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28 12:29 原文链接: 吴冠中之问,比钱学森更直接更尖锐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

  但是,平静离去或许只是吴大师自己的愿望。作为对中外美术界影响极大、在世时身价最高的中国画家,他的驾鹤仙游注定是一桩具有相当轰动性的文化事件。这几天,从其超卓的艺术成就,到其严谨的处世态度,再到其毫不圆通的诤诤言谈,都成为人们追思的对象。特别是后者,也即近年来他对中国美术发展和高等教育所作的那些批评,正令无数人反复地咀嚼回味。

  吴冠中对名利虽然淡泊,但对关乎艺术的问题,却一点都不随和。近年来,他激烈地批评中国的美术水平和体制弊端,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是“虚假的繁荣”,实际美术水准“落后于非洲”,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大学艺术类专业只能培养工匠培养不了艺术家,尤其是还公开批评“从中央到地方,(画院)养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鸡”,建议取消各级美协和画院。

  这些批评,自然令人很容易想起“钱学森之问”。两位大师所担忧所提出的问题很相似,但细看稍稍有所区别——吴冠中比钱学森更直接、更尖锐、更不留情面。

  这些都是他在耄耋之年所讲出的话语。年虽老迈话语性情却如童稚般率直,如此作为气度,使人无论是否同意其观点,都颇为感佩。特别应该看到的是:首先,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画家,当代中国美术的整体声誉与吴冠中生前身后所获的评价之间,无论如何都“荣辱与共”,如同“水和船”的关系,水涨方能船高;其次,激烈批评当代整体美术水准、大学艺术教育和艺术市场,所得罪的人肯定非常之多;再次,被其所激烈抨击的中国现行美术体制,实际上对他一直是尊崇有加的,从某些角度看,也可以说他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

  面对如此之多如此分明的利害,吴冠中却能够不予理会,勇言无忌,体现出其作为一名艺术家的超脱、自由与独立。这种精神高度和难得的品格,或是对其作品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尤其是,吴冠中并非对外严苛而于己宽松。他的清醒和“苛刻”,同样体现在对待自己的作品方面。比如,吴冠中曾经很多次毁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根本不管那些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已是真正的“天价”。还有,吴冠中终生献身于美术,却对美术的价值和意义有着近乎苛刻的评价,比如他曾经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强调,“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绘画和杂文的社会功用是不好类比的,此论未必确然。但相比于某些人的夸张和膨胀,吴冠中对自己的终生职业肯于如此保守地定位,这种内敛和自省的意识,弥足珍贵。

  综合看来,吴冠中固然以其作品对美术本身作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而其近年来的这些态度和言辞,对于社会的贡献亦同样不应小觑。对于文化艺术圈中人士来说,吴冠中的清醒、独立和勇气,是一种未能多见的示范;而对于文化艺术的管理体制、发展途径等来说,吴冠中的言辞即或有所偏激,却同样具有丰富的参详价值。

  所以,哀悼吴冠中大师的同时,别忘了对他表示最后的感谢。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人才培养应杜绝“排排队,分果果”

日前,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10项重点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

袁贵仁回应“钱学森之问”通过改革提高人才创新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今年是“十一五”迈向“十二五”的重要转折,也是落实教改纲要的第一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成就。针对“钱学森之问”,袁贵仁说,要加大教学模......

首届创新中国论坛成功举行

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由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为论坛主席,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

李政道与教育学者共答“钱学森之问”

李政道先生作报告:要创新需学问 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一直是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随......

科学时报:争“状元”不能回避“钱老之问”

高招渐近尾声。近日一则清华北大间“争状元”的新闻令人深思。前者宣布,已有九成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近三成省份的文科第一名投入门下;后者表示全国状元十得其六。数据矛盾重重,一时令人大跌眼镜。站在清华、北大这......

黄志澄:鲁迅早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记得那是在1978年12月2日,钱学森先生在北京接见我和我的几位同事的讲话中,讲到了培养总体人才问题,他说:对于现在的状态,我希望总体室(注:1978年5月,钱学森先生去我工作的单位视察。后来单位根据......

吴冠中之问,比钱学森更直接更尖锐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但是,平静离去或许只是......

吴冠中之问,比钱学森更直接更尖锐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但是,平静离去或许只是......

吴冠中之问,比钱学森更直接更尖锐

盛名冠中外,高格赛真金。6月25日,91岁的美术大师吴冠中在依依不舍中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画卷。据悉,大师对身后事的遗愿极尽淡泊平静,要求不设灵堂,不挂挽联,不摆花圈,不开追悼会……但是,平静离去或许只是......

两院院士建言创新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我国教育和人才问题的深深忧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很多白发皓首的院士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