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2-09 09:50 原文链接: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承前启后,迈开“率先”步伐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紧锣密鼓地推动“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

  1月9日,沈阳自动化所所长于海斌在全所“率先行动”计划推进的通报会上表示,中国科学院全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以来,沈阳自动化所紧紧把握国家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和新工业革命即将来临的大趋势,他们围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目标,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推进创新研究院的建设。

  “‘率先行动’计划是中科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而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统揽全院改革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于海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率先行动”激发创新活力

  当前,创新型国家建设已进入决定性阶段,沈阳自动化所正处于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创新跨越的关键时期。

  沈阳自动化所不断梳理发展思路。于海斌说:“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率先行动’计划,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全面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影响和制约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激发创新动力与活力。”

  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将带动我国实现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的转变,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要贡献。作为科技“国家队”,沈阳自动化所将立足自身特色,充分发挥优势。

  在2014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明确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我国机器人水平提高上去,而且要尽可能多地占领市场。

  “因此,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将利用在机器人技术与产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需求,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方向,凝聚优势力量,发挥中科院的综合优势。”于海斌说。

  通过构建机器人产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形成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发能力。“我们将争取在牵头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上,作出了引领性、系统性重大创新贡献。”他说。

  产出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

  在过去的一年中,沈阳自动化所“一三五”规划深入实施,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科技成果。

  2014年,沈阳自动化所根据科研工作进展和学科发展,对规划进行了二次凝练和聚集,完成规划的调整。思路的高度凝练带来了更高效的科研产出。

  于海斌表示,这使得该所在使相关方向更加系统化、体现前瞻性,也更加贴近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智能制造技术、事关国家安全和空天海洋能力拓展的高端装备技术等领域的需求。这成为该所“一三五”规划工作推进的亮点之一。

  另一大亮点是,沈阳自动化所加强了组织工作和过程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面向重大产出成果,该研究所落实与川仪集团、特变电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加强技术成果的凝练,满足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战略的需求;面向重点方向研发要求,该研究所统筹规划和落实光电信息、水下机器人、工业无线传感网等方向迫切需要的资源条件。

  另外,“沈阳自动化所‘一三五’规划中的‘重大突破’与‘重点培育’中的多个方向已经开始陆续实现预期目标。”于海斌说。

  在“重大突破”方面,沈阳自动化所的科研团队完成了一些对国家、科学院有代表性的工作。其中,去年9月,工厂自动化无线网络WIA-FA成为IEC国际标准,成为国际上第一个面向工厂高速自动控制应用的无线技术规范;大载荷旋翼无人机实现自主起降和飞行控制。

  “五大重点培育”方面的进展为研究所后续发展和“十三五”提供支撑。例如,深海滑翔机海试突破1000公里,创国内新纪录;激光冲击强化技术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盘加工,性能提高显著;绕月轨道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实验台为探月三期工程提供了先进试验测试技术;基于泛在信息制造的数字化车间动态管控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等。

  为“十三五”作好准备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布局之年。沈阳自动化所深感肩负的担子更重了。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一贯秉承面向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产业升级的重大需求,以发展机器人技术、支撑国家战略任务和提升制造业水平为目标,开展新一代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推动新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技术进步为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沈阳自动化所将利用已有的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下一代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安全和极端环境资源勘查与开采技术和装备、泛在信息环境下智能制造技术和系统等方向;同时,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联合研发基地,推动重大成果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并结合重大科技任务引进、培养人才,成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高地。

  同时,沈阳自动化所还在各个方面加强建设。比如,在研究发展方面,首先要抓好“十二五”部署的推进和总结、凝练产出和成果,力争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其次,在总结“十二五”取得的成果和收获的经验基础上,聚焦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任务的关键核心技术、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拟将下一代机器人关键技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型机器人、面向泛在信息智能制造的系统、重要行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十三五”的发展重点。

  在平台保障方面,沈阳自动化所将完善研发、测试、实验平台;加强与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应用实验平台;完成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设。

  在评价改革方面,研究所将继续深化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研究的分级评价管理,激励不同层级科研人员在各自岗位创造价值。

  “在队伍聚集方面,争取各层次的科研人才,建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加强与国外先进研究机构和团队的交流合作,拓展团队的国际视野;通过大胆启用年轻人才等措施,培育优秀的年轻科研队伍,保证研究的延续性,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储备人才。”于海斌说。

相关文章

机器人厨师能看视频学烹饪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5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为其机器人厨师编写了一本由8种简单沙拉菜肴组成的菜谱,在观看了一段人类演示如何制作其中一种菜肴的视频后,机器人也做出了这道菜。这有望使应用机器人厨师变......

UberEats轮式送餐机器人将在美国多个城市投入使用

过去一年,由Uber支持的ServeRobotics公司的轮式机器人一直在为洛杉矶地区的客户提供外卖食品和杂货。该公司现在宣布,多达2000个机器人将与UberEats一起在北美其他城市投入使用。据S......

能多向稳定飞行的蜜蜂机器人创建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在各个方向稳定飞行的机器蜜蜂。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IEEE机器人学报》上。这款蜜蜂++原型机拥有4个由碳纤维和聚酯薄膜制成的机翼,以及4个控制机翼的轻型驱动器......

仿生蜈蚣机器人可根据地形自我适应实现强大的稳定性

技术再一次从大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在研究了蜈蚣如何穿越崎岖的地形之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多腿机器人,模仿它们弯曲的侧向运动,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蜈蚣和千足虫是肌足类动物,这种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类似......

硬核成果闪耀科博会

“这个机器人的机械臂有7个自由度的高精度关节,在毫秒级视觉辨识加持下,展现出类人的灵活度和敏锐度,基于深度学习实现最优路径规划,以及各类传统机器人难以完成的精细操作,此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5月28日......

以声音为动力的微型机器人

研究人员在医学微型机器人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设计了一种微小的、快速的、自我推进的机器人,有朝一日可能直接将药物送到身体内需要的地方。微型机器人,或称微型机器人,被吹捧为下一代的药物输送系统,而且......

科技创新积蓄强劲动能助力智能制造跑出“加速度”

智能机器人书写软笔书法、“黑灯工厂”智能机械臂精准工作、医生使用数字化系统远程看诊……在2023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领域广泛运用,描绘出智慧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名单公示

关于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的公示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要求,现将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拟表彰对象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5月......

青元开物:让用户“解放双手”的工作站

——青元开物:以宽体积精密移液和微反应精准操控等底层技术驱动的创新型生命科学工具供应商2023年4月14-15日,“北京第四届北京临床质谱论坛”暨“《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性激素质谱检测专家共识》发布会”在......

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仍存挑战

5月5日,北京市科协举办“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活动,活动期间发布了《2022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动态与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是中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