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8 10:26 原文链接: 北京“APEC蓝”机动车减排贡献占比近四成

    APEC会议期间,本市采取了机动车限行、施工工地停工等一系列临时减排措施,使得北京收获了近半个月的“APEC蓝”。究竟这些措施各自发挥了多大作用呢?昨天,市环保局发布了APEC空气质量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结果,研究显示,机动车减排的贡献最大,达到39.5%。假设会议期间北京没有连同周边省(区)市共同减排的话,那PM2.5的浓度预计比会议期间43微克/立方米的实际平均浓度提升61.6%。

    减排效果:PM2.5浓度降61.6%

    APEC期间北京湛蓝的天空,被网友称为“APEC蓝”。根据市环保局此前发布的初步评估报告,从11月1日至12日期间,本市虽然经历了两次不利的气象扩散条件,但空气质量仅1天轻度污染,其余11天均为优良天;PM2.5日均浓度值平均降低30%,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5%。

    之后,市环保局继续组织相关科研单位重点研究会议期间的各项临时措施效果。结果显示,会议期间,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如果本市和周边地区没有共同采取临时减排措施的话,预计PM2.5浓度会达到69.5微克/立方米,比实际浓度增长61.6%。也就是说,PM2.5浓度实际下降了26.5微克/立方米。

    记者了解到,由于各项临时减排措施涉及到北京及周边六省(区)市,具体来看,本市的减排措施对PM2.5浓度削减达到19.8微克/立方米左右,区域污染传输减少贡献了大约6.8微克/立方米。

    此外,综合来看,在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全市削减二氧化硫排放39.2%、氮氧化物排放49.6%、PM10排放66.6%、PM2.5排放61.6%及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约33.6%。平均来说,全市主要污染物削减率达到50%。

    措施评估:机动车减排贡献最大

    收获“APEC蓝”得益于各项措施多管齐下,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当属机动车限行与管控。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宋强介绍,APEC期间实行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渣土车等禁行限行、外埠进京车辆禁行限行及过境机动车绕行等措施,使得会议期间机动车路上行驶数量下降、路网平均速度提升,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综合以上措施,机动车减排对PM2.5下降的本地贡献达到39.5%,其中对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贡献较大的是外埠车辆,特别是重型大货车、大客车绕行以及市域内实行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机动车减排的综合效果是最大的,一方面是车辆本身停驶,这其中包括外地进京车辆减少;同时还有连带效应,如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以及机动车‘搅拌器’作用降低,扬尘也大幅减少。”宋强说,对扬尘减排贡献较大的是渣土车禁行。

    此外,工业企业停限产及施工工地停工等措施,对“APEC蓝”的贡献也不小。据测算,由于采取压减燃煤电厂生产负荷、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停产限产等措施,对PM2.5下降的本地贡献达到17.5%;全市施工工地停工、部分施工机械停止使用等措施,对PM2.5下降的本地贡献为19.9%;道路保洁的贡献也达到10.7%。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涉及面最广的全市调休放假举措,使得全市常住人口约减少10%,这意味着有超过200万人离京;而工作单位和学校放假,使得全市交通流量较放假前下降了约20%。

    经验总结:减排还需“人努力”

    APEC期间,在经历了两次不利气象条件的情况下,本市仍然收获了良好的空气质量,各类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削减50%,这证明改善空气质量“人努力”是关键,减排才是硬道理。

    宋强介绍,根据会议期间减排措施效果的经验,本市将继续进行一系列大气治污的措施。最根本来说,各项措施最终都有效降低了人为活动带来的污染排放强度,所以本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强化产业结构调整、人口总量控制、施工规模总量控制等源头控制措施,实现污染治理重心向源头控制的转移。

    在综合效果最大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要把治理机动车作为重点方向,对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提高新车标准、淘汰老旧机动车等措施,必须大力持续推进。同时,本市要加快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尽最大努力淘汰燃煤,削减工业污染排放,进一步淘汰不符合首都功能的污染企业,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重点企业,要以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治理本市工业污染。而在城市管理方面,既要对城乡建设规模实施总量控制,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APEC蓝”离不开公众的参与,环保部门呼吁市民主动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因为大气污染源存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与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另外,还有一项关键的举措,即区域的联防联控必不可少,因为大气污染的特征,决定了区域必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特别是重污染应急措施的联动、改进中长期空气污染预报的准确度、适时提前启动应急预案等。

    据悉,本市已经在研究关于修订重污染应急预案的相关事宜。

相关文章

城市环境所在塑料际抗生素抗性健康风险及驱动机制方面获进展

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有报道证明微塑料能够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促进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定殖和传播,从而对生态系统安全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近年来,对于环境水体塑料际ARGs的报道集中于微塑料......

周亮: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将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9月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在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处......

研究创建丰产减排的稻渔共作新模式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产业经济创新团队采用特别培育的高秆水稻品种渔稻1号,构建了一种适宜于养殖池塘的稻渔共作新模式,并解析了该模式的减排机制,为我国农业碳减排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

洪水灾害后,应该如何确保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多地迎来了连续强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温湿热天气对水质的影响,伴随强降雨而来的还有洪水造成的灾区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灾区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如何保障洪涝灾害后的......

生态环境部发布8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2023年7月31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

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进展如何?

“结合‘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的实施,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为重点,实施100个土壤污染源头管控项目。”在2022年4月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土壤司司长苏克敬给出了这样的讯息。土壤污染源头管控......

黑龙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

百年老道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较早开发的老城区,沧桑与机遇并存,问题与挑战并存,曾有着诸多难以破解的环境问题,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诸多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方法,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哈市道外生态环境局有效......

新能源车新措施,旨在降低购置使用成本

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使用成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10条措施,要求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

本世纪末地表水污染或影响55亿人

《自然·水》最新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显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会影响到55亿人。研究结果指出,到本世纪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预计将成为全球地表水污染热点地区。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被认为会影响今后几......

生态环境部发布7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2023年6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