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JBC揭示重要信号调控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武汉病毒研究所、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肌微管素相关蛋白4(MTMR4)通过去磷酸化Smad蛋白抑制了BMP/Dpp信号,相关论文发表在1月4日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唐宏研究员和潘磊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唐宏研究员主要从事冠状病毒、肝炎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以及T细胞对炎性反应的调控机制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超家族包括近30种与生长和分化相关的分子成员,主要由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activins和TGF-βs三个亚家族组成。研究表明, 该家族成员在三胚层命运决定、以后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形成, 以及癌症发生过程中均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作为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 BMP最早......阅读全文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用语-接头插入

中文名称接头插入英文名称linker insertion定  义一种易于控制并具有更大破坏性的克隆基因随机突变所使用的技术。即通过在靶基因的不同位点具有单切口的质粒库,在切口处连入带有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的大小为6~12个核苷酸(可编码2~4个氨基酸)的接头,从而造成在表达的蛋白质功能部位的破坏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用语-接头插入

中文名称接头插入英文名称linker insertion定  义一种易于控制并具有更大破坏性的克隆基因随机突变所使用的技术。即通过在靶基因的不同位点具有单切口的质粒库,在切口处连入带有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的大小为6~12个核苷酸(可编码2~4个氨基酸)的接头,从而造成在表达的蛋白质功能部位的破坏

调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意义

调制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有以下几个意义:(1)细胞分化和功能状态的可逆改变。(2)生物活性物质对细胞的调节作用。(3)细胞(主要是免疫活性细胞)受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作用而发生的功能性变化。(4)特异基因的转录频率的调节。(5)由密码子造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翻译速率减低的调节。(6)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逝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张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61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最常用的实验技术

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用的实验技术有哪些分子诊断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利用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为整个疾病过程寻求特异的分子诊断指标,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这些分子诊断指标建立临床实用的检测方法。细胞培养技术指的是细胞

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紫外分析仪中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定性:不同的荧光物质有不同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因此可用荧光进行物质的鉴别。与吸收光谱法相比,荧光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2、定量测定:利用在较低浓度下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

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紫外分析仪中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的定性:不同的荧光物质有不同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因此可用荧光进行物质的鉴别。与吸收光谱法相比,荧光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2、定量测定:利用在较低浓度下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定量分析样品

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1、物质的定性:不同的荧光物质有不同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因此可用荧光进行物质的鉴别。与吸收光谱法相比,荧光法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2、定量测定:利用在较低浓度下荧光强度与样品浓度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定量分析样品中荧光组分的含量,常用于测定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的含量。荧光定量测定的一个优点是灵敏

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主要应用

   三用紫外分析仪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制药、食品及法医鉴定等部门的分析、检测,可同时发出长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和可见光三种波长的光辐射。该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药、制药、食品及法医鉴定等部门的分析、检测。可同时发出长波紫外线、短波紫外线和可见光三种波长的光辐射。荧光技术在生物化学及分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高等医药院校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分20章,详细讲述了医学生物化学检验的理论及技术操作,并列举多个临床实例,结合临床常见疾病介绍了各种生化指标的检验方法,将生化检验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等结合起来,从现代检验医学的高度开拓临床医学的新视野。书中内容全面,结构合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