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16 00:00 原文链接: 中科院JBC揭示重要信号调控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肌微管素相关蛋白4(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了BMP/Dpp信号,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唐宏研究员和潘磊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唐宏研究员主要从事冠状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超家族包括近30种与生长和分化相关的分子成员,主要由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activins和TGF-βs三个亚家族组成。研究表明, 该家族成员在三胚层命运决定、以后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形成, 以及癌症发生过程中均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作为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 BMP最早被发现是与骨骼系统的发育形成过程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MP信号通路通过调节一系列下游基因的活性,控制着诸如中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分化、牙齿和骨骼发育以及癌症发生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尽管近年来在不同层面鉴别出了多个调控因子,对于BMP信号稳态机制仍知之甚少。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MTMR4,一种具有FYVE结构域的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DUSP),在细胞质中优先结合并去磷酸化活化的R- Smads。由此,BMPs介导的转录激活受到MTMR4表达水平和内在磷酸酶活性的严密控制。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异位表达MTMR4或是它的果蝇同源物CG3632,与BMP/Dpp信号轴发生了遗传互作。由此,MTMR4与果蝇BMP信号中唯一的R-Smad――Mad发生相互作用并使其去磷酸化,从而影响了Mad靶基因的表达。

  研究结果表明MTMR4是BMP/Dpp信号稳态的一个重要的负调控因子。

  作者简介:

  唐宏

  专家类别: 杰出青年,百人计划,研究员

  简历 & 研究组工作摘要: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 学士

  美国Rutgers大学及Robert Wood Johnson医学院分子遗传与微生物学博士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博士后

  美国Dupont Pharmaceutical Company 高级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博导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微生物学报》、《中国免疫学杂志》、《肿瘤生物治疗》和《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

  该实验室主要研究冠状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

相关文章

美国成立国家生物学理论和数学研究所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与西蒙斯基金会出资5000万美元合作成立了国家生物学理论与数学研究所(NITMB),将汇集数学和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探索与环境、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等广泛主题和行业相关的研究......

新研究证实芳香族分子存在π孔

捷克科学院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和帕拉茨基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实验证实了芳香族分子中电子密度不均匀分布以及π孔的存在。科研团队通过使用具有特定功能化尖端的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从亚原子......

通往智慧医学之路:第十二届中国蛋白质组学大会CNHUPO在成都举办

2023年9月25-27日,为促进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增进国际间合作交流,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CNHUPO)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医学......

空间站实验获新进展

“目前国家太空实验室已经建成,科学实验设施运行状态良好。”7月19日,在“空间站空间科学与应用项目进展媒体通气会”上,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王珂说。他介......

工程细菌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新途径

研究人员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新的途径,有可能使各种行业脱碳。这一突破可以大大减少燃料、药物和化学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间的合作研究工作已经催生了能......

生物学和进化史揭开新篇章

自从20多年前科学家首次读取果蝇的遗传密码草图以来,基因组学领域开始在理解生物学基本问题方面取得重大飞跃。现在,来自50家机构的150多名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特刊上发表了11篇不同的论文,带......

周景文:合成生物学引领未来食品颠覆性变革

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坐落在太湖畔的江南大学拥有120年历史,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江南大学直属科研单位——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更是个中翘楚。中心聚焦前沿交叉学科,引领世界食品科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张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

具有能量转移作用机制的手性催化人工光酶诞生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钟芳锐、吴钰周团队与西北大学教授陈希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对蛋白进行化学改造,引入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光催化剂,创造了世界上首个具有能量转移作用机制的手性催化人工......

动物界为何也“内卷”?

人类“内卷”,动物也“内卷”——能把自己卷成“球”。犰狳、穿山甲、刺猬、球马陆、球鼠妇等,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卷成紧密球体,保护其腹部、四肢等脆弱部位。“这种行为甚至还有一个专业名词——成球行为。”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