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11 14:19 原文链接: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年成效惠及全球

中国湖北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红嘴鸥在捕鱼。高勇摄

《中国科学报》记者11月10日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办的“湿地公约履约30周年——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成就”中国主题边会上了解到,中国履约三十年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科学利用,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湿地保护格局,湿地保护迈上新台阶。

30年来,中国建立了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实施了三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13座城市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完成了4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立了600余处湿地自然保护区、9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中国还两次获得湿地公约秘书处颁发的“湿地公约奖”。下一步,中国将按照新制定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将近五分之一的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并将重点建设一批湿地类型的国家公园。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指出,30年来,中国湿地保护经历了摸清家底、抢救性保护、全面保护三个阶段,通过调查监测、工程规划、法规制度、科研宣教等组合拳,实现了湿地保护事业的历史性飞跃。

《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主席雷光春教授指出,中国湿地保护修复实践具有全球示范意义。南京大学安树青研究员介绍,中国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乌干达等发展中国家的湿地保护援外培训中,多次将中国小微湿地保护恢复与管理作为专题课程,积极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马克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员分别从中国湿地景观恢复理论与实践、中国湿地保护国际合作成果等方面回顾中国履约成效,分享世界各国评价。

边会由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来自 各缔约国、国际组织的近百名代表参加边会。中国履约成效获得《湿地公约》秘书处及各国专家的积极评价。

相关文章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年成效惠及全球

中国湖北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红嘴鸥在捕鱼。高勇摄《中国科学报》记者11月10日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日内瓦分会场举办的“湿地公约履约30周年——中国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成就”中国主题边会上了......

国内外专家热议寒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与修复

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寒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国际重要湿地城市——哈尔滨举办。会议由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

我国将打造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

记者昨天(8日)从《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面向2030/2050的全球红树林保护”边会上获悉,中国55%以上的红树林纳入了自然保护地,红树林面积已由21世纪初的2.2万公顷恢复到2.7万公顷。......

湿地保护修复诸多难题亟待科学家破解

11月6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报》记者就“科学家与湿地保护”问题现场提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该局湿地司副司长鲍达明就相关问题作了解答。湿地保护修复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

《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

11月6日下午,《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在武汉闭幕,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武汉宣言”是此次大......

加入《湿地公约》30年,中国表现如何?

11月6日,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透露:中国近十年新增和修复湿地80多万公顷,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国际湿地城市13个,数量居......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取得阶段性成果

11月6日,大会新闻中心召开发布会对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中国政府下一阶段的湿地保护新举措进行了通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正式通过《武汉宣言》,呼吁各方以强烈意愿和实际行动,促进......

国家林草局:湿地保护成效明显生态状况持续改善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14届缔约方大会即将在武汉和日内瓦开幕。世界湿地大会在中国召开,跟中国这些年持续投入保护环境和湿地生态不断改善密不可分。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保护力度,......

我国新增6处国际重要湿地

在第12个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国又有6块重要湿地被《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得全国国际重要湿地数量达36处,总面积达380万公顷。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2月2日在京宣布新增的6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