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4 15:28 原文链接: “大湾区科学家”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

  “大湾区科学家”

  搭建三地科技合作桥梁

  广东加快推动粤港澳协同创新,苏国辉院士率先在内地建立联合实验室

  “今天有没有运动啊?”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与人聊天时,最常用的开场白。

  作为第一批在内地建立联合实验室的香港科学家之一,苏国辉已在内地全职工作11年,带领团队研究中枢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新型策略,实现了“No.1”——首次在内地系统开展运动、中草药小分子等多种非药物手段改善抑郁症状研究。

  苏国辉本人就是爱运动的“活力院士”,日行一万步,研究运动如何改善情感和认知功能,破译“情绪密码”。

  他还是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普爷爷”,经常走进校园分享科研故事,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

  他更是名副其实的“大湾区科学家”,穿梭于粤港澳三地之间,搭建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活力院士”

  坚持每天行走一万步

  走在暨大校园中,时不时就能偶遇正在散步的苏国辉。75岁的他头发花白,但精神抖擞、活力满满。

  “我每天都要走一万步,有时工作太忙,就原地踏步,坚持‘打卡’。”他笑着说。

  “运动”是苏国辉的生活习惯,也是他的科研日常。

  “这只小鼠不太愿意跑,要注意观察。”在实验室,苏国辉和学生们建立动物模型,对小鼠的行为进行测试,研究运动改善情感和认知功能的分子机制。

  运动、光照、中草药小分子提取物摄入等非药物干预手段,对于改善抑郁症状有何作用?其中的机制是什么?自2012年全职加入暨大以来,苏国辉带领团队,专注研究中枢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新型策略。

  苏国辉团队再获一批国际领先成果:研究了运动对情感和认知功能改善的分子机制、发现了光信息调控情感和行为的神经环路、系统研究了枸杞提取物对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完成了世界首例三代测序亚洲人参考基因组等。

  “当前,抑郁症是发病率逐年增加的全球性精神卫生疾病。”苏国辉说,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希望自己所做的研究能帮助更多人焕发活力。

  “科普爷爷”

  身影常出现在大中小学校园

  做科研时,苏国辉是严肃的院士;为青少年做科普时,他则是亲切的爷爷。

  苏国辉是广州科普研究智库首批专家成员,也是广州市黄埔少年科学院名誉院长。这些年,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粤港澳三地的大中小学校园中。

  “我出生在一个大家庭里,你们猜猜,这张照片里哪个是我?”讲座中,苏国辉常用这样亲切的开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为什么天气好的时候,人的心情也会好?其实光的变化能够影响情绪。”讲科学时,他则循循善诱,将复杂的原理讲清楚。

  在苏国辉看来,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要“两翼齐飞”。科学家有责任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贡献。

  “我是1978年从国外回到香港的,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是同步的。这些年,看到国家发展得这么好,我非常开心。”科普讲座上,他总不忘叮嘱,一名成功的科学家,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成就,更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实现目标的过程,往往比实现目标本身更令人陶醉。”他也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并树立目标,不懈奋斗。

  “大湾区科学家”

  每月往返穗港推动科研项目合作

  5月30日,2023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苏国辉是入选者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同时拥有内地、香港、澳门三地科创要素,有独特的优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片沃土。”发布仪式现场,苏国辉感慨地说,科研工作者应该乘势而为,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苏国辉链接大湾区科技资源,开展协同创新。

  “我们不少项目是和港澳的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的。”他说,从香港大学退休后到暨大工作,他一直致力于搭建内地与香港、澳门沟通的桥梁。

  如今,苏国辉还担任香港大学的讲座教授。他几乎每个月都会往返于广州、香港之间,带动两地神经科学家一起推进科研项目合作,以交叉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苏国辉将自己视作“大湾区科学家”。“大湾区是中国科创资源最聚集的区域之一,这里有无限可能”。

  正如苏国辉所言,随着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速,三地科创的天赋与实力正不断“兑现”:根据权威榜单,“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已连续三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未来,粤港澳协同创新将继续强化。日前公布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征求意见稿)》中,大湾区科技合作成为关键词之一,明确要加快推动粤港澳在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各环节各领域的协同创新。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也表示,今后广东将继续协同港澳,扎实推动三地深化合作、相向而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未来,令人期待!

相关文章

香港携手大湾区城市共同推进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2月26日,香港绿色周开幕仪式暨香港绿色科技论坛2024于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据了解,此次论坛汇聚超过500名金融界代表,探讨如何结合Web3技术与绿色科技,促进香港金融科技、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的发展。......

布局大湾区,盛瀚又一创新中心即将起航

自1975年离子色谱法诞生以来,离子色谱技术已走过了近5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技术的日趋成熟,如何拓展离子色谱的应用领域,开发高效、稳定的应用方法,成为了当下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盛瀚自创立以来,始终坚信......

浙江将组织千名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组织1000名科学家(含科技工作者)担任中小学校科学副校长,增强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

国家发改委: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1+N+X”政策体系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包括有关部门和广东省、香港、澳门,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马斯克惹恼了科学家?Twitter危机引发社交媒体大迁徙,科学家们去往何处?

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Twitter总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标志,远处有一只鸟在天空中飞翔。《自然》杂志一项调查的数百名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离开了这个以前称为Twitter的平台。米里亚姆·维达尔·瓦莱罗(M......

粤港澳大湾区部分高校汕尾籍学生代表座谈会召开

12月3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部分高校汕尾籍学生代表座谈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广州和东莞14所高校的16名汕尾籍学生代表,与汕尾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等坐在一起,讲政策、谈变化、叙乡情、话未来。“建设家......

黑龙江建成95家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

近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选生物菌肥开发工作室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揭牌。据黑龙江省科技厅最新统计,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已发展到95家,为推动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

广东2025目标:智能算力规模领跑全国,冲刺全球领先

11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目标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场......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大湾区知识产权合作密切提升地方企业综合实力

为加强粤港知识产权交流和合作,提升两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近日,“2023粤港知识产权与中小企业发展(惠州)研讨会”在广东省惠州市举行。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光明,香港知......