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人”——如何定义人类自身及理解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是复杂而艰巨的问题。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现代人的由来和独特性提供了新视角——20多年前,第一例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观察到现代人与黑猩猩的基因差异和分歧时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揭开现代人广泛的基因多样性;早期现代人和灭绝古人类基因组的发现更是为探索过去人类迁徙和演化的路径带来新的证据和见解。这些突破性工作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回答这一问题。

  《细胞》(Cell)在创刊50周年之际发布特刊,从遗传学视角讨论“何以为人”这一前沿科学问题。因对人类演化研究领域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受邀针对现代人的演化之路撰写了评论性文章。该研究从古基因组学视角解读了现代人遗传特征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过去人类的迁徙融合模式、种群规模、适应性变异及多样性的历史,并对现代人区别于其他灭绝的人类群体以及其他物种的特殊性和优势特征提出了见解。2月29日,相关成果以Ancient genomes and the evolutionary path of modern humans为题,在线发表在《细胞》上。

  通过直接比较现代人和灭绝古人类的基因组序列,科研人员可以更密切地追踪现代人的起源及其重要表型的变化,从而区分他们与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的遗传特征,探讨现代人区别于灭绝古人类得以留存至今的优势和根本原因。这一直接方法从理论上来讲是强有力的工具。而由于目前所获得的灭绝古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的基因组数据较少,这些古老群体的基因多样性未得到全面了解,进而使得该方法的使用受到限制。

  尽管现有数据集和研究发现了重要线索,但被发现属现存现代人所特有的、不存在于灭绝古人类混血或远祖群体不完全谱系的序列范围仅占7%。在这一序列范围里,与神经功能、RNA剪接相关的遗传变异被发现,而更多其他线索有待研究。

  文章提出,现代人没有一套明确标识自身、区别于其他群体或物种的特有基因组,但各种各样与身高、疾病免疫、耐寒性、肤色和眼睛颜色、饮食结构等相关的基因变体构成重要的遗传特征——基因多样性。尽管这种多样性仅是古基因组所透射的史前人类基因多样性的一小部分,却在人类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解码灭绝古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的古基因组信息,研究人员可以厘清这些人类群体之间的遗传差异,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生存细节,如种群规模、家庭结构、繁殖方式、迁徙路径,以及对气候变化、病原体传播、生活方式革新等的适应,为从群体层面探知现代人得以持续扩张和发展的优势特征提供了新视角。

  文章基于已有的相关成果分析提出,早期现代人和灭绝古人类群体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差异。例如,早期现代人群体的有效种群规模一直比尼安德特人等灭绝古人类群体大,这有助于现代人在较长时间和较大空间范围内维持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可以更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又如,早期现代人和尼安德特人虽然都实行女性外婚制,即在自身所处关系密切的小群体之外寻找女性配偶,但早期现代人群体却保持了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即他们的直系祖先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更远。而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表明他们的直系祖先中有近亲繁殖的迹象。此外,现代人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其群体迁徙扩张的迅速性和广泛性。现代人走出非洲,不仅占据所有先前存在的灭绝古人类的生存领地,而且扩散至撒哈拉沙漠、美洲、大洋洲等更多地方。

  尽管无法用单一的遗传现象来解释将现代人群体不断扩张而灭绝古人类群体不断缩小至消逝的原因,但文章提出种群规模与个体适应性之间的正相关性,即范围更广、联系更加紧密的群聚网络更利于个体存活和繁衍。这被称为“阿利效应”。“阿利效应”在帮助现代人进行资源开发、防御和配偶选择等合作性活动发挥了影响。

  此外,古基因组在揭示现代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机制方面也发挥了作用。例如,东亚北部的EDAR基因突变可能在末次盛冰期低紫外线环境的选择下频率上升,来自丹尼索瓦人的EPAS1基因变体可能帮助高原居民在高海拔地区生存,还有许多与当地饮食结构、病原体免疫、生活方式改变等相关的适应性基因均被一一发现。上述成果填补了现代人演化历程的相关空白,更凸显了适应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关键作用。

  现代人流动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这意味着仍有较多古基因组有待进一步发现和研究。付巧妹团队总结的追踪现代人演化之路的两种方法——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虽然因现有古基因组数据较少而有所局限,但显示出古基因组学在解答“何以为人”这一问题上的贡献和潜力。文章从直接和间接视角、个体和群体层面讨论了现代人较之灭绝古人类,以及其他物种在演化过程里的相似之处和相对优势,为进一步细化现代人的演化路径和深层次的谱系结构提供了更加清晰的研究思路。未来,随着更多关键时间和地点早期现代人和灭绝古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和研究,将为解答“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带来更多新的证据和思考。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


相关文章

古脊椎所发表关于古基因组解读现代人的演化之路主题评论

“何以为人”——如何定义人类自身及理解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是复杂而艰巨的问题。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现代人的由来和独特性提供了新视角——20多年前,第一例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观察到现代人与......

古脊椎所发表关于古基因组解读现代人的演化之路主题评论

“何以为人”——如何定义人类自身及理解人之为人的独特性,是复杂而艰巨的问题。遗传学的兴起和发展为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理解现代人的由来和独特性提供了新视角——20多年前,第一例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观察到现代人与......

研究揭示兽脚类食性趋同演化

近日,《创新:地球科学》(TheInnovationGeoscience)报道了一枚发现于西藏昌都地区的恐龙牙齿化石。定性的形态比较和简约法系统发育分析支持该标本属于较为进步的驰龙类。贝叶斯末端定年分......

鸟嘴为何与手指一样灵活?镶嵌演化塑造头骨

距今1.2亿年鸟类雅尾鹓鶵头骨的三维复原图。王敏供图鸟类是目前世界上物种和生态多样性最高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为什么演化得如此成功?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鸟类头骨的部分骨骼能够发生相互独立的运动,从而帮助鸟嘴......

我国科学家探索鸟类头骨演化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3.shtm本报北京12月8日电(记者齐芳)现生鸟类虽然没有“手”,但具有极其灵敏的喙,能够取......

1.67亿年前化石骨架揭示爬行动物演化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研究人员描述了来自中侏罗世(约1.67亿年前)苏格兰的一个早期爬行动物的近完整骨架化石,这件化石或能增进人们对决......

新研究揭秘“从鱼到人”的关键环节

这些新发现揭示了早期有颌类崛起的过程——最迟到4.4亿年前,有颌类各大类群已经欣欣向荣;到了志留纪晚期,更多样、更大型的有颌类属种出现并开始扩散到全球,开启了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成为人类的进程。朱敏中国......

“接棒”老科学家他破译植物演化历史“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彩云之南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十年,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

石菖蒲及单子叶植物祖先基因组演化研究获进展

2022年7月14日,NaturePlants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青锋、陈进明团队与法国合作者的重要成果,公布了单子叶植物最早期分支菖蒲目中的重要水生药用植物石菖蒲(Acorustat......

胸孔亚派蟹类系统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沙忠利课题组在胸孔亚派蟹类系统演化方面获得新进展。该研究首次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揭示了胸孔亚派四总科的系统进化关系,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inMarineSc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