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27 16:41 原文链接: 中国农大林建涵教授团队在生物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林建涵教授团队在传感器领域著名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题为“在离心管内实现食源性致病菌的无源比色生物传感”(Power-free Colorimetric Biosensing of Foodborne Bacteria in Centrifugal Tube),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无源比色生物传感器,在一次性离心管内设计了一个具有气压自调节功能的圆柱形磁分离器,可在无任何外部电源的条件下,完成细菌的分离、标记、清洗、催化和检测等过程。首次,利用免疫镍纳米线(NNWs)在磁分离器内形成捕获网进行目标细菌的特异性分离。然后,利用金核铂纳米酶(GPNs)进行目标细菌的特异性标记。接着,利用清洗液去除背景及多余的纳米酶,并加入催化底物进行信号的有效放大。最后,利用智能手机APP分析催化产物颜色变化进行目标细菌的定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可在2 h内实现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检出限为21 CFU/mL,加标猪肉样品中目标细菌的回收率为87.0% ~ 97.6%。该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具有现场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潜力。

 中国农大林建涵教授团队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是该研究工作的第一完成单位,美国阿肯色大学是合作完成单位,博士后王蕾为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荣纳为共同第一作者,林建涵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Walmart基金会的资助和Walmart食品安全协作中心的支持。林建涵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融合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材料,研究开发新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与装备,为保障食品安全和动物防疫贡献系统解决方案,近5年已在《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CS传感器》(ACS Sensors)、《传感器与执行器B:化学》(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治疗诊断学》(Theranostics)、《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等多个学科顶级期刊发表六十余篇研究论文。

相关文章

新型传感器可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研究人员在诊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NDD)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开发了一种名为“ImmunoSEIRA”的新型生物传感器,能够检测和识别与NDD相......

通用生物传感器实现一“芯”多用

研究人员开发了新的信号处理技术,与光流体生物传感器芯片一起使用,以检测浓度变化8个数量级的纳米珠混合物。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团队在用于检测或分析物质的芯片传感设备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研制高灵敏度的......

基于生物传感器的五味子甲素治疗少弱精子症新发现

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志生研究员、王琦院士、郑燕飞副研究员团队,在《药学学报》英文刊(ActaPharmaceuticaSinicaB)发表了一篇中医药名医名方关键质量属性智慧辨识策略研究性论文:基于SCF......

天津工生所在基于转录调控因子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育种技术正朝着自动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短时间内将设计构建获得大量工程菌种,如何快速、准确地筛选到目标高产菌种是工业菌种迭代的关键限速步骤。生物传感器可将目标化合物的浓度信号转化为荧光......

中国农大林建涵教授团队在生物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林建涵教授团队在传感器领域著名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题为“在离心管内实现食源性致病菌......

中国农大林建涵教授团队在生物传感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农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林建涵教授团队在传感器领域著名期刊《生物传感器与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题为“在离心管内实现食源性致病菌......

智能绷带促伤口无痕修复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24日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论文称,他们已开发出一种无线智能绷带,通过监测伤口愈合过程并治疗伤口,以加速受伤组织修复。研究人员说,这种绷带能促进伤口更快闭合,增加流向受伤组织的......

废旧光盘的“重生”计划——生物传感器

由于电子产品寿命短暂,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给了废弃的光盘“第二次生命”——将它们变成廉价且易于制造的柔性生物传感器。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的一篇论......

生物传感器:废旧光盘的“第二次生命”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由于电子产品寿命短暂,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给了废弃的光盘“第二次生命”——将它们变成廉价且易于制造的柔性生物传......

新型纳米纤维:让生物传感器实现自供电,还能生物降解

据多伦多大学和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木材衍生材料可用于从日常运动(如步行)中获取电能。在最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该团队展示了一种能够通过蓝牙向智能手机发送无线信号的原型自供电设备,这种设备的最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