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4 10:23 原文链接: 中国科大在计算几何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在3D重建、3D打印、计算几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三篇论文发表在2014年第6期的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上,并在国际学术会议Siggraph Asia上宣读。

  在第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变差模型的重心坐标构建方法,来解决计算机几何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给定边界控制点的函数值。如何插值出控制点所围成的区域内任意点的相应函数值?传统方法是求出该区域内每个点相对于这些边界点的重心坐标,存在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限性。而该方法通过最小化全变差模型,约束了控制点影响区域面积的上界,所构建的重心坐标光滑且局部,避免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尴尬局面。中国科大数学学院特任副教授张举勇是论文的第一作者位。

  在第二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点云重建方法,其目标函数衡量了重建曲面与采集点云之间的距离度量、噪声及异常值的去除、特征的保持等因素,并提出了一种巧妙的迭代优化的求解方案。相比现有的3D重建方法,该方法在重建精度、噪声和异常值的鲁棒性、几何特征及细节保持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该研究成果在逆向工程、3D建模、3D打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大张举勇的硕士研究生熊诗尧是论文第一作者。

  在第三篇论文中,研究人员首次考虑了拓扑可控的矢量图案自动合成。传统矢量合成技术将着眼点锁定在样本合成的老问题上,却忽略了“拓扑”这一重要维度,导致合成出的矢量图案容易破碎且带有单调重复。研究人员通过引入拓扑描述子,在“拓扑+样本”的扩展空间中计算最优解,松弛了由于仅考虑连续性和相似性导致的结构残缺趋势,并提供了大量拓扑可控的优秀合成结果。该方法还可生成无破损的三维矢量纹饰,它们可直接利用普通三维打印机制造成型。中国科大数学学院特任副教授周世哲是论文第一作者。

   上述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的支持。

相关文章

卷,太卷了!院士也来申请国自然面上项目……

科研难做,难在发论文和申基金。两者相比,基金或许更难上一筹。每年到国自然基金评选阶段,那真是千万大军挤独木桥,有人欢喜有人忧。近几年,有不少科研人表示,国自然基金越来越卷了。更有人在小红书上吐槽,现在......

质疑?刚评上院士就被曝十余篇论文造假,涉嫌数据伪造曝光了

2023年8月11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影响因子45)撤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MarkJSmyth等人于2016年4月20日发表的题为“CombinationAnti-CTLA-4......

蓝皮书:穗发表SCI论文数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8月25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广州发布《广州蓝皮书: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总报告《充分发挥广州核心引擎作用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功能》......

厦大团队研制成功拓扑自旋固态光源芯片

厦门大学半导体研究团队教授康俊勇、张荣、吴雅苹提出轨道调控的拓扑自旋保护新原理,首次生长出室温零场下本征稳定、长程有序的磁半子(Meron)晶格,并研制成功拓扑自旋固态光源芯片(T-LED)。7月13......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糖精准全合成

糖是人类生命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重要物质,也是当今工业生物制造的关键原材料。迄今为止,人类对糖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植物类生物质资源。然而,这种传统的“二氧化碳-生物质资源-糖”的加工过程,受到植物光合作用能量......

ChatGPT协助下一小时写成杂志接受论文

写论文逐渐到了依靠人工智能的时代,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人类终于摆脱了科技论文写作的烦恼,坏处是人类会因此失去科学论文写作的独特能力。过去发表论文是学者成就的重要标准,随着机器代替人脑的这种趋势。......

中国作者论文引用受歧视?最新研究揭示学界间的“暗沟”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科研的进步有目共睹。尤其是中国论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成为了中国学界近年来最显著的成就之一。但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学界似乎“不愿意”引用中国论文。这一现象的成因尚待深究,但它无疑......

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

近期,全国多所高校提出“彻底清理学术不端问题论文存量”。科技部办公厅此前已于4月27日印发“关于开展论文学术不端自查和挂名现象清理工作的通知”。据北京建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网站6月7日消息,按照北......

“学术妲己”背后的真问题是什么

近日,网传一苏姓女博士答辩视频引发“学术妲己”话题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她疑似介入导师婚姻并在导师的帮助下获发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包括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顶刊Nature上发文),最终进入四川大学2023年......

这个实验室《自然》《科学》论文成堆,原来幕后有帮手

科学研究正在经历一场风暴。风暴源于狂飙突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拥抱”还是“逃离”,成为摆在每位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选择题。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一群喝着网红咖啡、野心十足的年轻人选择了“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