、“落”、“回”三步走的目标。中国从此......

“嫦娥”回家从月亮上起飞

  古有嫦娥奔月传说,今有“嫦娥”回家直播。顺利完成月球上的科学任务之后,嫦娥五号要回家了。12月3日23时许,嫦娥五号上升器在月面点火起飞,携带着精心“打包”的月壤奔向环月飞行轨......

嫦娥五号,怎样实现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号成功完成“地外天体起飞”,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飞”……“带货”回归的“嫦娥姐姐”还要经历怎样的旅程?从月球带回来的宝贝,又有怎样的价值?《......

稳稳落在月球表面!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三大看点

  经过约38万公里、一周左右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之旅,12月1日晚间,嫦娥五号探测器稳稳降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这是中国探测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

落月在即,嫦娥五号今晚择机软着陆于月球正面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五号着上组合体计划于12月1日择机实施动力下降,软着陆于月球正面预选区域。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于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

国家航天局:中国正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

据11月25日报道,为期3天的2020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25日正在海口进行。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许洪亮在论坛上表示,后续中国将陆续实施嫦娥六号、七号、八号等任务,同时还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探......

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中新社文昌11月24日电(郭超凯)记者从中国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2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本次任务发射入轨精度较高......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带着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11月24日,随着嫦娥五号成功发射,这句颇为形象的话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回”,嫦娥五号将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嫦娥四号结束休眠,迎来第24月昼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顺利工作677个地球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