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5-13 11:41 原文链接: 化学分析揭示毕宿星团恒星末日情形

  天文学界一般认为,某些恒星会在存活近百亿年后变成白矮星,步入“行将就木”阶段。英国科研人员不久前研究了两颗白矮星及其附近环境,揭示了白矮星对其周围天体的影响。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9日在新一期《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报告说,他们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宇宙起源光谱仪,研究了两颗白矮星周边大气中的化学成分,这两个天体位于距地球约150光年的毕宿星团。分析结果显示,这两颗白矮星周围充满硅元素,而硅正是某些行星岩石的主要材料。

  通过研究大气中的碳硅比,研究人员判断这些弥漫的硅可能是恒星演化为白矮星后引力增大导致周围行星粉碎而形成的。

  领导这项研究的剑桥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杰伊·法里希说,这种化学分析研究法为天体探测提供了新思路,他们将继续用这种方法研究那些粉碎行星的“生前”组成成分,并对更多白矮星进行研究,探寻其周边行星的生存迹象。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对宇宙“标准烛光”前身星认知

8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近期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著名国际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在......

云南天文台在吸积白矮星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博士研究生崔英朕与孟祥存研究员在吸积白矮星领域获得新的进展。他们发现白矮星吸积的物质能有效阻止白矮星表面光学厚星风的发生,这可能改变人们对Ia型超新星前身星单简并星模型的认识......

云南天文台等利用星震学探测白矮星内部化学轮廓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团组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付建宁合作,在恒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探究了碳/氧白矮星内核的化学组成轮廓对其脉动周期的影响。研究利用星震学方法,探测一颗DA型脉动白矮星HS0507+......

6190颗白矮星被光谱证认与测量

白矮星示意图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孔啸、研究员罗阿理基于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数据,在Gaia(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望远镜)数据的白矮星侯选体样本中证认出6190颗白矮星,其中1920......

6190颗白矮星被光谱证认与测量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孔啸、研究员罗阿理基于LAMOST(郭守敬望远镜)光谱数据,在Gaia(欧洲航天局盖亚空间望远镜)数据的白矮星侯选体样本中证认出6190颗白矮星,其中1920颗是首次发现......

《自然》发表文章:一颗气态巨行星竟绕着白矮星旋转

英国《自然》杂志13日发表了一篇天文学论文,描述了一颗质量达到木星级别的气态巨行星,沿一个宽广轨道围绕一颗银河系内的白矮星转动。虽然模型表明,类似这样大小和轨道的行星应该可以从其恒星变为白矮星的巨星阶......

自由落体普适性通过迄今最严格测试

所有物体,不论其自身重力如何,在外部引力场中下坠时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这一原理通过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测试。根据英国《自然》杂志4日发表的一项物理学研究,欧洲科学家通过分析中子星—白矮星—白矮星三星系统,......

科学家首次成功测量白矮星质量

美国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日前发现了由附近一颗白矮星引力而产生的光弯曲——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太阳以外的恒星周围观测到这种扭曲现象。这一发现也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同时,在广义相......

200光年外白矮星发现生命组分

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项天文学最新发现:200光年外一颗白矮星中包含有生命基本组成成分。该研究意味着地球生命起源方式也会在宇宙中其他地方出现,并第一次在其他星系发现了与我们柯伊柏......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白矮星用电子束轰击“同伴”

最倒霉的恒星什么样?大概是每隔不到两分钟就被“同伴”用高能电子抽打一次。日前一组国际天文学家发现一颗恒星亮度变化比以前认为的要剧烈得多:在30秒瞬间内亮度就能提高400%。进一步观察发现,这实际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