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9 16:42 原文链接: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质子反质子束缚态存在的新证据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了质量为1882 MeV的共振结构X(1880)或为质子-反质子束缚态。4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同时,美国物理学会报道了这一成果。

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而反质子是质子的反物质对称粒子,具有与质子相同的质量却带有相反的电荷。当质子和反质子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湮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然而,有理论预测质子和反质子可以通过强相互作用力结合形成寿命极短的状态即质子-反质子束缚态。

2013年,北京谱仪Ⅲ实验在研究J/ψ粒子衰变成一个光子和3对正负π介子的过程时,发现了新共振结构X(1840)。X(1840)的质量恰好位于质子-反质子质量阈值附近,但略低于该阈值。

北京谱仪III实验采集了100亿 J/ψ衰变事例,为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利用这批数据,该研究在3(π+π-)质量谱上观测到一种反常结构。该结构由两个共振结构叠加形成,也就是2013年发现的X(1840)以及被命名为X(1880)的新共振结构。X(1880)的质量和宽度分别为1882.1±1.7±0.7 MeV和30.7±5.5±2.4 MeV,且统计显著性大于10倍标准偏差。这个新共振结构的质量恰好比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之和略重一点,其性质类似质子-反质子束缚态,为质子-反质子束缚态的存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上述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等北京谱仪Ⅲ合作组成员完成。北京谱仪Ⅲ探测器维护和离线软件团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加速器运行维护团队为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做出了贡献。

论文链接

美国物理学会新闻报道链接

核子-反核子束缚态示意图


相关文章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质子反质子束缚态存在的新证据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了质量为1882MeV的共振结构X(1880)或为质子-反质子束缚态。4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同时,美国物理学会报道了这一成果。质子是构成原子核......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质子反质子束缚态存在的新证据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了质量为1882MeV的共振结构X(1880)或为质子-反质子束缚态。4月9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同时,美国物理学会报道了这一成果。质子是构成原子核......

新突破|中国科学家合成新核素锇160和钨156

2月1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合作单位的科研人员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锇-160、钨-156。相关成果于2月15日以亮点文章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的......

新研究揭示石墨烯质子渗透比理论值高的原因

英国华威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科研人员揭示了石墨烯对质子的渗透比理论预期值高得多的原因。科研人员使用扫描电化学电池显微镜(SECCM)测量质子电流,将穿过石墨烯膜的质子电流的空间分布可视化。研究发现,质......

石墨烯对质子“网开一面”原因揭示

根据23日《自然》杂志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华威大学的研究人员解开了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为什么质子对石墨烯的渗透性比理论上预期的要高得多。10年前,科学家证明,此前被认为“密不可透”的石墨烯材料可被......

揭开质子的神秘面纱

费米实验室的MINERvA实验利用NuMI光束,首次使用中微子而不是光作为成像工具对质子进行了精确描述。原子核的组成部分,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和胶子组成的,它们相互之间有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这些相互作......

新测量证实质子结构存在异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91.shtm科技日报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刘霞)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

有力证据显示质子可能含一个粲夸克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质子或比我们此前认为得更复杂。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发现了强有力证据,证明质子也包含一个粲夸克。这一发现或将对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开展的......

高能效质子可编程电阻器开发成功

科技日报北京7月31日电(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正着手推动提高一种人工模拟突触的速度极限。他们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实用的无机材料,使设备运行速度比以前的版本快100万倍......

47名患者获益,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完成临床测试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获悉,首台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第一注册单元的固定束和180度治疗室完成临床试验,总计47名受试者完成治疗。在3个月的访视期结束后,该装置有关项目组将向国家卫健委器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