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4 19:03 原文链接: 动物生物反应器的输卵管

输卵管

1993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Sang博士研究禽类蛋黄表达系统,在鸡蛋的蛋黄里表达了外源蛋白质,由于蛋黄蛋白质是在肝脏细胞表达的蛋白质,而且含量不高;因此,1994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转基因动物学会(筹)副秘书长曾(杰)邦哲提出了禽类转基因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在国际上最早开展采用蛋清蛋白质基因侧翼序列表达外源药用蛋白质的研究。

1994年11月(Glodegg Plan)和1995年3月及1996年转基因动物通讯、1995年7月上海首届国际生物技术与药物学术研讨暨展览会、1996年11月北京第1届国际暨第3届全国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秘书长曾邦哲)、1997年生物技术通报发表,并创造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一术语与词汇,以及1999年在德国创建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网站阐述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概念、方法与技术研究。

1996年创办第1届国际转基因学术研讨会期间,曾邦哲与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有关转基因禽类实验室联系,但国际上当时没有人开展这项课题,随后与美国Avigenics公司和Georgia大学R.Ivarie教授探讨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合作研究。

1998年,美国Avigenics公司独立开展了规模化投资与研究开发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因中国科学家曾邦哲已经去了以色列。2002年后,国际国内掀起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开发热潮,2003年Science发表了Gloden Egg的评述文章。

目前,国际上已有十多家前景看好的公司以输卵管生物反应器作为拳头开发产品,约2003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也创建了公司,并由Sang博士主持研究课题,从禽类蛋黄表达系统转向了输卵管生物反应器。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将称为继哺乳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后最具发展前景的动物生物反应器。


相关文章

印遇龙院士组织召开动物微量元素营养专题交流会

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印遇龙,组织来自亚热带生态所、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者,......

有多少野生动物命丧528.07万公里的道路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528.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高铁总里程位居全球第一。庞大的道路网络可能对野生动物的活动和栖息地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国内缺乏最基础的数据统计,想要有效保护生......

美国立法禁止私人养大型猫科动物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20日签署《大型猫科动物公共安全法》,禁止私人饲养老虎、狮子、猎豹、美洲豹等“大猫”。根据《大型猫科动物公共安全法》,只有动物园、保护区、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才能饲养、繁殖大型猫科动......

内耳隐藏反刍动物数千万年演化线索

     巴塞尔自然历史博物馆(瑞士)的古生物和骨学藏品中有许多反刍动物的标本。图中为Mennecart博士正在查看一些小羚羊的头骨。图片来自:Oce......

动物没耳朵前就会“说话”

提到动物王国中最“健谈”的生物,人们可能会想到鸣禽、海豚,包括人类自身。而龟这种在人们印象中“沉默寡言”的动物可能不会被囊括其中。但事实上,这种魅力十足的爬行动物会通过大量的点击声、鼻息声和咯咯声进行......

陆上哺乳动物最灵活的脸

 图片来源:WILLBURRARD-LUCAS/NPL/MINDENPICTURES非洲象拥有惊人的面部、耳朵和象鼻动作。其中,象鼻由比整个人体还多的肌肉组成,可以进行非常有力且精细的动作。......

年产逾3000只攻关创新药物

29日,在位于广州增城的国家犬类实验动物资源库,繁育人员汪荣根带着记录本在比格犬种犬房巡查,检查种犬的生产信息卡,观察后代的性状情况,同时记录下种犬的生产数据,为种群的生产力评价、标准性状选育、系谱档......

研究证实动物对大气的大规模电效应

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成群的蜜蜂能够产生强度相当于雷暴的电场。相关研究10月24日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iScience》杂志上。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0月26日报道,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

李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人肉打印机”

生物科学绘图是艺术与科学有机交融的产物,是生物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一幅具有水准的生物科学绘画作品,是在遵从科学的"真"的前提下,借用绘画艺术手段完成的。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

中国特有蛇类如何靠“泡”温泉定居世界屋脊?

西藏温泉蛇郭峻峰摄西藏温泉蛇郭峻峰摄蛇是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变温脊椎动物,因自身新陈代谢水平较低而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保持恒定的体温,通常需要借助外界的温度提升体温。我国有一种特有蛇类,竟能适应高寒的青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