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北京大学BIOPIC中心汤富酬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5-Formylcytosine Landscapes of Mammalian Early Embryos and ESCs at Single-Base Resolution”的研究论文,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5-醛基胞嘧啶全基因组测序,并解析了小鼠着床前胚胎中的单碱基分辨率5-醛基胞嘧啶(5fC)谱图。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在5-甲基胞嘧啶的主动去甲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新颖的表观遗传学修饰5fC。汤富酬课题组与伊成器课题组紧密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特异性化学标记的单细胞、单碱基分辨率的5fC测序技术(CLEVER-seq),并将其应用于小鼠着床前胚胎以及哺乳动物多能干细胞的5fC检测。研究发现,在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5fC发生高度动态变化并富集在基因表达调控区域。5fC在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以及多能干细胞中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同时,启动子区域5fC的产生先于相应基因的表达,说明在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主动去甲基化可能参与了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朱晨旭、高云、郭红山博士以及夏波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研究员,汤富酬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助。

相关文章

研究基于学习算法优化序列特异性的CtoG单碱基编辑器

8月12日,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ofC-to-Gbaseeditorswithsequencecontextpreferencepredictab......

深度学习算法优化序列特异性的CtoG单碱基编辑器

8月12日,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OptimizationofC-to-Gbaseeditorswithsequencecontextpreferencepredictab......

首次!黄超兰:单碱基分辨率和单细胞层面的精准鉴定

2021年6月10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团队、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孙青原团队,合作在NatureCell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Glob......

以胞苷脱氨酶为基础构建出多种新型的CBE工具

8月9日,《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多种胞苷脱氨酶为基础扩展的C-T单碱基编辑工具》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

我国科学家开发更高精度的单碱基基因编辑工具

单碱基编辑技术是一种是自2012年CRISPR/Cas9技术被发现以来最寄予厚望的高精度基因编辑技术,其中一种单碱基编辑技术BE3可以在不切断DNA双链的情况下精确地引入由C/G到T/A的点突变,另外......

世界首次证实单碱基基因编辑存在脱靶效应

基因编辑技术越来越火,然而针对基因编辑工具最大的风险——脱靶效应,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检测工具。记者从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获悉,其团队与多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在精度、广度和准确性上远超越之前......

杨辉组/高彩霞组发现单碱基编辑系统存在严重脱靶效应

2016年,DavidLiu团队在Natur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基于胞嘧啶脱氨酶APOBEC1(能催化C脱氨基变成U,而U在DNA复制过程中会被识别成T)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制剂UGI(能防止尿嘧啶糖基化......

中国学者NatureBiotechnology发文:植物基因CT单碱基新系统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EfficientC-to-TbaseeditinginplantsusingafusionofnCas9andhumanAPOBEC3A”,在前......

单碱基编辑系统在植物中建立mRNA剪接操控新方法

mRNA前体的剪接是高等生物体内基因转录后加工的重要过程,传统mRNA的剪接遵循“GU-AG”法则,即主要剪接体包含三个保守的剪接位点,即位于内含子5’端的“GU”、3’端的“AG”和靠近3’端的分支......

中国科学家培育出单碱基突变遗传性疾病动物模型

记者从吉林大学了解到,近日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赖良学团队利用新型单碱基编辑系统成功对家兔实现单碱基精确突变,培育出具有白化病、早衰症等遗传性疾病模型兔,这代表人类距离基因治疗时代更近一步。团队成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