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11 14:53 原文链接: 叶片的基本结构

一个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托叶等三部分组成。同时具备此三个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缺乏其中任意

  一或二个组成的则称为不完全叶。叶片通常片状,叶柄上端支持叶片,下端与茎节相连,托叶则着生于叶柄

  基部两侧或叶腋,在叶片幼小时,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一般远较叶片为细小。

自叶片作一横切片,自外而内可察见如下构造。

  1.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上表皮位于腹面,下表皮位于背面。表皮细胞扁平,

  排列紧密,通常不含叶绿体,外表常有一层角质层。有些表皮细胞常分化形成气孔或向外突出形成毛茸。

  2.叶肉:为表皮内的同化薄壁组织,通常有下列两种。

  (1)栅栏组织:紧靠上表皮下方,细胞通常1至数层,长圆柱状,垂直于表皮细胞,并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在两面叶或针形叶,栅栏组织亦分布于下表皮上方或整个表皮内侧四周,但亦有一些水生及阴生植物的叶是完全没有栅栏组织的。

  (2)海绵组织:细胞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位于栅栏组织下方,层次不清,排列疏松,状如海绵。

  (3)叶脉:为贯穿于叶肉间的维管束。主脉部分维管束较粗大,侧脉及小脉部分维管束较细小,通常为木质部在上方的有限外韧型,较少为木质部在中间的双韧型。维管束四周主要为薄壁组织,渐靠近表皮则常有厚角组织或厚壁组织,

  这些组织,在主脉下方凸出部分通常较多而特别发达。草酸钙结晶在叶片组织中十分常见,形状种种,随植物种属而有所不同。


相关文章

研究阐释生长素如何调控叶片扁平化建立

 扁平化是叶片的典型特征,也是植物高效光合的基础,其建立机制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难点。60多年前的经典显微切割实验发现,叶片扁平化依赖于茎尖分生组织产生的可移动信号,称为Sussex信号。中国......

科研人员揭示叶片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对叶片的影响

记者22日从西南民族大学获悉,西南民族大学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Leafwatercontentcon......

人工神经元可连通捕蝇草生物细胞让叶片闭合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生物技术论文称,一种人工神经元可以与捕蝇草的生物细胞成功连通,还能让捕蝇草关闭叶子。这项研究结果或对将来脑机接口......

长期野外增温对植物叶片水力特性和经济学特性的影响

与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温度上升可能对林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台站开展长达7年(2012-2019)的野外增温实验,将几种重要的本土树种(短序润楠、红枝蒲桃、木荷和鼠刺等)和土壤(......

科学家揭示植物叶片衰老表观遗传学调控新机制

叶片衰老受到严苛的调控过程,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叶片衰老时,叶绿素、核酸、脂类、蛋白质及其它高分子物质会被分解成营养物质,并会重新分配到生长旺盛的器官或贮存器官中。伴随着叶片年龄的增长,大量叶片衰老......

植物所在叶片角度分布提取算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叶片角度分布(LeafAngleDistribution,LAD)包括叶倾角分布和方位角分布,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叶片角度分布对植被冠层中光线的传输过程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分布有着显著的......

新观点:叶片是脱落酸合成的主要器官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月29日发布消息称,该所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张石宝研究组提出脱落酸合成部位的新观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植物学期刊《实验植物学杂志》上。据悉,脱落酸别名脱落素,是一种......

中科院植物所发现生物钟调控叶片衰老新机制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王雷率领的团队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植物生物钟参与调控叶片衰老过程的有关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的《分子植物》杂志上。在拟南芥中,一个名叫“夜......

MolecularPlant:生物钟调控叶片衰老新机制

生物钟是生物体为适应环境昼夜周期变化而进化出的协调细胞内基因表达、代谢网络调控的分子系统,调控植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多个过程。生物钟使植物的内源节律与外部昼夜变化的光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相协调,为植物......

聚氨酯叶片时代即将到来

树脂材料是决定风电机组叶片性能的关键因素,很多企业都将材料的创新作为突破点,科思创便是其中一员,其首支聚氨酯树脂风电机组叶片的问世,为叶片的设计带来了新思路。2016年4月,科思创在中国成功试制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