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23 15:45 原文链接: “分子诊断万花筒”小白篇:CRISPR/Cas技术简介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CRISPR/Cas技术上的卓越贡献。隆地熊对于CRISPR/Cas系统能这么早就被诺贝尔奖垂青,深感欣慰。这项技术的出现已经引发了新一代分子诊断的发展。它进一步提升了分子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回归后的隆地熊有意对CRISPR/Cas技术进行简单概述,重新开启“分子诊断万花筒”小白篇。

------------------------------------------------------------------------------------------------------

CRISPR/Cas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基于CRISPR/Cas系统的一类生物技术。CRISPR/Cas系统是一种原核生物如古细菌内类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系统,以抵抗外源物质如噬菌体的入侵。首次受到入侵时,外源性遗传物质会被嵌入形成记忆。当再次受到入侵时,就会及时做出响应进行抵御。

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palindromic repeats的简称,即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在已测序细菌中占约50%,而在古细菌中高达90%。如图1所示,在序列上CRISPR是由重复区(repeat)和间隔区(spacer)两部分组成。重复区的序列在同一细菌中高度保守,但不同细菌间有少许差异,片段较短(21-48 bp),含有回文结构。回文结构的特点是单链时可形成发卡结构,而双链时能形成十字结构。每个CRISPR/Ca位点中约含2-375个重复区。间隔区则是被细菌嵌入或捕获的外源性核酸序列,在二次入侵时可充当利箭,直达目标对象。每个CRISPR/Ca位点中约含1-374个间隔区,序列多变,每个间隔区约26-72 bp。

图1. 典型的CRISPR/Cas位点结构组成

 

在CRISPR序列上游部分则是启动CRISPR序列转录的前导区(leader),相当于启动子角色。再往上,就是负责编码与CRISPR序列共同作用的蛋白质的CRISPR关联基因,即CRISPR associated genes(cas genes)。其所编码的蛋白就是Cas酶,即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 proteins)根据编码蛋白的序列相识度,已发现的93个cas基因可归为35个家族,其中11个家族形成cas内核,覆盖Cas1至Cas9蛋白家族。一个完整的CRISPR/Cas系统至少含有一个能形成cas内核的基因。Makarova等人(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13, 2015:722–736)将目前的CRISPR/Cas系统分为两大类:Class 1和Class 2。Class 1 CRISPR/Cas系统常常需要多种Cas蛋白合作才能降解外源核酸,而Class 2 CRISPR/Cas系统则只需一种大的Cas酶即可完成降解功能。Class 1 CRISPR/Cas系统内的Cas蛋白有I、III和IV三种;Class 2的Cas蛋白有II、V和VI三种。这六种类型的Cas蛋白又包含19种亚型。比如常见的Cas9蛋白属于Class 2 II类,Cas12a (又叫Cpf1)属于Class 2 V类V-A亚型,Cas13a(又叫C2c2)属于Class 2 VI类VI-A亚型。

目前,研究最为深入且应用最广的就是CRISPR/Cas9系统。图2所示为分离自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系统结构组成。

图2. 分离自酿脓链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位点结构组成

 

       当外来物种入侵时,CRISPR/Cas9位点启动转录,分别合成出crRNA反式作用体(trans-acting crRNA即tracrRNA)、crRNA前体(precursor crRNA即pre-crRNA)和Cas9蛋白。如图3所示,Cas9蛋白和tracrRNA首先在pre-crRNA上识别、绑定形成复合体。在RNase III的帮助下,pre-crRNA别切割形成crRNA中间体。而后,Cas9介导二次切割,形成成熟的crRNA。此时,Cas9、mature crRNA和tracrRNA形成功能性复合体,以执行对外源核酸的切割降解。

图3. S. pyogenes Class 2 II-A亚型CRISPR/Cas9系统中成熟crRNA(mature crRNA)形成过程


至此,大家应该对什么是CRISPR/Cas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事后,隆地熊还会进一步介绍其在基因编辑与分子诊断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Jennifer A. Doudna andEmmanuelle Charpentier. Science, 28, 2014. DOI: DOI:10.1126/science.1258096

2. Kira S. Makarova etal. Nat. Rev. Microbiol. 13, 2015: 722-736. DOI: 10.1038/nrmicro3569.

3. Hélène Deveau, JosianeE Garneau and Sylvain Moineau. Annu. Rev. Microbiol. 64, 2010:475-493.DOI: 10.1146/annurev.micro.112408.134123

4. Kira S. Makarova et al. Nat. Rev.Microbiol. 18, 2020: 67-83. DOI: 10.1038/s41579-019-0299-x.


相关文章

一张膜快速诊断癌症的分子分型

循环肿瘤细胞是液体活检的重要临床标志物。有没有一双灵活的大手,可以收放自如,既能牢牢抓住循环肿瘤细胞,又可以将它按需释放?日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磊团队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斥资68亿,布鲁克收购一家IVD企业

Bruker(布鲁克)已与私募股权公司PAIPartners达成协议,购买EliTechGroup,PAI周三宣布。根据12月26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8-K表格,Bruker(布鲁克)将支付P......

分子诊断POCT迎来“高光时刻”

流感、肺炎支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在这个冬天叠加来袭,让国内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儿科门诊异常火爆,甚至一些大型三甲儿童医院每天的门急诊就诊量持续超过一万人。北京某医疗机构在门诊区域......

多位院士领衔!燕达研究院携手焕生汇,共建联合实验室

日前,燕达医学研究院与焕生汇携手成立联合实验室,旨在加速生物材料的研发和基于细胞生物研究的试剂研发,使干细胞、组织工程、神经修复、各种体细胞治疗、分子诊断等世界前沿医学技术能更快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为大......

Revvity瑞孚迪专业洞察|“症候群”检测快速应对流行性疾病传播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传染病疫情爆发的威胁,我们需要优化相关分子检测能力并建立大规模流行病疫情的防备网络。今天,几乎没有人会说对大规模传染病疫情的威胁、或是痊后需要长期恢复完全一无所知。那么问题来了,......

生物传感及光谱成像(下):光谱质谱联合与原位实时

    2023年7月16日,第22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暨2023年光谱年会召开的第二天,在生物传感及光谱成像专场的下午半场,专家们继续带来荧光纳米探针,光声......

重磅!国产新一代微流控超多重qPCR系统获批上市

受新冠疫情影响,以核酸检测为代表的分子诊断技术得到快速普及,然而现有的分子诊断行业仍存在诸多未满足需求,如检测通量小和速度慢影响诊断效率、自动化程度低和操作复杂导致人力紧张等。广东腾飞基因科技股份有限......

分子诊断让疾病诊治走向“数智化”

  签约仪式现场。受访者供图  日前,记者从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上获悉,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与卡尤迪围绕“CST1快速基因检测在鼻......

前景广阔,NGS助力分子诊断

测序技术更迭速度快,二代高通量测序(NGS)为市场商用主流。从1977年第一代DNA测序技术(Sanger法)发展至今,测序技术经历了第二代高通量测序(NGS)、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和第四代纳米孔测序......

肿瘤分子诊断站上“风口”行业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随着个体化医疗时代来临,“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患者以正确的治疗”成为共识,而精准的体外诊断以及靶向用药则是其基石。在当前癌症患者不断增长、新药加速迭代的大背景下,国内的NGS(二代测序技术,又称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