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1-17 09:16 原文链接: 国务院任命三位科学家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国务院2008年1月1日决定,任命詹文龙、丁仲礼、阴和俊同志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詹文龙简历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原子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5年10月出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初毕业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1982年—2007年12月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行科研工作,其中1986—1988年在法国大加速国家实验室、1991年—1993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布鲁海门和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历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
 
詹文龙主要从事重离子实验核物理研究和大科学工程建造,他从80年代开始参加低能重离子反应机制研究,80年代中期进入中能重离子核物理研究,主要参加放射性束物理的早期实验,建立具有特色的放射性束流分离装置,开展新核素合成和奇异原子核结构研究。90年代开始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研究。90年代后期负责进行国家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的研制。近年来组织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重离子治癌临床研究。
 
十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8年1月,詹文龙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丁仲礼简历
 


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1957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1982年在浙江大学获地球化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获第四纪地质与古气候博士学位。历任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常务副所长、所长。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市第十届政协常委,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兼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主任,国际IGBP-PAGES执委会委员。
 
丁仲礼围绕第四纪气候变化及其机制,对黄土高原的多个剖面作了土壤地层学的系统观察与对比,将中国黄土划分为37个土壤地层单位、110个次级单位。在国际上首次从陆相第四纪沉积中建立2.6Ma以来的地球轨道时间标尺。构建了2.6Ma以来有区域代表性的黄土粒度“集成时间序列”。发现中国北方黄土剖面粒度所记录的冬季风风力强度变化具明显的米兰科维奇周期,尤其是其10万年周期,同全球冰量变化一致。其主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并得到广泛引用,部分成果还被编入英、美出版的教科书。曾先后获得两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团中央“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个人奖。
 
阴和俊简历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1963年1月14日出生于山西古交。1983年7月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物理师资班,并留校任教。1989年3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3月至1992年9月在太原工业大学任教。1995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1999年8月起任电子所常务副所长(法定代表人)。2001年8月起任电子所所长。2006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
 
阴和俊博士长期从事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微波器件与技术、微波遥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或组织过多项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任务,曾多次获得部级科技奖励。
 
阴和俊博士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京区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得由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表彰的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被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08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相关文章

专访香港科学家陈清泉:研究电动车还要分秒必争

今年初,86岁的香港科学家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奖,颁奖词是“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他说:“以前虽拿过很多奖,但这个奖意义非凡,让我惊喜,感到无比光荣,......

科学家发展并验证一种新响应理论方法

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郭国平教授和曹刚教授等人,与国外同行以及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从实验和理论上研究了非色散耦合的受驱量子点—微波谐振腔杂化系统,发展并验证了一种......

寻访山坡坡上的“科学家”

时下,正是蓝莓上市的季节,湖北各大果蔬市场里,蓝莓供应充足、新鲜可口,颇受欢迎。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湖北省科协了解到,湖北蓝莓产业的从无到有是该省借助科学家力量,实施强县工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

华南植物园获批中科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

5月6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中科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对该园申报的《中科院科学家精神基地申报方案》进行了审核,认为该基地基本符合建设条件,批复同意基地挂牌“中科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

阴和俊调研广州分院系统单位

4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先后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调研。阴和俊在相关单位实地考察了解最新科研进展......

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

科学家+工程师,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转化?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之一,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手段。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

科学家研发出可穿戴人工喉还原准确率超90%

一枚硬币大小的石墨烯片,贴在颈部靠近喉咙处,就能帮助发音障碍者获得新“声”。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任天令教授及合作团队在智能语音交互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其研发的可穿戴人工喉可以感知喉部发声相关信号,......

科学家合作取得光合领域里程碑研究成果

藻胆体(phycobilisome,PBS)是蓝藻和红藻主要的捕光天线,位于类囊体膜基质侧,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PBS通过内部色素团(bilins)将捕获的光能以极高的效率传递至光系统II......

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逝世

据陕西师范大学官网消息,著名分析科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西部红烛两代师表奖”获得者章竹君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9日20时30分在西安与世长辞,享年86岁。章竹君先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