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30 12:50 原文链接: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为月球拍摄“雷达照”

近日,“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拍摄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该设施由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就像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得名“中国复眼”,意为“中国复兴之眼”。该项目2021年12月开工建设,近日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该项目将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实现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金星和火星等类地行星以及木星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服务于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应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据介绍,目前,“中国复眼”已经初步完成了一期4部雷达对月球的协同观测,获得了月球正表面局部三维雷达图像,初步验证了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技术的可行性,也验证了对以月球为代表的深空域目标三维雷达成像的可行性。一期项目主要是为后续的设施建设进行关键技术验证。

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技术对于多雷达间的对齐精度要求极高,精度需要精确到毫米级,才能实现精准观测和三维成像。下一阶段,研究人员将继续对4部雷达进行精细化调校,从而拍摄出分辨率和观测清晰度更高的三维图像。

根据计划,项目二期工程将在重庆云阳县建设25部30米口径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目前,二期项目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并得到了重庆市发改委、两江新区、云阳县的支持,预计将于2023年年初动工建设。

相关文章

一飞机空中颠簸致2人受伤,亲历者讲述!国航通报原因

7月10日晚,乘坐由上海虹桥飞往北京首都的国航CA1524航班的网友称,在空中经历严重颠簸。“最后30-40分钟左右,突然一个下坠,这极短的间隔,又一次猛烈下坠,把正在帮助乘客归位的空姐、乘客,都抛到......

量子激光雷达水下获取3D图像

英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一种新型激光雷达系统,其使用量子探测技术在水下获取3D图像。该系统拥有极高的灵敏度,即便在水下极低的光线条件下也能捕获详细信息,可用于检查水下风电场电缆和涡轮机等设备的水下结构,也......

精确“观云测雨”把天上云水资源“捅下来”

2021年9月15日21时35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10分钟后,一场大雨如期而至。据气象部门预测,当晚有一次强降水过程。如果在国家领导人致辞、运动员入场、文艺演出或火炬点......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为月球拍摄“雷达照”

近日,“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拍摄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该设施由很多小天......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为月球拍摄“雷达照”

近日,“中国复眼”成功开机观测,拍摄了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由入驻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该设施由很多小天......

5小时睡眠,成就青年科学家质变

6点起床,跑步、吃早饭,8点前到达办公室。改论文、与学生讨论科研和思想,和同行论证国家重大需求或对国计民生有价值的项目——马不停蹄,一直忙到晚上11点左右回家。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的“一日作......

我国将开展为期三年的天气雷达观测试验

7月6日,天气雷达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举行。根据计划,2022年至2024年,中国气象局将聚焦龙卷、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四类强对流天气开展雷达观测试验。雷达是灾害性天气监测的“大国重器”,我国已建......

刘永坦:“海防长城”永守万里海疆

“‘永坦班’作为当时唯一一个以院士命名的哈工大特色班,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们在大一就能接触到研究生科研课题,可以选择学科带头老师作为我们的学业导师,可以享有‘一生一策’个性化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

新型雷达揭示月背月壤粗细规律

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可透视月壤内部状态的月面雷达数据,深圳大学深空与深地学科交叉研究团队等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月球表面年龄与月壤内部非均匀性呈正相关。论文第一作者、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科学研究......

雷达“眼睛”保障“天舟”飞行

10日,执行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从文昌发射场直冲天际。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以下简称“23所”)研制的雷达“眼睛”,一路密切“观察”,全程确保其稳定飞行。这双“眼睛”是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