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8 14:22 原文链接: 华中农大团队培育轻简玉米品种助力玉米增密增产

  8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沃土种业签订“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协议。三方将合作开发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专利技术,创制基因编辑增密增产新种质,培育轻简玉米品种,实现玉米生物育种和化控高产高效新技术高效融合。

华中农大校长李召虎(左二)在河北邯郸观察玉米长势。(华中农大供图)

  据悉,增加种植密度是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途径,而塑造耐密紧凑株型,构建优良群体结构是密植玉米生产获得高产的基础。调控赤霉素生物合成和信号途径关键基因是“绿色革命”以来提高谷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以赤霉素合成为调控靶标的调节剂DPC,显著调控棉花植株生长,有效塑造株型和高质量群体,但其在玉米、水稻等调节作用不明显。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攻关,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构建了易于DPC调控的玉米遗传材料,创造性建立了DPC应用与种质创新融合,为解决常规育种与栽培措施难以解决的密植倒伏瓶颈问题提供了技术方案与理论基础,为玉米增密增产高效生产提高了新的策略,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

  李召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该项技术的核心是将育种和栽培技术深度融合,在传统优势品种上配套基因编辑和化控技术,做到“优中更优、好上更好、高产之上再做加法”。他表示,下一步,将联合各研究单位和经营主体全力推进该项工作落地生根,在生物育种新时代新赛道中跑出华中农大的加速度,助力玉米种业和高产栽培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华中农大团队培育轻简玉米品种助力玉米增密增产

8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与河北沃土种业签订“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种质创制、轻简品种选育与配套化控技术研制”合作研究协议。三方将合作开发基因编辑玉米增密增产专利技术,创制基因编辑增密增产新......

研究发现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

近日,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玉米种业室团队以甜玉米为研究对象,对甜玉米高温下的表型特征变化进行观察,发现了提高鲜食玉米耐热性基因。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JournalofMo......

农业农村部新部署!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从南到北陆续展开,是落实示范推广面积、提高播种质量的关键时期。4月19日,农业农村部在四川省达州市召开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会,......

“杰出”的玉米是如何杂交的?

作物的杂交后代比它的双亲表现出更大的生物量、更强的抗逆性、更高的产量,这就是杂种优势。百余年来,遗传学家一直在苦苦探寻其背后的遗传学机理,寻找能让后代比双亲更“杰出”的基因位点,却难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

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3月25日,《......

遗传发育所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研究取得进展

玉米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玉米用途广泛,除作为饲料外,还有各种工业用途,并为人类提供优质的蛋白和淀粉。玉米雌雄同株异花,天然异交率高达95%以上,因此杂交种制种和专用玉米的生产需要严......

科研十年磨一剑|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经过10年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首次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并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含量,这一成果11月1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

中科院破译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增收密码”

中新网松原10月15日电(记者郭佳)记者15日从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获悉,其采用的“324”耕作及浅埋滴灌等组合技术在吉林西部中低产旱田实现玉米增产33%。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助理......

科研人员创制玉米穗腐病抗性育种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基因编辑育种研究团队通过基因编辑靶向编辑玉米内源基因创制了一种突变体,并发现其在多环境下对玉米拟轮枝镰孢穗腐病具有明显抗性,为抗病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种质材料与育种技......

赵久然:强壮玉米“中国芯”

玉米是中国当前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大、种业市值最高的作物,也是国际种业巨头竞争激烈的主要焦点作物。大力推进玉米种业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饲料供给及种源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