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12 00:00 原文链接: 二氧化碳:“囚禁”不如利用

  把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打入“地宫”,是国际上“去碳技术”的主要途径。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认为,与其将二氧化碳“囚禁”,不如拿来高效利用。

  为了减缓气候变暖,人们曾寄希望于将二氧化碳“囚禁”,注入超过1000米深的永久封存地层,比如地下油气田孔隙、咸水层、废弃煤井或深海海床。这项被称为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的技术,一直以来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温室气体减排中“去碳技术”的主要途径。

  然而,“二氧化碳会与地层中原有的岩石、地下水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地质结构的长期稳定,甚至诱发地震。”日前,谢和平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事实上,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尝试二氧化碳的利用。人们曾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及高分子聚合物等化工产品;另一种途径是将二氧化碳与水分解,转化为甲醇、石油等再生能源。但上述这些方法和技术成本高、能耗高、碳循环周期短、工业规模小,对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小,普遍不被看好,不适合作为缓解温室效应的核心技术。

  而在谢和平的研究中,只要利用地壳中1%的钙、镁离子对二氧化碳进行矿化利用,按照理论上50%的转化率计算,就可以满足人类约8.5万年的减排需求。这个技术路线被称为碳捕获和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简称CCU),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7月出版的《四川大学学报》上。

  “天然矿物或工业废料中蕴涵着丰富的镁、钾、硫、钛等人类所需要的资源,碳捕获和利用的新理念和技术路线,即为在低能耗、低成本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矿化,转化联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论文的第一作者谢和平说,这是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资源,真正实现高效利用。

  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矿化二氧化碳的同时,生产化工产品或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原料自身价值。而过去的碳捕获与封存则是一项纯投入的环保技术,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消耗能量,导致新的二氧化碳排放。

  例如,氯化镁是海水、盐湖中镁的主要形式,海水中镁离子含量约1500万吨。我国四大盐湖区镁盐储量达数十亿吨。实验和计算结果表明,每10吨六水合氯化镁可矿化1.5吨二氧化碳,产氯化氢1.8吨(约产36%的盐酸5吨),产碳酸镁2.9吨。碳酸镁可作为耐火材料、锅炉和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的添加剂,盐酸是重要的化工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利润空间。

  谢和平补充说,在工业废料的矿化上,我国每年产出约5000万吨磷石膏固废,而堆积的磷石膏固废已超过5亿吨,我们课题组提出的“利用二氧化碳矿化转化磷石膏固废的系列技术,产物硫酸铵是重要的肥料,碳酸钙可用作水泥原料,也可作为工业添加剂,产品附加值很高”。

  事实上,可能成为二氧化碳矿化“对象”的,还有很多。谢和平介绍说,根据研究,自然界中的很多矿物都可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钾长石中可以提取稀缺的钾元素;利用钙钛矿中的钙离子矿化转化二氧化碳,同时可获得高附加值的二氧化钛。

  “碳捕获和利用应是我国乃至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近期开展的方向和重点。”谢和平说,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关键性技术难题等待科学家们去破解,从而真正实现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相关文章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在1月12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2.58万亿吨,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日)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

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

将二氧化碳人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合物,“变废为宝”,是科技界持续攻关的重要领域。我国科学家此前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夏川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材关键设备》团体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持制定的团体标准《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材关键设备》(T/CIECCPA017-2022)由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实施。目前,二氧化碳矿化养护制备高值建......

大连化物所研制二氧化碳还原组件成功用于我国空间站

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黄延强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研制的二氧化碳还原组件成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该组件现已在空间站核心舱稳定运行超过六个月,组件的水回收率、产水量、水质等关键参数均高于设计......

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突破

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探索新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材料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能源类期刊《先进能源材料》。在“碳中和”的国际大背景下,设计具有高活性和选择性的二氧化碳电还......

科学家绘制出电解池中二氧化碳电还原的热力学反应相图

近日,我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朱雪峰研究员团队与科罗拉多矿业学院RPO’Harye教授合作,从热力学角度出发,分析并绘制了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s)中二氧化碳电还原的......

研究揭示锌物种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中的作用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Grunwaldt教授合作,利用双喷嘴火焰喷射裂解法(DFSP)对经典的铜—......

我所揭示锌物种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中的作用

近日,我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研究组(DNL1905组)孙剑研究员、俞佳枫副研究员团队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Grunwaldt教授合作,利用双喷嘴火焰喷射裂解法(DFSP)对经典的铜—锌—锆三元催......

光和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获研究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兰亚乾教授团队在光和电催化二氧化碳(CO2)还原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ScienceAdvances。光或电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