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7 17:10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科普活动获梁希科普奖

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科普活动”荣获科普活动类奖,这是该园科普工作在林业科普领域的重大突破。

据悉,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会申请设立的面向全国、代表我国林业和草原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梁希科学技术奖”的4个重要组成奖项之一。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评选工作于2023年8月启动。评选期间,共收到149项符合相关要求的申报材料,包括科普作品类75项、科普活动类47项、科普人物类27项。

据了解,“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科普活动”是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瑛为核心的科普团队,依托该园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的发掘和产业化科研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相关项目支持下,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精品课程、特色营期、展览展示、文创开发等多种形式,把丰富的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活动和科普产品。该项目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生态文明,让大家了解植物,了解植物园,了解植物科学研究给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助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科普活动获梁希科普奖

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科普活动”荣获科普活动类奖,这是该园科普工作在林业科普领域的重大突破。据悉,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一科普活动获梁希科普奖

近日,中国林学会公布了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评选结果。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区域特色经济植物科普活动”荣获科普活动类奖,这是该园科普工作在林业科普领域的重大突破。据悉,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

华南植物园发现长期氮和磷添加减少亚热带森林土壤底层微生物残体碳的积累

亚热带森林土壤通常被认为是富氮或贫磷,因此氮和磷输入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养分循环以及土壤碳循环和碳储量。微生物残体碳在调节森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关于长期氮和磷输入对不同土壤层微生物残体碳......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一成果入选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

4月1日,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同期发布2021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记者获悉,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氮沉降促进热带森林捕获大气碳”......

华南植物园:异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样性演化研究获进展

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在繁殖过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学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的交配组合影响植物产生后代的数量、植物传递给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导致群体间......

北方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获揭示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合作,揭示了驱动北半球针叶林春季物候变化的关键热临界点。相关研究发表于GlobalChangeBiology。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获揭示

当期期刊封面。研究团队供图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邱声祥团队研究揭示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ofAgricul......

氮沉降调控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格局及机制获揭示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郑棉海团队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骆亦其等科研人员,研究揭示长期氮沉降调控热带森林土壤碳排放的格局及机制。相关研究12月1日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NatureGeoscienc......

新研究攻克抗虫“薯道难”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和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侯兴亮团队联合广东海洋大学副教授朱宏波,在甘薯(IpomoeabatatasL.)抗虫遗传......

华南植物园两平台与专项科学考察项目通过验收

5月11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了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担的两个广东省科技计划平台与专项科学考察项目——“广东省湿地水生植物资源科学考察”和“北江流域上游植物与植被多样性科学考察与生态保护评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