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生产工艺均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三维微纳米结构的组装研究备受关注。其中,三维结构对立体电路及光电器件的制备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组装方法很难实现自支撑的三维悬空结构,且所适用的材料十分有限。因此,研究简便普适的三维微纳结构制备方法对新型光电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利用绿色纳米印刷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精细图案化组装、印刷柔性传感器、光学器件、透明导电膜和最优微纳串线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以液滴操控微纳结构立体成型为研究出发点,利用模板诱导液滴在三维空间内自发收缩,实现了单一或多材料的三维微纳结构的快速组装成型。液体自发收缩成型的过程遵循热力学最稳定状态,在连接方式上符合数学的最优连接,使液体中的纳米材料通过一步组装形成最优化结构。基于银纳米颗粒的立体微纳电路显示了在立体集成电路的潜在应用;基于两种量子点共组装的三维微纳结构在间隔小于3μm时仍能实现良好的多色显示。这种通过液滴自发成型组装的三维微纳结构,为新型立体光电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报道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学院的支持。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用于骨组织再生的硅基三维仿生支架

骨折、创伤和先天性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天然骨组织具有通过自我再生对轻微损伤做出反应的固有康复能力,但大骨折或大面积缺损使得在没有手术干预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完全的功能恢复,且自体移植物具有......

研究实现分形结构从二维到三维柏拉图多面体

记者1月6日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大湾区环境研究院教授王平山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配体单元,利用配体之间的高效识别能力,成功将Sierpiński分形结构由二维拓展到三维。相关研究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磁性纳米粒子创建三维“迷你大脑”

神经元因退行性疾病或创伤而受损后,几乎没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恢复神经网络及其正常功能是组织工程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利用纳米技术和磁操作克服了这一挑战,创造出可修复受......

三维表面模型可视化软件Vayu1.0发布

Vayu主界面与部分案例展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供图) 包括古生物学在内,众多科研领域已经在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广度上大规模应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以及三维重建技术,随之对生成的三维表......

郑美玲团队等在飞秒激光直写三维无机纳米结构获进展

近年来,三维(3D)无机纳米结构的精确可控制备技术是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微电子器件、量子芯片、太阳能电池和结构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无机材料前驱物容易结晶,导致难以一次性直接制备3D无机微纳结构。......

黄鹏团队开发用于肿瘤催化治疗的多光谱三维光声成像

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属于酶促反应,无论是内源酶或外源酶引发的活体催化反应,其过程都伴随着多种分子事件的动态变化,而通过分子影像手段对这些分子事件进行同步实时的监测,能够加深人们对这些生物学过程的......

合肥研究院在三维各向异性材料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功能材料物理与器件研究部在层状MoAlB单晶的生长及三维各向异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Small上。三维各向异性功能属性(如磁、电、热、光学等......

科研人员研发出具有超高储锂性能的三维锗碳炔材料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碳基材料与能源应用研究组研究制备了一种由线性丁二炔键通过sp3-杂化锗原子构成的类金刚石骨架的三维多孔材料—锗-碳炔(Ge-CDY),并对其电子结构、带隙及锂存储能力......

拨开重重迷雾如何在“混沌的边缘”预测未来

智能化将是复杂系统研究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未来无论是5G、6G,还是工业互联网,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将随着复杂系统研究的进展发生重大变化。——兰岳恒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北京时间10月5日,瑞典......

新研发:人脑三维全景快速扫描光声层析成像仪

脑科学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重大科学问题,其意义在于促进人类理解认知、思维、意识和语言机理,帮助诊断和治疗脑疾病,被视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引领新科技革命的潜在引擎。开展脑科学研究离不开先进的脑功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