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2 20:25 原文链接: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病例分析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IPA)是一种以无汗和痛温觉缺失为主要特征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常被称为IV型遗传性感觉和自主神经病。其病因是1号染色体上负责编码神经生长因子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TRKA基因异常。该类患者出生就有症状并累及全身,影像学检查常见骨折、关节畸形并脱位、骨髓炎、肢端骨质溶解、生长发育阻滞、骨不连等。据报道,CIPA发病率较低,约为1/1.25亿,目前全球报道病例数不多,本文报道本院诊治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1例,并针对其目前髋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案进行相关综述。


病例报告


患儿,男,7岁。因“反复发热5年余,跛行8月余”于2018年2月2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自出生后反复出现持续性高热,最高至41℃,症状持续数周,退热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伴全身性皮肤干燥、不出汗;1岁左右开始出现反复咬自己的舌头、嘴唇和手指至破溃流血,并伴有创伤性牙齿脱落,软组织烫伤、摔伤等(图1a)。伤后无哭闹,伤口正常愈合;2岁左右开始说话,智力发育落后同龄儿童;2016年11月家属发现患儿右髋部肿胀,当地医院拍摄X线片示:右髋关节脱位,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约1个月;2017年5月发现患儿步态异常,外院行X线片检查示“右股骨上段骨折”,予夹板外固定。外院皮肤病理报告:真皮层胶原纤维组织为主,见少量汗腺、毛囊,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未见神经组织;外院肌电图检查提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振幅减小。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神经学检查,诊断为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查体:跛行步态,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约2.5cm,右髋关节外旋畸形,右髋部肿胀,后外侧可触及骨性隆起,双下肢肌肉无萎缩,肌张力正常;右下肢无压痛;右膝、踝关节屈伸活动功能可,肌力Ⅴ级,皮感正常,血运可。腱反射正常,病理征(-)。X线检查见右侧髋关节畸形伴脱位,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图1b);右股骨上段骨质断裂,周缘可见大量异位骨痂影,密度不均匀增高;右胫骨上段骨质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高,右膝外翻,右跟骨骨质溶解(图1c)。


图1.png


早期采取佩戴支具加理疗等保守治疗,待患者骨骼成熟后,行髋关节置换术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佩戴支具可以避免患者因过度活动从导致髋关节病情进展加快。连续性被动活动(CPM)理疗可以被动地使髋关节在相对安全的范围活动,避免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失用性萎缩(图1c)。并对患者的监护人加强宣教,避免患者过度活动,从高处跳下,发生烫伤或擦伤等。初次就诊一年半以后,患者再次来我院复查。查体大致同前。X线片结果显示右髋关节畸形并脱位情况大致同前,左髋关节半脱位;右股骨近骨折端愈合,周围异位骨化较前好转(图1d)。


讨论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最早由Dcarbom于1932年报道,我国国内最早在1984年有过病例报道。王庆利等收集了23例先天性无痛无汗症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了CIPA患者骨骼损伤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骨骼损伤首发年龄多在3-6岁,6岁以上的患儿都会出现骨骼损伤;骨骼损伤多发生在下肢,可反复出现,且无明显诱因。CIPA患者易发生关节脱位,主要是髋关节,Zhang等研究表明其发生率约30%(27/91),绝大部分最终形成夏洛氏关节。


针对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IPA患者的治疗,BabarKayani等曾报道1例女性CIPA患儿,发生双侧髋关节向后半脱位,通过髋关节外展支具固定、理疗、对监护人教育培训,从而得到满意的疗效。1999年,G.Köster等报道了1例7岁的CIPA患者出现双侧髋臼发育不良并右髋关节半脱位,行右股骨转子间内翻截骨并右髋关节复位术,左侧未做处理。1年后复查发现右股骨截骨端内侧大量异位骨形成,左侧髋关节发生进展性的半脱位。5个月后再次出现右侧髋关节脱位,翻修行右侧髋关节Salter骨盆截骨加髋人字石膏固定术。9岁时复查髋关节X线片发现右侧髋关节再次脱位、右股骨头骨质溶解吸收,形成夏洛氏关节,未做处理的左侧髋关节进展性发育不良并完全先天性脱位。与此类似,IoannisDelniotis等报道过1例双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CIPA患者先后行了2次重建保髋手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了10年的随访,最终双髋都发展成无症状的向外上方脱位的夏洛氏关节。RuiWang等对1例7岁的髋关节脱位的CIPA女性患者行Chiari骨盆截骨术加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术后1年发生再脱位。然而,Erdil等2012年首次报道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例股骨颈骨折的CIPA患者。37岁的白种人女性患者因新发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6个月随访未发现明显并发症,能够全负重行走。2017年,AugustoDagnino团队接诊1例出现左侧股骨颈骨折并严重股骨头坏死的21岁男性CIPA患者,并为该患者行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年X线片显示:左侧髋关节固定良好,无骨溶解或假体松动。结合此类病例的文献报道经验,采取下肢支具固定,配合CPM机理疗等保守治疗,治疗后1年半复查显示,有效地阻滞了髋关节脱位的进展,股骨骨折断端成功骨愈合,并且断端周围的异位骨化也明显好转。但左侧发生髋关节半脱位,需要进一步观察以确定保守治疗对患者的有效性。


相关文章

全球首例!干细胞注射成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已存活2年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先天性心脏缺陷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出生缺陷疾病。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材料修复患者的心脏。然而,普通的人工材料无法伴随患者成长,需要重复手术。现在,研究人员正在......

美国研究治疗先天性儿童盲人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德州医学中心贝勒医学院的库伦眼科研究所(CullenEyeInstitute)蒂莫西·斯托特博士(TimothyStout)近日在先天性儿童盲人视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斯托特博士多年来致力于研究......

欧盟授予sepofarsen治疗莱伯先天性黑蒙症10药物资格

ProQRTherapeutics是一家致力于创造变革性RNA药物用于治疗严重遗传性罕见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其候选药物sepofarsen(QR-110......

中国医生填补先天性脊柱畸形研究空白

中国医生在14日于洛杉矶闭幕的国际脊柱新技术会议上报告说,在目前国际上难度最高的先天性脊柱畸形诊治方面,他们用最小代价,实现了最好的矫形效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由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主办的第25届国......

科学家阐明先天性心脏病和成人肾上腺癌之间的密切关联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遗传突变或能帮助解释为何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成......

研究:孕妇血糖水平偏高更易致婴儿患先天性心脏病

据俄罗斯“24小时科技新闻”网站日前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专家表示,孕妇在妊娠早期血糖升高会增加婴儿及自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多年来,专家们发现,患糖尿病女性生下心脏有缺陷孩子的风险更高,但一些研究表......

重磅!脐带干细胞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来自脐带的干细胞可能是下一代自体移植物的关键所在,可以减少新生儿因为患有某些先天性心脏病而需要接受的手术的数量。先天性心脏病(CHD)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单单英国每年就有4000名新生......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基因组研究启动

如何在精准医学时代提升先天性心脏病预防诊疗水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精准医疗实验诊断中心日前成立,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贺林宣布,作为人类单靶标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儿童先天性......

我国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超过12万例

在2016年““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由世界健康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波士顿科学等共同举办的“从心出发——先心儿童回娘家”大型义诊暨患教活动9月24日在上海......

先天性恐惧的神经环路解析方面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富强课题组与浙江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段树民和汪浩课题组合作,在先天性恐惧开关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